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
1.(2024·上城模拟)“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春水向东流,指的是河水自西向东流,而我国地势恰好是西高东低,按阶梯分布。
【点评】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分布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山地构成各主要地形区的骨架。
2.(2024·上城模拟)巴西利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巴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而巴西利亚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相关史实。
3.(2024·上城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主要践行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思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践行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思想。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相关史实。
4.(2024·上城模拟)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而古希腊则是古代海洋文明的代表。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
5.(2024·上城模拟)“宪法卫士”活动的开展体现了青少年应学法守法,加强宪法监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宪法卫士”活动的开展体现了青少年应学法守法,维护宪法尊严,但加强宪法监督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故题中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6.(2024·上城模拟)浙江开展“东海猎毒—2024”禁毒行动,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宁和国家安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开展“东海猎毒—2024”禁毒行动,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宁和国家安全。故题中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
7.(2024·上城模拟)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放弃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而非放弃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故题中命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8.(2024·上城模拟)“国潮国风”的盛行反映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国潮国风”的盛行反映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故题中命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9.(2024·上城模拟)宝石流霞是杭州西湖新十景之一。读宝石山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海拔超100m,可纵览西湖 B.图中a点的海拔一定低于30米
C.图中c点位于d点的东南方向 D.攀登路线②坡度最缓,最安全
【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A、由题意可知,等高线差为20米,以此类推,B点高在等高线100米以上,A正确;
B、由图表信息可知,a点海拔高度在20米-40米之间,不能推断出低于30米,B错误;
C、由图表信息可知,以b点为基点,c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攀登路线②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等高线是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2024·上城模拟)2024年5月,习近平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读图回答下小题。
10.下列关于匈牙利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有(  )
①邻国众多海陆兼备
②多瑙河贯穿其全国
③城市主要沿河分布
④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中国某知名车企宣布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此举有利于(  )
①开拓欧洲市场增加销量
②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
③消除匈牙利的环境污染
④发展匈牙利的汽车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D
1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匈牙利为中欧内陆国,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
10.①由图表信息可知,匈牙利为内陆国,邻国众多,不是沿海国家,①错误;
②由图表信息可知,多瑙河贯穿匈牙利境内,②正确;
③由图表信息可知,匈牙利城市主要沿铁路分布,③错误;
④由图表信息可知,匈牙利铁路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11.①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为欧洲国家,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利于开拓欧洲市场,①正确;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不能消除匈牙利的环境污染,③错误;
④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利于促进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发展,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B。
12.(2024·上城模拟)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以水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下列遗址的经济文化特征与它最为相似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以水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结合所学可知:
A:元谋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尚未进入农耕经济 ,排除A项。
B: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尚未进入农耕经济,排除B项。
C: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以粟为主要农作物,排除C项。
D:河姆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农作物种植水稻,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河姆渡遗址,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河姆渡遗址的相关史实。
(2024·上城模拟)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据此回答下题。
13.某同学去西安研学旅行,下列研学活动设计合理的是(  )
A.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探究秦统一全国的原因
B.参观汉代西安遗址,寻找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C.参观唐大明宫遗址,探索重文轻武政策成因
D.参观西安事变旧址,重温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14.下图是某研学路线宣传手册,这条线路最有可能是(  )
A.甘肃窑洞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旧址
B.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四行仓库纪念馆
C.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革命博物馆
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答案】13.A
14.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点评】本题以研学旅行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西安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结合所学分析:
A:秦陵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所以“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探究秦统一全国的原因”设计合理,故选A项。
B: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陕西西安,所以“参观汉代西安遗址,寻找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设计不合理,排除B项。
C:宋朝时期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所以“参观唐大明宫遗址,探索重文轻武政策成因”设计不合理,排除C项。
D: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广州为中心,所以“参观西安事变旧址,重温国共的第一次合作”设计不合理,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14.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该路线图为江西省,结合所学可知:
A:甘肃窑洞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南泥湾旧址位于陕西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南湖革命纪念馆位于浙江省,中共一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位于上海,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革命博物馆都位于江西省,故选C项。
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山西省,百团大战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都位于山西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15.(2024·上城模拟)1894年,曾留学英国的严复根据中国社会的需求,翻译了《天演论》,呼吁变革图强,断定因循守旧将会亡国灭种。这(  )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信息“1894年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呼吁变革图强,断定因循守旧将会亡国灭种”,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呼吁变革图强,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故选B项。
明清之际,早期西学东渐兴起,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排除A项。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排除C项。
严复宣扬变革图强的思想与传统思想的发扬并不矛盾,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维新变法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关史实。
16.(2024·上城模拟)杭城西溪路有一纪念牌坊,柱上有联: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墓帐青。联前有小字“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据此推测该牌坊所纪念的事件发生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民国二十五年四月”,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二十五年四月”等于1911年加上25,即1936年,据此推测该牌坊所纪念的事件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B项。
北伐战争时期是1926年,属于民国15年,排除A项。
解放战争时期是1945-1949年,即民国34年至民国38年,排除C项。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是1950-1953年,是新中国时期,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17.(2024·上城模拟)《中国共产党简史》中记录了一次党的会议: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作了自我批评……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研究,弄清楚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此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提出了富有创造精神的新方针和新设想
C.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了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
D.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62年”“……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研究,弄清楚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结合所学分析:
A: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
B:1956年,中共八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提出了富有创造精神的新方针和新设想,排除B项。
C: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了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故选C项。
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七千人大会。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中共重大会议的相关史实。
18.(2024·上城模拟)《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这说明中国(  )
A.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B.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C.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D.民生保障的有力有效
【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故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民生保障的有力有效,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2024·上城模拟)某同学写了一个历史人物小传:“他自称‘众神之王’,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还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历史人物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谟拉比 D.亚历山大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选C项。
材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汉谟拉比,与秦始皇无关,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汉谟拉比,与汉武帝无关,排除B项。
材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汉谟拉比,与亚历山大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谟拉比,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0.(2024·上城模拟)萨拉热窝博物馆中保存了一对水泥浇筑的脚印,被认为是“完成刺杀任务的普林西普”留下的。此次刺杀事件的影响是(  )
A.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推动日本大化改新的顺利开展 D.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结束
【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完成刺杀任务的普林西普”,结合所学可知:
A: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选A项。
B:1939年,德国闪电进攻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排除B项。
C: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政变,推动了日本大化改新的顺利开展,排除C项。
D: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结束,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萨拉热窝事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萨拉热窝事件的相关史实。
21.(2024·上城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萧凯恩,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参加义演为世界带来光明。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汲取的人生智慧有(  )
①勇敢书写生命价值
②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③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④善于激发正面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萧凯恩,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参加义演为世界带来光明。这说明要勇敢书写生命价值,学会接纳欣赏自己,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故①②④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悦纳自己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22.(2024·上城模拟)下图漫画《引发关注》(徐骏作)启示我们应(  )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
④拥抱变化,积极改进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漫画中人工智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发关注,启示我们要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故②③正确。
我们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故①错误;
积极改进规则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遵守法律、提高网络素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
沟通、完善自我。
23.(2024·上城模拟)《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新增了“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条款,这体现了(  )
①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我国不断完善和调整法律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学校在切实加强执法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新增了“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条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我国不断完善和调整法律,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故③不符合题意;
学校不是执法机关,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4.(2024·上城模拟)某校学生要写一篇关于“坚守公平”的演讲稿,下列热点新闻能作为直接论据的有(  )
① 杭州钓鱼爱好者杨燕忠勇救钱塘江落水少女
② 某知名火锅店逃税漏税被税务局开出50万元罚单
③ 杭州实施新分配生政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④ 之江博物馆推出“匠心神工——近现代工艺美术精品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某知名火锅店逃税漏税被税务局开出50万元罚单,表明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故②正确;
杭州实施新分配生政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故③正确。
杭州钓鱼爱好者杨燕忠勇救钱塘江落水少女,体现了见义勇为,故①不符合题意;
之江博物馆推出“匠心神工——近现代工艺美术精品展”,属于文化方面,与坚守公平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公平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设定的主题,分析表格中各项信息,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25.(2024·上城模拟)下列选项最符合下图新闻标题的是(  )
新闻标题
★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
★福建舰完成航海试验
★C919 大飞机实现商飞
A.强国目标已然实现 B.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科技自强提升国力 D.改革驱动创新引擎
【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福建舰完成航海试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都属于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说明我国科技自强提升国力,故C符合题意。
我国的强国目标还没有实现,故A错误;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革驱动创新引警与科技成果无关,故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科技创新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6.(2024·上城模拟)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有浙江人“许愿池”的美誉。对以下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序号 服务内容 解读
① 在“浙智汇”留言即可向政府提供金点子 民主决策汇民意
② 在个人服务界面,人生大事小事“指尖办、一次办” 数字化改革惠民
③ 在“浙里亲清”“长者关怀”为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 法治政府善管理
④ 在办事页面可直接评议政府工作,好差评整改率100% 民主协商聚民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在“浙智汇"留言即可向政府提供金点子,体现了民主决策汇民意;在个人服务界面,人生大事小事“指尖办、一次办”,体现了数字化改革惠民,故①②符合题意。
在“浙里亲清”“长者关怀”为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没有体现法治政府善管理,故③不符合题意;
在办事页面可直接评议政府工作,好差评整改率100%,体现了民主监督而不是全民主协商,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27.(2024·上城模拟)《爱国主义教育法》进一步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内容。这一细节诠释了(  )
①“一国两制”是我国重要制度创举
②良法要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与利益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④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进一步完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诠释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故③④正确。
“一国两制”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不符合题意;
良法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8.(2024·上城模拟)2024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从“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到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数百项精彩活动陆续登场。中法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意义在于(  )
①促进多元文化理念的传播
②彰显中国智慧领导时代潮流
③助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④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中法文化旅游年的活动,体现出中法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理念的传播,有利于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表率,故①④正确。
中国没有领导时代潮流,故②错误;
题干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完整把握题干内容,进而分析各题肢即可,也可采用排除法。
29.(2024·上城模拟)哈尼梯田,和谐家园典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哈尼族人用智慧与勤劳创造了独特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系统,使村寨和梯田获得全年稳定的水源,见证人与山河的和谐共生。
(1)请写出哈尼梯田所处的纬度带和省级行政区简称。
(2)结合蘑菇房的建筑特点,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3)哈尼梯田形成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垂直景观。结合材料,任选其中一处景观分析其位置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1)低纬度带,云或滇。
(2)蘑菇房以石为基、以林为主,是因为山区石料、木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蘑菇房屋顶由平顶组成,是因为山区空间有限,便于增加晾晒空间;蘑菇房屋顶由斜顶组成,是因为该地降水充足,便于排水
(3)山顶森林的合理性:能接收源自河流的水汽,涵养水源,形成溪流;为下方的村寨和梯田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山腰村寨的合理性:位于梯田上方,可获得清洁水源,产生的生活废水又可灌溉梯田;方便兼顾村寨以上的山地林业及村寨以下的梯田生产劳动。该地纬度较低,山脚气温高,在半山腰较凉爽、宜居;该地为季风气候,半山腰海拔较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对村寨的影响;山坡梯田的合理性:位于森林和村寨的下方,可获得营养丰富的灌溉水源;海拔低,热量更充足。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哈尼梯田地处我国云南,北回归线以下,属于低纬度带,云南简称滇。
(2)由题意可知,蘑菇房以石为基、以林为主,是因为山区石料、木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蘑菇房屋顶为平顶,是为了便于增加晾晒物件、作物;当地降雨多,屋顶为斜顶,是为了便于排水。
(3)由所学知识可知,1、山顶种植森林,起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预防滑坡的作用,又形成溪流;为下方的村寨和梯田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2、山腰为村寨,位于梯田上方,利于直接获得山顶清洁水源,产生的生活用水又可用于灌溉梯田,为农田提供肥力;同时又方便兼顾村寨以上的山地林业及村寨以下的梯田生产劳动。此外地处纬度较低,山脚气温高,在半山腰较凉爽、宜居。3、山坡为梯田,位于森林和村寨的下方,可获得营养丰富的灌溉水源;海拔低,热量更充足,利于农作物生产。
【点评】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
30.(2024·上城模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物资料】
【文献资料】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口述资料】
藏民达旦卓玛说:“爷爷曾告诉我,他们以前是农奴,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生活极其艰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翻身做了主人,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新制度、新地位、新的民族关系引领他们走向了新生活。”
(1)运用实物资料反映的史实对文献资料的观点加以论证。
(2)结合口述资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达旦卓玛的爷爷是如何“走向新生活”的。
【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汉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一起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这些都促进了藏族地区的发展,引领他们走向新生活。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图一:据材料【实物资料】“《北魏帝王出御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改汉姓、穿汉服等汉化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图二:据材料【实物资料】“《冀中回民支队抗日》”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二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汉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一起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2)据材料【口述资料】“爷爷曾告诉我,他们以前是农奴,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生活极其艰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翻身做了主人……”,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这些都促进了藏族地区的发展,引领他们走向新生活。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 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 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藏解放与民主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西藏解放与民主改革的相关历史知识。
31.(2024·上城模拟)某班聚焦中外社会经济发展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数据分析】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图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指出唐代粮食亩产量变化的技术因素。
(2)【任务二:图文联系】
上图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请再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3)【任务三:撰写小论文】
请你根据上述图文资料,总结提炼观点,写一篇小论文。(150字以内,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多角度论证)。
【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筒车或曲辕犁
(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内燃机的发明,将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解决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动机问题,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唐朝,筒车和曲辕犁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了粮食产量。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轮船等相应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趋势:据材料【任务一:数据分析】“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可知,图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因素: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是唐代粮食亩产量变化的技术因素。
(2)特点:据材料【任务二:图文联系】“电磁感应”“圆盘发电机”“电灯与电话”,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电磁学紧密相联,说明了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说明: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较高,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如内燃机的发明,将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解决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动机问题,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本题为历史小论文试题。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可知,任务一反映了农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任务二可知电力的发明运用,促进了生产力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由此可提取观点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围绕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可以从唐朝筒车、曲辕犁,电力应用等方面分析论证,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多角度论证,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唐宋农业工具的革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唐宋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为历史小论文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
32.(2024·上城模拟)某学习小组围绕全国首例“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开展微项目学习,请你一起完成学习单。
驱动性问题 “虚拟数字人”案例入选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的原因
环节 情境 学习任务
子项目一 探·案例始末 案情介绍: A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了B公司制作并发布的涉及虚拟数字人视频。B公司认为该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判决A公司要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声明,为B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12万元。 法律链接: 《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 (1)根据情境材料,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
子项目二 析·入选理由 入选理由: 本案判决规制了利用他人创作的虚拟数字人形象进行引流营销的虚假宣传行为,探索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相关权利的保护路径,有力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的现实意义。
子项目三 望:发展前景 前景分析: 随着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法律纠纷也随之而来。业界人士认为,现有规定过于宽泛、不够完善,有关此类新兴业态在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下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3)综合上述材料,为“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可行性措施。
(1)根据情境材料,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的现实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为“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可行性措施。
【答案】(1)该公司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法院判决其消除影响与赔偿损失属于让A公司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是合理的。
(2)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该案件规范了利用虚拟数字人的宣传行为,为评判不同企业主体的行为提供了准绳和指引;法律也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审理该案件可以解决纠纷,制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有利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3)立法机关做到科学立法,加快制定虚拟数字人使用的相关法律;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让案件的审理体现公平正义;企业(个人)学习相关法律,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情境材料,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围绕“A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了B公司制作并发布的涉及虚拟数字人视频”等,说明该公司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法院判决其消除影响与赔偿损失属于让A公司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是合理的。
(2)此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的现实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围绕“探索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相关权利的保护路径,有力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等,联系法律的做法,说明该案件规范了利用虚拟数字人的宣传行为,为评判不同企业主体的行为提供了准绳和指引;法律也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审理该案件可以解决纠纷,制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有利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3)此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为“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可行性措施。概括材料内容,从立法角度,说明立法机关做到科学立法,加快制定虚拟数字人使用的相关法律;从司法角度,说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让案件的审理体现公平正义;从守法角度,说明企业(个人)学习相关法律,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点评】此题考查厉行法治、违法类型、法律的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内容分析,联系违法类型的知识说明即可。(2)此题为意义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法律的作用说明即可。(3)从厉行法治的角度,概括材料说明即可。
33.(2024·上城模拟)“潮起浙商相携致远”。浙商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浙商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地商运亨通】
【“浙”里风起云涌】
鸦片战争后,浙江商人抓住宁波、上海等地被迫开放的历史契机,积极向新式商业及近代工矿、金融、航运等各业发展,迅速取代前近代时期鼎盛的徽商、晋商,成为近代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区域商人群体……浙商自觉把经商致富与抵制和驱逐洋货、堵塞漏卮、挽回国家利权、振兴民族经济结合起来。
——陶水木《论近代浙商精神》
【“浙”启辉煌征程】
◎浙江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浙江省委把实施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在民企200强榜单中已有158家企业推出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阿里巴巴、吉利控股集团等启动共富计划,涉及员工福利、慈善捐赠等项目
◎多家企业完善能耗“双控”政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1)结合示意图,分析浙江发展商业贸易的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浙商崛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以“浙江如何谱写浙商发展新篇章”为话题写一篇宣讲稿。(要求:多学科视角、角度多元、逻辑严密,150字以内)
【答案】(1)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内河水系发达,连接京杭运河,水运便利;海岸线绵长曲折,多优良港湾。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宁波、上海等地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中国被迫对外开放;浙商选择了新式商业及近代工矿、金融、航运等新兴产业,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浙商实业兴国的精神。
(3)答案示例:
亲爱的朋友们!浙江欲谱写浙商发展的全新篇章,必须多措并举。要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忘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各地特色发展生产,大力弘扬浙商精神。让我们携手并肩,把握机遇,于新时代中再创浙商荣光,为浙江的进步添砖加瓦,一同迎接璀璨未来!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内河长江水系发达,连接京杭运河,水运便利;海岸线绵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海外贸易。
(2)由题意可知,近代鸦片战争后,浙江商人抓住被迫开放的历史契机,积极发展近代工矿、金融、航运等行业,抵制和驱逐洋货,推行实业救国,符合时代潮流。
(3)由所学知识可知,回答此题,可以从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以及依靠科学技术方面做阐述。例如:亲爱的朋友们!浙江欲谱写浙商发展的全新篇章,必须多措并举。要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忘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各地特色发展生产,大力弘扬浙商精神。让我们携手并肩,把握机遇,于新时代中再创浙商荣光,为浙江的进步添砖加瓦,一同迎接璀璨未来!
【点评】浙江毗邻上海,受其强大的辐射能力影响,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位于祖国东部的位置,受惠于国家政策,优先发展。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
1.(2024·上城模拟)“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
2.(2024·上城模拟)巴西利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  )
3.(2024·上城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主要践行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思想。(  )
4.(2024·上城模拟)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
5.(2024·上城模拟)“宪法卫士”活动的开展体现了青少年应学法守法,加强宪法监督。(  )
6.(2024·上城模拟)浙江开展“东海猎毒—2024”禁毒行动,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宁和国家安全。(  )
7.(2024·上城模拟)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放弃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8.(2024·上城模拟)“国潮国风”的盛行反映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  )
9.(2024·上城模拟)宝石流霞是杭州西湖新十景之一。读宝石山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海拔超100m,可纵览西湖 B.图中a点的海拔一定低于30米
C.图中c点位于d点的东南方向 D.攀登路线②坡度最缓,最安全
(2024·上城模拟)2024年5月,习近平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读图回答下小题。
10.下列关于匈牙利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有(  )
①邻国众多海陆兼备
②多瑙河贯穿其全国
③城市主要沿河分布
④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中国某知名车企宣布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此举有利于(  )
①开拓欧洲市场增加销量
②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
③消除匈牙利的环境污染
④发展匈牙利的汽车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4·上城模拟)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以水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下列遗址的经济文化特征与它最为相似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024·上城模拟)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据此回答下题。
13.某同学去西安研学旅行,下列研学活动设计合理的是(  )
A.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探究秦统一全国的原因
B.参观汉代西安遗址,寻找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C.参观唐大明宫遗址,探索重文轻武政策成因
D.参观西安事变旧址,重温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14.下图是某研学路线宣传手册,这条线路最有可能是(  )
A.甘肃窑洞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旧址
B.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四行仓库纪念馆
C.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革命博物馆
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15.(2024·上城模拟)1894年,曾留学英国的严复根据中国社会的需求,翻译了《天演论》,呼吁变革图强,断定因循守旧将会亡国灭种。这(  )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16.(2024·上城模拟)杭城西溪路有一纪念牌坊,柱上有联: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墓帐青。联前有小字“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据此推测该牌坊所纪念的事件发生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17.(2024·上城模拟)《中国共产党简史》中记录了一次党的会议: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作了自我批评……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研究,弄清楚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此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提出了富有创造精神的新方针和新设想
C.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了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
D.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8.(2024·上城模拟)《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这说明中国(  )
A.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B.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C.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D.民生保障的有力有效
19.(2024·上城模拟)某同学写了一个历史人物小传:“他自称‘众神之王’,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还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历史人物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谟拉比 D.亚历山大
20.(2024·上城模拟)萨拉热窝博物馆中保存了一对水泥浇筑的脚印,被认为是“完成刺杀任务的普林西普”留下的。此次刺杀事件的影响是(  )
A.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推动日本大化改新的顺利开展 D.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结束
21.(2024·上城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萧凯恩,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参加义演为世界带来光明。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汲取的人生智慧有(  )
①勇敢书写生命价值
②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③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④善于激发正面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2024·上城模拟)下图漫画《引发关注》(徐骏作)启示我们应(  )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
④拥抱变化,积极改进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2024·上城模拟)《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新增了“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条款,这体现了(  )
①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我国不断完善和调整法律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学校在切实加强执法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24·上城模拟)某校学生要写一篇关于“坚守公平”的演讲稿,下列热点新闻能作为直接论据的有(  )
① 杭州钓鱼爱好者杨燕忠勇救钱塘江落水少女
② 某知名火锅店逃税漏税被税务局开出50万元罚单
③ 杭州实施新分配生政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④ 之江博物馆推出“匠心神工——近现代工艺美术精品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2024·上城模拟)下列选项最符合下图新闻标题的是(  )
新闻标题
★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
★福建舰完成航海试验
★C919 大飞机实现商飞
A.强国目标已然实现 B.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科技自强提升国力 D.改革驱动创新引擎
26.(2024·上城模拟)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有浙江人“许愿池”的美誉。对以下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序号 服务内容 解读
① 在“浙智汇”留言即可向政府提供金点子 民主决策汇民意
② 在个人服务界面,人生大事小事“指尖办、一次办” 数字化改革惠民
③ 在“浙里亲清”“长者关怀”为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 法治政府善管理
④ 在办事页面可直接评议政府工作,好差评整改率100% 民主协商聚民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2024·上城模拟)《爱国主义教育法》进一步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内容。这一细节诠释了(  )
①“一国两制”是我国重要制度创举
②良法要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与利益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④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24·上城模拟)2024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从“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到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数百项精彩活动陆续登场。中法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意义在于(  )
①促进多元文化理念的传播
②彰显中国智慧领导时代潮流
③助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④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2024·上城模拟)哈尼梯田,和谐家园典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哈尼族人用智慧与勤劳创造了独特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系统,使村寨和梯田获得全年稳定的水源,见证人与山河的和谐共生。
(1)请写出哈尼梯田所处的纬度带和省级行政区简称。
(2)结合蘑菇房的建筑特点,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3)哈尼梯田形成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垂直景观。结合材料,任选其中一处景观分析其位置布局的合理性。
30.(2024·上城模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物资料】
【文献资料】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口述资料】
藏民达旦卓玛说:“爷爷曾告诉我,他们以前是农奴,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生活极其艰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翻身做了主人,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新制度、新地位、新的民族关系引领他们走向了新生活。”
(1)运用实物资料反映的史实对文献资料的观点加以论证。
(2)结合口述资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达旦卓玛的爷爷是如何“走向新生活”的。
31.(2024·上城模拟)某班聚焦中外社会经济发展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数据分析】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图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指出唐代粮食亩产量变化的技术因素。
(2)【任务二:图文联系】
上图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请再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3)【任务三:撰写小论文】
请你根据上述图文资料,总结提炼观点,写一篇小论文。(150字以内,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多角度论证)。
32.(2024·上城模拟)某学习小组围绕全国首例“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开展微项目学习,请你一起完成学习单。
驱动性问题 “虚拟数字人”案例入选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的原因
环节 情境 学习任务
子项目一 探·案例始末 案情介绍: A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了B公司制作并发布的涉及虚拟数字人视频。B公司认为该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判决A公司要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声明,为B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12万元。 法律链接: 《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 (1)根据情境材料,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
子项目二 析·入选理由 入选理由: 本案判决规制了利用他人创作的虚拟数字人形象进行引流营销的虚假宣传行为,探索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相关权利的保护路径,有力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的现实意义。
子项目三 望:发展前景 前景分析: 随着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法律纠纷也随之而来。业界人士认为,现有规定过于宽泛、不够完善,有关此类新兴业态在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下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3)综合上述材料,为“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可行性措施。
(1)根据情境材料,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的现实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为“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可行性措施。
33.(2024·上城模拟)“潮起浙商相携致远”。浙商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浙商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地商运亨通】
【“浙”里风起云涌】
鸦片战争后,浙江商人抓住宁波、上海等地被迫开放的历史契机,积极向新式商业及近代工矿、金融、航运等各业发展,迅速取代前近代时期鼎盛的徽商、晋商,成为近代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区域商人群体……浙商自觉把经商致富与抵制和驱逐洋货、堵塞漏卮、挽回国家利权、振兴民族经济结合起来。
——陶水木《论近代浙商精神》
【“浙”启辉煌征程】
◎浙江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浙江省委把实施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在民企200强榜单中已有158家企业推出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阿里巴巴、吉利控股集团等启动共富计划,涉及员工福利、慈善捐赠等项目
◎多家企业完善能耗“双控”政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1)结合示意图,分析浙江发展商业贸易的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浙商崛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以“浙江如何谱写浙商发展新篇章”为话题写一篇宣讲稿。(要求:多学科视角、角度多元、逻辑严密,150字以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春水向东流,指的是河水自西向东流,而我国地势恰好是西高东低,按阶梯分布。
【点评】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分布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山地构成各主要地形区的骨架。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巴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而巴西利亚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相关史实。
3.【答案】正确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践行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思想。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相关史实。
4.【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而古希腊则是古代海洋文明的代表。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宪法卫士”活动的开展体现了青少年应学法守法,维护宪法尊严,但加强宪法监督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故题中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开展“东海猎毒—2024”禁毒行动,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宁和国家安全。故题中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而非放弃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故题中命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8.【答案】正确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国潮国风”的盛行反映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故题中命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9.【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A、由题意可知,等高线差为20米,以此类推,B点高在等高线100米以上,A正确;
B、由图表信息可知,a点海拔高度在20米-40米之间,不能推断出低于30米,B错误;
C、由图表信息可知,以b点为基点,c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攀登路线②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等高线是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答案】10.D
1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匈牙利为中欧内陆国,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
10.①由图表信息可知,匈牙利为内陆国,邻国众多,不是沿海国家,①错误;
②由图表信息可知,多瑙河贯穿匈牙利境内,②正确;
③由图表信息可知,匈牙利城市主要沿铁路分布,③错误;
④由图表信息可知,匈牙利铁路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11.①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为欧洲国家,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利于开拓欧洲市场,①正确;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不能消除匈牙利的环境污染,③错误;
④由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利于促进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发展,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以水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结合所学可知:
A:元谋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尚未进入农耕经济 ,排除A项。
B: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尚未进入农耕经济,排除B项。
C: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以粟为主要农作物,排除C项。
D:河姆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农作物种植水稻,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河姆渡遗址,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河姆渡遗址的相关史实。
【答案】13.A
14.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点评】本题以研学旅行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西安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结合所学分析:
A:秦陵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所以“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探究秦统一全国的原因”设计合理,故选A项。
B: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陕西西安,所以“参观汉代西安遗址,寻找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设计不合理,排除B项。
C:宋朝时期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所以“参观唐大明宫遗址,探索重文轻武政策成因”设计不合理,排除C项。
D: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广州为中心,所以“参观西安事变旧址,重温国共的第一次合作”设计不合理,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14.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该路线图为江西省,结合所学可知:
A:甘肃窑洞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南泥湾旧址位于陕西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南湖革命纪念馆位于浙江省,中共一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位于上海,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革命博物馆都位于江西省,故选C项。
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山西省,百团大战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都位于山西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信息“1894年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呼吁变革图强,断定因循守旧将会亡国灭种”,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呼吁变革图强,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故选B项。
明清之际,早期西学东渐兴起,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排除A项。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排除C项。
严复宣扬变革图强的思想与传统思想的发扬并不矛盾,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维新变法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民国二十五年四月”,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二十五年四月”等于1911年加上25,即1936年,据此推测该牌坊所纪念的事件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B项。
北伐战争时期是1926年,属于民国15年,排除A项。
解放战争时期是1945-1949年,即民国34年至民国38年,排除C项。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是1950-1953年,是新中国时期,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17.【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62年”“……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研究,弄清楚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结合所学分析:
A: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
B:1956年,中共八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提出了富有创造精神的新方针和新设想,排除B项。
C: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了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故选C项。
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七千人大会。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中共重大会议的相关史实。
18.【答案】C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故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民生保障的有力有效,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选C项。
材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汉谟拉比,与秦始皇无关,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汉谟拉比,与汉武帝无关,排除B项。
材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汉谟拉比,与亚历山大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谟拉比,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0.【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完成刺杀任务的普林西普”,结合所学可知:
A: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选A项。
B:1939年,德国闪电进攻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排除B项。
C: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政变,推动了日本大化改新的顺利开展,排除C项。
D: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结束,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萨拉热窝事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萨拉热窝事件的相关史实。
21.【答案】B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萧凯恩,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参加义演为世界带来光明。这说明要勇敢书写生命价值,学会接纳欣赏自己,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故①②④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悦纳自己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22.【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漫画中人工智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发关注,启示我们要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故②③正确。
我们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故①错误;
积极改进规则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遵守法律、提高网络素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
沟通、完善自我。
23.【答案】A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新增了“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条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我国不断完善和调整法律,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故③不符合题意;
学校不是执法机关,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4.【答案】C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某知名火锅店逃税漏税被税务局开出50万元罚单,表明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故②正确;
杭州实施新分配生政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故③正确。
杭州钓鱼爱好者杨燕忠勇救钱塘江落水少女,体现了见义勇为,故①不符合题意;
之江博物馆推出“匠心神工——近现代工艺美术精品展”,属于文化方面,与坚守公平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公平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设定的主题,分析表格中各项信息,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25.【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福建舰完成航海试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都属于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说明我国科技自强提升国力,故C符合题意。
我国的强国目标还没有实现,故A错误;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革驱动创新引警与科技成果无关,故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科技创新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6.【答案】A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在“浙智汇"留言即可向政府提供金点子,体现了民主决策汇民意;在个人服务界面,人生大事小事“指尖办、一次办”,体现了数字化改革惠民,故①②符合题意。
在“浙里亲清”“长者关怀”为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没有体现法治政府善管理,故③不符合题意;
在办事页面可直接评议政府工作,好差评整改率100%,体现了民主监督而不是全民主协商,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27.【答案】D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进一步完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诠释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故③④正确。
“一国两制”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不符合题意;
良法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8.【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中法文化旅游年的活动,体现出中法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理念的传播,有利于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表率,故①④正确。
中国没有领导时代潮流,故②错误;
题干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完整把握题干内容,进而分析各题肢即可,也可采用排除法。
29.【答案】(1)低纬度带,云或滇。
(2)蘑菇房以石为基、以林为主,是因为山区石料、木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蘑菇房屋顶由平顶组成,是因为山区空间有限,便于增加晾晒空间;蘑菇房屋顶由斜顶组成,是因为该地降水充足,便于排水
(3)山顶森林的合理性:能接收源自河流的水汽,涵养水源,形成溪流;为下方的村寨和梯田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山腰村寨的合理性:位于梯田上方,可获得清洁水源,产生的生活废水又可灌溉梯田;方便兼顾村寨以上的山地林业及村寨以下的梯田生产劳动。该地纬度较低,山脚气温高,在半山腰较凉爽、宜居;该地为季风气候,半山腰海拔较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对村寨的影响;山坡梯田的合理性:位于森林和村寨的下方,可获得营养丰富的灌溉水源;海拔低,热量更充足。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哈尼梯田地处我国云南,北回归线以下,属于低纬度带,云南简称滇。
(2)由题意可知,蘑菇房以石为基、以林为主,是因为山区石料、木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蘑菇房屋顶为平顶,是为了便于增加晾晒物件、作物;当地降雨多,屋顶为斜顶,是为了便于排水。
(3)由所学知识可知,1、山顶种植森林,起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预防滑坡的作用,又形成溪流;为下方的村寨和梯田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2、山腰为村寨,位于梯田上方,利于直接获得山顶清洁水源,产生的生活用水又可用于灌溉梯田,为农田提供肥力;同时又方便兼顾村寨以上的山地林业及村寨以下的梯田生产劳动。此外地处纬度较低,山脚气温高,在半山腰较凉爽、宜居。3、山坡为梯田,位于森林和村寨的下方,可获得营养丰富的灌溉水源;海拔低,热量更充足,利于农作物生产。
【点评】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
30.【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汉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一起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这些都促进了藏族地区的发展,引领他们走向新生活。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图一:据材料【实物资料】“《北魏帝王出御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改汉姓、穿汉服等汉化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图二:据材料【实物资料】“《冀中回民支队抗日》”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二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汉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一起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2)据材料【口述资料】“爷爷曾告诉我,他们以前是农奴,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生活极其艰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翻身做了主人……”,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这些都促进了藏族地区的发展,引领他们走向新生活。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 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 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藏解放与民主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西藏解放与民主改革的相关历史知识。
31.【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筒车或曲辕犁
(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内燃机的发明,将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解决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动机问题,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唐朝,筒车和曲辕犁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了粮食产量。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轮船等相应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趋势:据材料【任务一:数据分析】“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可知,图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因素: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是唐代粮食亩产量变化的技术因素。
(2)特点:据材料【任务二:图文联系】“电磁感应”“圆盘发电机”“电灯与电话”,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电磁学紧密相联,说明了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说明: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较高,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如内燃机的发明,将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解决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动机问题,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本题为历史小论文试题。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可知,任务一反映了农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任务二可知电力的发明运用,促进了生产力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由此可提取观点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围绕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可以从唐朝筒车、曲辕犁,电力应用等方面分析论证,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多角度论证,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唐宋农业工具的革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唐宋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为历史小论文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
32.【答案】(1)该公司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法院判决其消除影响与赔偿损失属于让A公司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是合理的。
(2)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该案件规范了利用虚拟数字人的宣传行为,为评判不同企业主体的行为提供了准绳和指引;法律也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审理该案件可以解决纠纷,制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有利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3)立法机关做到科学立法,加快制定虚拟数字人使用的相关法律;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让案件的审理体现公平正义;企业(个人)学习相关法律,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情境材料,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围绕“A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了B公司制作并发布的涉及虚拟数字人视频”等,说明该公司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法院判决其消除影响与赔偿损失属于让A公司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是合理的。
(2)此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的现实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围绕“探索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相关权利的保护路径,有力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等,联系法律的做法,说明该案件规范了利用虚拟数字人的宣传行为,为评判不同企业主体的行为提供了准绳和指引;法律也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审理该案件可以解决纠纷,制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有利维护和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3)此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为“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可行性措施。概括材料内容,从立法角度,说明立法机关做到科学立法,加快制定虚拟数字人使用的相关法律;从司法角度,说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让案件的审理体现公平正义;从守法角度,说明企业(个人)学习相关法律,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点评】此题考查厉行法治、违法类型、法律的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内容分析,联系违法类型的知识说明即可。(2)此题为意义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法律的作用说明即可。(3)从厉行法治的角度,概括材料说明即可。
33.【答案】(1)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内河水系发达,连接京杭运河,水运便利;海岸线绵长曲折,多优良港湾。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宁波、上海等地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中国被迫对外开放;浙商选择了新式商业及近代工矿、金融、航运等新兴产业,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浙商实业兴国的精神。
(3)答案示例:
亲爱的朋友们!浙江欲谱写浙商发展的全新篇章,必须多措并举。要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忘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各地特色发展生产,大力弘扬浙商精神。让我们携手并肩,把握机遇,于新时代中再创浙商荣光,为浙江的进步添砖加瓦,一同迎接璀璨未来!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内河长江水系发达,连接京杭运河,水运便利;海岸线绵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海外贸易。
(2)由题意可知,近代鸦片战争后,浙江商人抓住被迫开放的历史契机,积极发展近代工矿、金融、航运等行业,抵制和驱逐洋货,推行实业救国,符合时代潮流。
(3)由所学知识可知,回答此题,可以从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以及依靠科学技术方面做阐述。例如:亲爱的朋友们!浙江欲谱写浙商发展的全新篇章,必须多措并举。要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忘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各地特色发展生产,大力弘扬浙商精神。让我们携手并肩,把握机遇,于新时代中再创浙商荣光,为浙江的进步添砖加瓦,一同迎接璀璨未来!
【点评】浙江毗邻上海,受其强大的辐射能力影响,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位于祖国东部的位置,受惠于国家政策,优先发展。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