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教案(含反思和预习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落花生》教案(含反思和预习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落花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文章中心,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懂得应该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语文要素】
4.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和借物喻理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习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目标】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弄清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
些内容。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谜底。
大家都猜出来谜底是什么了吧?对,就是花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图片,并继续引导:这个谜语写出了花生的特点,花生也叫落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呢?大家课前都查找资料了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之后,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2.介绍作者。继续引导: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许地山童年发生的一件事。
二、学习生字
1.学生自主认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第四声kòng,“便宜”在文中读pián yi。)
2.拼读生字,重点强化。
教师引导学生估算“半亩”大约是几个教室,体会后园中种花生的空地的大小。
亩: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可换算为666.667平方米。
教师提问:我们的教室大约是60平方米。半亩大约是几个教室?
预设:半亩大约是5个教室。
3.学习写字。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交流易错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亩 播 浇 吩 咐 亭 榨 慕 矮 谈
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脉络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预设:
(1)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花生的好处”和“像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2)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分别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预设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了种花生和收花生。
预设2: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尝花生。
预设3:第3到1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了议花生。
4.组织全班交流: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花了很多笔墨,为什么?(课文主要是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要突出主旨,而议花生这一部分正好可以突出文章主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文章中心,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懂得应该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一、回顾导入
1.学生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
2.引出:课文是借助落花生说明道理,而道理在议花生部分。
二、讨论交流,以导促学
1.学习第一部分。
课件出示: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1)哪些词语写了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这是按照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
(2)“居然”一词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居然”一词写出了花生收获时“我们”姐弟几个出乎意料、高兴的心情。因为“我们”姐弟几个既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新开辟出来的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然而没过几个月真的收获了,让人很意外。用“居然”一词能强调“我们”姐弟几个喜悦与兴奋的心情。)
2.重点学习第三部分议花生。
(1)分角色朗读第4~14自然段,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2)体会花生的可贵。(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①师:通过花生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的生长特点,你能读懂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吗?(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计较名利)
②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提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作用?
预设:通过对比,突出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炫耀的精神品质。
③父亲再议花生。出示第12自然段。提问:你对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由物及人。由花生的特点教育“我们”做怎样的人。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不记名利、默默奉献、造福他人。
引出: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④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
预设1:体面就是有面子、有身份。比较体面的人有衣着光彩的人、样子好看的人……
预设2:中心句。这是“我”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后得到的感悟。虽然“我”当时年纪小,但已经体会到父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了解课文写法,尝试练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2.师总结:这篇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燃烧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篇课文“借物喻理”的写法。
3.联系生活实际,从“竹子、梅花、蜜蜂、路灯”这四种事物中你想到了哪些人?仿照本文的写法,选择其中一种事物,写一段话。
点拨:可思考一下事物特点与人物品质之间的关联。如:由“竹子”可能会想到谦虚有忠贞气节的人;由“梅花”可能想到凌寒傲雪、坚贞不屈的人;由“蜜蜂”可能会想到勤劳不求回报的人;由“路灯”可能想到默默无闻、忠于职守的人。
四、巩固练习
1.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写“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货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的事,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课后作业。
五、结构梳理
【教学反思】
我教授此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互相质疑,提出问题:如:“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还有“做像苹果一样漂亮的人不好吗?”等等,对这样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敢于直言,个性得到发展。
2.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我注重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种教育意义,通过把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我还设计“分角色朗读”这样的环节来加深学生对这种教育意义的理解。
2.落花生
预习目标一: 生字新词 音 给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播种(zhǒng zhòng) 石榴( liu liù) 便宜( biàn pián) 空地(kòng kōng) 半亩(mǔ mǎo) 开辟( bì pì)
形 观察下面的字,并组词。 榨( ) 慕( ) 榴( ) 浇( ) 窄( ) 暮( ) 溜( ) 绕( )
义 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对应的词语。 开拓扩展。 ( ) 指出乎意料,竟然。 ( ) 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 ) (4)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挨近。 ( )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 、 、 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 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 ,不要做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我还有不懂的问题。
拓展资料 我查找的资料 词语 落花生:它是一种独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开花后,花生的子房柄会钻进泥土,在土中结荚并长出果实。所以人们把花生叫做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 笔名:落华生。为时刻激励自己,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