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含反思和预习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含反思和预习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语文要素】
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掌握含近义词且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并举一反三。
3.通过朗读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重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重点)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本单元学习时,我们积累了很多生动有趣的语句,将你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分享吧!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3.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2、交流平台
(一)什么样的词句会让我们觉得有新鲜感呢?
陌生的词语、特殊的句式、表达特别奇妙的地方(拟人化)……
(二)读句子,交流哪些地方有新鲜感。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拟人)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我”的想法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
(三)小组交流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有新鲜感的句子;
2.摘抄句子,注意:抄写句子时开头要空两格。
师小结:阅读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巧妙的用词、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三、成语积累
(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学生自由读成语。(教师正音)
2.学生开火车读成语。
3.可以边读边表演成语。
(二)再读成语,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每个成语里都有带身体部位名称。
2.每个成语里都有一对近义词。
3.都是描写人物的成语。
师小结:这八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每个词语中画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第一排的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近义词,第二排的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近义词。
(三)随堂练习,进行词语巩固练习。
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张牙舞爪 眼疾手快 面红耳赤
1.为了这道题,我和同桌争得( )。
2.刚才还( )的歹徒,三两下就被警察叔叔制服了。
3.弟弟( )地接住了即将掉在地上的书。
(四)类似的词语,你还知道那些呢?
撕心裂肺 牵肠挂肚
耳聪目明 摇头晃脑
四、句子朗读
(一)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二)总结朗读方法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用着重号标出重音。
3.练一练:边读边想象画面,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读好句子的停顿,读好词语的重音。
师小结:我们把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读得重一些,这样的朗读方法叫重(zhòng)读。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地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要比其他语句轻柔。
(三)随堂练习:出示另一组句子,学生练习。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2.朗读、背诵古诗《所见》。(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二、给兴趣小组命名
(一)自由读一读下面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兴趣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1.出示已有的小组名称:
篮球侠 巧手剪纸组 鲲鹏航模队 探索者小队 黑白棋社
2.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小结:当我们在为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字时,可以抓住所选小组的活动特点,加入一些富有个性的词语,体现出小组的特点。
(二)我们可以怎样给兴趣小组取名字呢?
直白:体操队,读书会,摄影小组
加人名:冰心诗社,卓玛合唱团,姚明篮球队
加个性词语:NO.1足球队,墨韵书法组,疯狂摇滚团
(三)随堂练习
小组讨论交流,先想一想要成立什么兴趣小组(1~2个),再结合小组的活动内容,取一个有特点的名字,完成表格。
学生自己设计小组名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一个最好的在班级中展示,让设计者说说自己的创意思路。
三、日积月累
(一)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好停顿(2/3拍)。
所 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借助书中插图,联系上下诗句推测字词的意思,理解诗意。
1.释题:“见”是什么意思?(看见)“所见”就是?——所看见的景象。是谁看见呢?袁牧看见的景象。
2.理解字词:
林越:道旁成荫的树;意欲:想要;闭口立:一声不响地站立
3.分析诗意:
品读第一、二句。
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想象:牧童高兴得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回荡。)
(2)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品读第三、四句。
师过渡: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①想象牧童会干什么 (停止了唱歌,准备抓蝉。)
②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蝉 (通过“鸣蝉”可知,牧童听到了蝉的叫声。)
③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活泼、顽皮、机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师总结:你在古诗里读到了谁?他在干什么?(谁+干什么)
4.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忽然听到树上的蝉鸣,他停止唱歌想去捉蝉。)
(三)朗读并背诵
1.借助插图,朗读古诗。(个人读、小组读)
2.想象画面,尝试背诵。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一
积累好句
积累含有近义词及人体器官的四字词语
学会朗读(重读)
学会给兴趣小组命名
积累古诗《所见》
◆教学反思
学习本组内容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好词好句,养成随处积累、巧记活用的好习惯。在本单元语文园地的知识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给兴趣小组取名字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使学生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积累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文园地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