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六年级科学
一、选一选。
1. 下面现象中,没有势能的是( )。
A. 拉开的弓
B. 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玻璃球
C. 拍皮球
2. 下面与其他两种动物生存环境不同的是( )。
A. 乌鸦 B. 喜鹊 C. 企鹅
3. 下面不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水藻→虾→鱼→鹭
B 蘑菇→兔子→蛇→鹰
C. 白菜→菜青虫→青蛙→蛇
4. 下面资源与其他两种不是一类的是( )。
A. 天然气 B. 风 C. 阳光
5. 下面现象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 )。
A. 把生面条煮熟 B. 把蜡块融化成蜡水 C. 把豆腐加工成臭豆腐
6. 下面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是( )。
A. 淡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森林资源
7. 下面不属于新能源产品是( )。
A. 纯电动汽车 B. 太阳能路灯 C. 燃气热水器
8. 下面做法不属于屋顶节能的是( )。
A. 蓄水屋顶
B. 用水泥板做成夹层的屋顶
C. 绿化屋顶
9. 人们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
A. 蒸发 B. 打捞 C. 沉淀
10. 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实验之前,一般需要经过的研究过程是( )。
A.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查阅资料
B.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作出假设——查阅资料
C.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二、判一判。
11. 睡莲是人们睡觉时开的花,它是怕光喜水的。( )
12. 蜜蜂会自己酿造蜂蜜,所以它是生产者。( )
13. 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这是因为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发生变异。( )
14. 小华为了给生态瓶营造卫生的环境,往里面放的是纯净水。( )
15. 人类要冲出地球,必须克服地球引力。( )
16. 为了适应环境,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会夏眠。( )
17. 风力发电属于绿色产业。( )
18. 蒸汽机使动力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实现了动力远距离传送。( )
19. 少乘私家车,多骑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就是绿色出行。( )
20.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能用文字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
三、想一想。
21. 对于绿色建筑,描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建筑,又称可持续性建筑、环境友好型建筑。
B. 绿色建筑,是既省料节能又绿色环保的建筑形式。
C. 绿色建筑,在“绿色施工”阶段,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破环。
D. 绿色建筑,是建筑物建好后从里到外刷成纯绿色的建筑。
22. 对于“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首先考虑能耗低的。
B.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都不需要任何能源。
C.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
D.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应该是隔热、隔音、无毒、无味性能较好的。
四、做一做。
下图是六年级一班同学为了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设计实验图。
23. 一组的同学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他们作对比实验应选择图(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24. 二组的同学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他们作对比实验应选择图(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25. 上面三幅图中,吸起大头针最少的与最多的是( )。
A. 图①、图④ B. 图①、图③ C. 图②、图③
26. 对实验中能量转换描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能→电能→磁能
B. 电能→化学能→磁能
C. 化学能→磁能→电能
五、科学与生活。
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
农药与生态
使用农药,可以使粮食增产、丰收。但是农药的使用可能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农药可能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农药会污染大气,对人体健康以及动物生存产生潜在威胁;农药的使用会使抗药性增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能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效果降低。可能会导致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来达到灭害虫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27. 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的害处是什么?
28. 长期使用农药,会对哪些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最少说3点)
29. 你认为使用农药是利还是弊?请说出理由。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六年级科学
一、选一选。
1. 下面现象中,没有势能的是( )。
A. 拉开的弓
B. 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玻璃球
C. 拍皮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拉开的弓、拍皮球具有的能量是势能;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玻璃球,不具有势能。B符合题意。
2. 下面与其他两种动物生存环境不同的是( )。
A. 乌鸦 B. 喜鹊 C. 企鹅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喜鹊和乌鸦同为鸦科动物,生活的环境没那么寒冷,而企鹅生活在南极,适应极端寒冷的环境。故选C。
3. 下面不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水藻→虾→鱼→鹭
B. 蘑菇→兔子→蛇→鹰
C. 白菜→菜青虫→青蛙→蛇
【答案】B
【解析】
【详解】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A.水藻→虾→鱼→鹭,水藻属于生产者,箭头指向消费者,是食物链,A正确;
B.蘑菇→兔子→蛇→鹰,蘑菇属于分解者,缺少生产者,不是食物链,B错误;
C.白菜→菜青虫→青蛙→蛇,白菜属于生产者,箭头指向消费者,是食物链,C正确。
4. 下面资源与其他两种不是一类的是( )。
A. 天然气 B. 风 C. 阳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些自然资源,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阳光、风、树等都是可再生资源。一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A符合题意。
5. 下面现象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
A. 把生面条煮熟 B. 把蜡块融化成蜡水 C. 把豆腐加工成臭豆腐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把生面条煮熟,把豆腐加工成臭豆腐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把蜡块融化成蜡水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故选:B
6. 下面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是( )。
A. 淡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森林资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资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大多数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淡水、森林、渔业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7. 下面不属于新能源产品的是( )。
A. 纯电动汽车 B. 太阳能路灯 C. 燃气热水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分析题可知,纯电动汽车,太阳能路灯属于新能源产品;燃气热水器不属于新能源产品。
8. 下面做法不属于屋顶节能的是( )。
A. 蓄水屋顶
B. 用水泥板做成夹层的屋顶
C 绿化屋顶
【答案】B
【解析】
【详解】A.蓄水屋顶可以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小气候,夏季使屋顶降温,冬季,有利于提高夜间室内温度,属于屋顶节能;
B.用水泥板做成夹层的屋顶,不属于屋顶节能;
C.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人类生存环境空间,可以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属于屋顶节能。
故选B。
9. 人们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
A. 蒸发 B. 打捞 C. 沉淀
【答案】A
【解析】
【详解】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灭菌,应该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到自然水域。打捞、沉淀、过滤都能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蒸发不能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
10. 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实验之前,一般需要经过的研究过程是( )。
A.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查阅资料
B.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作出假设——查阅资料
C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预测),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实验之前,一般需要经过的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方案。
二、判一判。
11. 睡莲是人们睡觉时开的花,它是怕光喜水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睡莲在每天的早上八九点钟会慢慢的苏醒,逐渐的抬起头来,到了中午时分,会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到了傍晚时分,随着夜色的到来,睡莲也会合拢起花瓣,所以睡莲一般白天开放,晚上闭合。
12. 蜜蜂会自己酿造蜂蜜,所以它是生产者。( )
【答案】×
【解析】
【详解】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蜜蜂是消费者。
13. 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这是因为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发生变异。( )
【答案】×
【解析】
【详解】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远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我们称为“活化石”。银杏、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千万年后与原来的生物还是很相近,被称为“活化石”。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这是因为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变化不大。
14. 小华为了给生态瓶营造卫生的环境,往里面放的是纯净水。(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态瓶中最好选用池塘水或者自然流域中的水,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矿物质等养分,不用纯净水和冲洗干净的沙子,题目说法错误。
15. 人类要冲出地球,必须克服地球引力。(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的引力,人们称这种引力为万有引力。冲出地球,我们需要克服地球的万有引力。
16. 为了适应环境,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会夏眠。(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四季的变化,为了适应环境,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会夏眠。
17. 风力发电属于绿色产业。( )
【答案】√
【解析】
【详解】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作新能源。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属于绿色新能源产业。
18. 蒸汽机使动力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实现了动力远距离传送。( )
【答案】×
【解析】
【详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动力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因为电力可以实现远距离传送,而不用总是与锅炉相伴。蒸汽机不能实现动力的远距离传送。
19. 少乘私家车,多骑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就是绿色出行。( )
【答案】√
【解析】
【详解】绿色生活是指生活中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出行少乘私家车,多骑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就是绿色出行。题目说法正确。
20.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能用文字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文字、图表、表格、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三、想一想。
21. 对于绿色建筑,描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建筑,又称可持续性建筑、环境友好型建筑。
B. 绿色建筑,是既省料节能又绿色环保的建筑形式。
C. 绿色建筑,在“绿色施工”阶段,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破环。
D. 绿色建筑,是建筑物建好后从里到外刷成纯绿色的建筑。
【答案】D
【解析】
【详解】面对日益减少的化石能源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工程师们正在努力想办法解决。建筑工程师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建筑,如无须空调和暖气也能保持冬暖夏凉的建筑,人们亲切地将这种建筑称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绿色建筑根据地理条件,安装太阳能电池、采暖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舒适,利于身心健康。所以选项A、B、C正确,选项D不正确,故选D。
22. 对于“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首先考虑能耗低的。
B.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都不需要任何能源。
C.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
D. 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应该是隔热、隔音、无毒、无味性能较好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首先考虑能耗低的节约能源。故A正确;
B.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需能源,但是要节约使用。故B不正确;
C.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已达到节约的目的。故C正确;
D.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应该是隔热、隔音、无毒、无味性能较好的,达到保护人们的安全。故D正确;
故选B。
四、做一做。
下图是六年级一班同学为了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设计的实验图。
23. 一组的同学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他们作对比实验应选择图(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24. 二组的同学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他们作对比实验应选择图(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25. 上面三幅图中,吸起大头针最少的与最多的是( )。
A. 图①、图④ B. 图①、图③ C. 图②、图③
26. 对实验中能量转换描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能→电能→磁能
B. 电能→化学能→磁能
C. 化学能→磁能→电能
【答案】23. B 24. A 25. C 26. A
【解析】
【分析】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它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由线圈、铁芯和电源组成的装置。
【23题详解】
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在对比实验中应该改变的条件是电池的数量,保持不变的是线圈的匝数,因此选择图①和③,故选B。
【24题详解】
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在对比实验中应该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保持不变的是电池的数量,因此选择图①和②,故选A。
【25题详解】
吸起大头针最少的是图②,因为电池数量最少,且线圈匝数最少;吸起大头针数最多的是图③,因为电池数量最多,线圈匝数最多,故选C。
【26题详解】
干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在电磁铁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电能转换成磁能。即化学能→电能→磁能,故选A。
五、科学与生活。
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
农药与生态
使用农药,可以使粮食增产、丰收。但是农药的使用可能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农药可能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农药会污染大气,对人体健康以及动物生存产生潜在威胁;农药的使用会使抗药性增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能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效果降低。可能会导致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来达到灭害虫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27. 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的害处是什么?
28. 长期使用农药,会对哪些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最少说3点)
29. 你认为使用农药是利还是弊?请说出理由。
【答案】27. 可能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效果降低。可能会导致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来达到灭害虫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28. 使用农药会对土壤、河流、大气产生危害。农药的使用可能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农药可能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农药会污染大气,对人体健康以及动物生存产生潜在威胁。
29. 我认为使用农药既有利也有弊,但是弊处大于利处。使用农药,可以使粮食增产、丰收。但是农药的使用可能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农药可能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农药会污染大气,对人体健康以及动物生存产生潜在威胁。
【解析】
【分析】使用农药既有利也有弊,但如果不加注意会影响我们生态环境。
【27题详解】
根据短文可知: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的害处有:可能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效果降低。可能会导致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来达到灭害虫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28题详解】
根据短文可知:使用农药会对土壤、河流、大气产生危害。农药的使用可能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农药可能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农药会污染大气,对人体健康以及动物生存产生潜在威胁。
【29题详解】
我认为使用农药既有利也有弊,但是弊处大于利处。使用农药,可以使粮食增产、丰收。但是农药的使用可能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农药可能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农药会污染大气,对人体健康以及动物生存产生潜在威胁;农药的使用会使抗药性增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能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效果降低。可能会导致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来达到灭害虫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