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第一单元导读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课文 主要内容《白鹭》 《白鹭》是一篇散文,主要讲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落花生》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桂花雨》 《桂花雨》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珍珠鸟》 《珍珠鸟》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口语交际一》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 制定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表达个人观点,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在交际过程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班级公约。《习作一》 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写一个心爱之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点明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梳理和总结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词句段的运用”安排了两道题目。第一题编排了三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让学生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遣词造句,练习运用;第二题三个句子都是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某种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日积月累”安排的是虞世南的《蝉》。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诗人写蝉饮露水,在树上高叫,所以声音传得远,实际上是借蝉咏怀,表明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1 白鹭[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积累本课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语文要素】4.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能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3.能借助关键词句,了解白鹭的形体美,初步感知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重点)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谁能猜出它是谁。(出示白鹭的图片,生回答)没错,这是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过白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白鹭)2.简介作者和白鹭。(课件依次出示)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小组合作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学生汇报:白鹭的颜色、精巧的身段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2.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齐读生字词。(教师重点指导“喙、嗜、铿锵”的读音)(2)指名读课文。3.写字指导。(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嫌、嵌”的写法)(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三、赏读第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1.教师范读或让学生自读,让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在作者眼中白鹭是怎样的形象?预设:(1)课文开头写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2)课文结尾写道:“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3)我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2.读第1~5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的颜色、身段的大小)3.再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哪个自然段对这一句话进行了具体描写?(出示第5自然段)4.读第5自然段,思考:(1)“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2)“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5.读第3自然段,说说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6.作者写白鹭的同时,提及白鹤、朱鹭、苍鹭有什么作用?(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突出白鹭的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表达对白鹭的偏爱。)7.指导朗读第1~5自然段,读出对白鹭的赞美。第2课时[课时目标]1.给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各起一个名字;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难点)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白鹭》,深入感受白鹭的美。二、赏读第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1.自由轻声读第6~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2.出示句子:在清水田里……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思考:(1)由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2)句中说“白鹭站着钓鱼”,这个“钓”字好在哪里?(这个“钓”字用得十分巧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鹭捕鱼说成钓鱼,体现出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很有情趣美。)(3)引导学生给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并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由白鹭“钓鱼”展开想象: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等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所以起名为“白鹭垂钓图”。)3.出示句子:晴天的清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思考:(1)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白鹭的悠然)(2)如果白鹭是在望哨,它在瞭望什么呢?(如:打探敌情)如果不是在望哨,那它可能是在干什么呢?(如:可能在思考怎样可以捕到更多的鱼,或是如何养育后代,等等)(3)引导学生给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并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由“望哨”展开想象: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在思念久别的朋友,或许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所以给画面起名为“白鹭瞭望图”。)(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出示句子:黄昏的空中……而且具有生命了。(1)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2)师:你是怎么理解“偶见”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3)师:从“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带来无穷乐趣。)(4)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5)引导学生给这幅图画起个名字。并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由“白鹭的低飞”展开想象: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起舞,清纯美丽,宛若仙子,所以起名为“白鹭起舞图”。)5.出示第9自然段: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学生讨论、交流:(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请换一种说法。(反问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2)白鹭不会唱歌,为何还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呢?(因为白鹭的外形漂亮,动作高雅,虽然它不会发出婉转的声音,但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欢乐,它是一首无声的歌。)6.师: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再读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穷的快乐。)师指导朗读。2.从这样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首尾呼应,突出了白鹭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4.熟读并背诵全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5.课后作业。[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由于学生对白鹭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授课伊始我先出示了白鹭的图片,让学生将白鹭的形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在教授第2~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从颜色、身段体会白鹭的外形之美,初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在教学第6~8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想一想,他们的眼前出现了哪几幅优美的画面,并让他们给图画起名,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垂钓图”“瞭望图”“起舞图”所勾勒出的优美意境中。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时间不够,我没能让学生完成小练笔。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1.白鹭预习目标一:生字新词 音 给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生硬(yìng yìn) 玻璃框(kuàng kuāng) 放哨(shāo shào)适宜(yí yì) 嗜好(shì sì) 镜匣(xiá jiǎ)形 观察下面的字,并组词。 梢( ) 框( ) 恩( ) 鹤( ) 哨( ) 筐( ) 思( ) 鹊( )义 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对应的词语。特殊的爱好。 (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 )不柔和,不细致。 ( )(4)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 )预习目标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 、觅食、_______、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预习目标三:思考质疑 我还有不懂的问题。拓展资料 我查找的资料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他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等,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著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本《屈原》《蔡文姬》等。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3.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预习目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