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级高一期末调研检测试卷生物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人员发现梨果实中的PbA1蛋白可催化葡萄糖异构为果糖,进而提升果实甜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bA1蛋白可为相应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PbA1蛋白可催化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C.斐林试剂可用于验证PbA1蛋白的催化作用D.PbA1蛋白在工业上可用于生产高果糖糖浆2.下列关于硝化细菌、蓝细菌和根瘤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和蓝细菌都是自养型细菌B.硝化细菌和根瘤菌通过无氧呼吸方式分解利用葡萄糖C.硝化细菌和根瘤菌都可以在自身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硝化细菌和根瘤菌都以DNA为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3.下图为植物细胞膜中H -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 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H 转运过程中H -ATP酶会发生构象改变B.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 维持一定的浓度差C.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H 的转运速率D.细胞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图示过程合成ATP4.高温是制约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高温往往使植物叶片变黄、变褐。研究发现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小麦等作物减产约3%~8%。关于高温下作物减产的可能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变强,消耗大量有机养料B.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C.蒸腾作用增强,植物易失水发生萎蔫D.叶绿素降解,光反应生成的NADH和ATP减少5.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B.萨顿根据杂交、自交和测交的实验结果作出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高一 生物学 第1页 (共6页)—6.被誉为“活化石”的“国宝”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的时间。大熊猫亻胞有42条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一般都是21条B.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C.在观察雄性大熊猫精母细胞分裂时,子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时,则说明该细,一次分裂D.熊猫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7.某雄性个体 (2n)的基因型为AaBb,其某个精原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某个子: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不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不同的精细胞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D.基因A、a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原因可能是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8.不同药物的抗菌机制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药物 抗菌机制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利福平 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抑制肽链的延伸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A.环丙沙星不可用于抑制新型冠状病毒、HIV在人体细胞内的增殖B.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阻断了细菌DNA 的转录过程C.青霉素阻断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可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的感染D.红霉素抑制了细菌基因的表达,因此起到了抗菌作用9.某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高一 生物学 第2页 (共6页)一A.酶1形成氢键,酶2断开磷酸二酯键B.图中所示的过程不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C.图中多个核糖体与mRNA 的初始结合位点相同D.酶3是RNA聚合酶,该过程利用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RNA10.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出现异常,活性大大降低,进而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这种变异方式属于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11.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表述,正确的是A.禁止近亲结婚可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B.产前诊断可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C.产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能检测白化病这种遗传病D.遗传咨询可确定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症 (21三体综合征)12.自然界中褐花杓兰的花呈深紫色,西藏杓兰的花呈紫红色,两者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且分布区域有一定重叠,它们能自然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后代花色呈现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没有体现物种多样性B.后代花色呈一系列过渡类型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会在分布重叠的区域协同进化D.后代花色呈一系列过渡类型可能与土壤条件等环境因素有关二、多选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两种常用农药久效磷、·敌百虫都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阻断或减弱消化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从而抑制了昆虫的进食及消化过程造成害虫死亡。为确定两种农药抑制酶活性的机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农药对消化酶活性的抑制都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缓解B.该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C.久效磷可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抑制作用可逆D.敌百虫可能导致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抑制作用不可逆一高一 生物学 第3页 (共6页)一14.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对应片段互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则1的基因型为X Y°或X*Y B.若该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则2号为杂合子C.若5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6是一个男孩,则6可能不患病D.若4和5所生女儿一定患病,则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15.艾弗里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探究转化因子的实验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基上出现两种菌落,主要是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B.该实验利用加法原理,逐一添加不同酶以确定细胞提取物的转化活性C.与甲组相比,乙组培养基中有R型和S型菌的菌落,推测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D.与甲组相比,丙组培养基上只有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之后不具有转化功能16.自从人类创立农业开始,就未停止过对农作物的改良。某科研小组以玉米 (2N=20)品种①、②(分别具有不同的优良性状)的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获得了新品种④、⑧、⑨、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⑥⑨⑩分别为四倍体、三倍体、单倍体B.图中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 则⑩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D.用秋水仙素处理③或⑦植株萌发的种子,也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一高一 生物学 第4页 (共6页)一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60分)17.(12分)探究外源硅对盐胁迫下西葫芦幼苗水分代谢及光合作用的保护机制,可为西葫芦抗盐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处理的西葫芦幼苗根系活力,结果见图1(CK表示对照组)。西葫芦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见表1。回答以下问题:处理 净光合速率 (μmol/m . s) 气孔导度 (mmol/m . s) 胞间CO 浓度 (μmol/mol)CK 10.76 409.66 248.33Si 10.50 418.73 234.00Na 6.17 274.33 585.00Na+Si 9.36 367.45 345.66表1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1)西葫芦幼苗的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光。(2)西葫芦幼苗的根系活力反映了西葫芦幼苗 的能力,请根据图1说明盐胁迫下添加外源硅对西葫芦幼苗的作用是 。(3)盐胁迫下西葫芦幼苗气孔导度 ,是否导致(CO 供应量不足 (填“是”或“否”), 依据是 。(4)请提出一条提高盐碱地西葫芦产量的作物管理办法 。18.(12分)下图是人的某条染色体上排列紧密的三个基因A、B、C示意图。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 (例如: 均为A的等位基因)。下表为某个家系中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基因组成 A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A B B C C (1)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下图是母亲一个体细胞中A、B、C基因所在的两条染色体,请在图中的染色体上标明母亲的基因组成。表中女儿来自父亲的染色体的基因组成为 。(3)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B基因组成为B B ,则其C基因组成为 ,除上述表中所生儿子、女儿的基因组成外,该对夫妇再生孩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4)该对夫妻 (填“可能”或“不可能”)生育出基因组成 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 。—高一 生物学 第5页 (共6页)—19.(12分)下图是某果蝇减数分裂示意图,其中图Ⅳ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Ⅰ细胞对应的果蝇为 (填“雌性”或“雄性”),原因是 。(2)图Ⅰ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有 个染色体组。图I细胞中的“R”和“r”, “W”和 “w”被称为 。(3)图Ⅰ细胞经过程①产生图Ⅱ细胞,再经过程②产生图Ⅲ细胞,其中图Ⅱ细胞被称为 。过程②是指 。(4)图Ⅳ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此时细胞内 .(填染色体行为)可导致基因重组。20.(12分)PER是存在于下丘脑某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生物钟基因,当PER蛋白结构改变或无PER蛋白时,会引起生物节律紊乱。PER蛋白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称为 ,该过程的原料是 。(2)过程②在 (填细胞器)中合成,常出现一个mRNA分子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意义是 。(3)过程③通过肽链的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 的PER蛋白质,通过过程③促进PER蛋白合成、过程④抑制PER蛋白合成,从而使PER蛋白含量保持 。(4)PER基因控制生物节律(性状)的途径是 ,某个体出现生物节律紊乱,据图推测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21.(12分)请回答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 和 。(2)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和 。(3)某瓢虫种群体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基因型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为 和 。(4)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包括 、 、 。—高一 生物学 第6页 (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