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易错点综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易错点综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六年级上册期末易错点综合作业设计
1.关于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胞的形态都是基本相同的 B.同种生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形态不同
C.只有多细胞生物有生命活动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必须要生活在其它生物细胞内
C.病毒可以独立生存 D.病毒离开活细胞不表现生命活动迹象
3.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孔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B.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C.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 D.气孔在叶表皮细胞里
4.小科通过对蝴蝶足的观察,作如下记录:很大,很清楚,足上很多毛,但只能看到一部分。此时小科使用的观察设备是…………………………………………………………( )
A肉眼 B.放大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小科用自制放大装置看报纸,发现每一种装置观察相同大小的文字的放大效果都不同,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记录表回答5-8题。
实验编号 材料特点 能看到的字数
直径(厘米) 凸度 操作方法:贴住书本观察 操作方法:调整到最大最清晰的距离观察
a 3 小 15 5
b 3 中 15 3
c 9 中 45 9
d 9 大 45 5
5.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我发现 (填实验编号)的放大效果最好,根据数据推测,它的放大倍数是 倍。
6. 和 (填编号)可以研究放大倍数与材料直径大小的关系。根据上述数据可发现,放大镜放大倍数与直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7.通过实验a和b的对比,我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
8.下列各组实验中,与实验a和b这组得到的结论一致的是(   )
A.实验a和c B.实验a和d C.实验b和c D.实验c和d
小科发现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于是他准备用两个放大镜做一个组合凸透镜,并与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进行对比,请回答9-13题。
9.下列是小科制作组合凸透镜的步骤吗,正确的排序是 (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10.小科制作的组合凸透镜上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0×,下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5×,则这个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为 。
11.他发现通过这两个凸透镜看到的图像比较模糊,此时他需要(   )
A.调节两个凸透镜的距离 B.更换其中一个凸透镜
C.将被观察物体做成玻片标本 D.固定两个凸透镜
12.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蘑菇 B.蚊子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13.以下措施不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微生物的是………………( )
A.用高温加热将微生物灭活,使它们不动 B.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
C.用吸水纸从盖玻片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D.取用含微生物较多的水滴,重新制作装片
14.清晨,小科给在老家的爷爷视频通话,发现爷爷家那边天还没有亮,因此可以推测,小科现在所在的城市在老家的………………………………………………( )
A.东边 B.西边 C.南边 D.北边
15.我们所在的城市夏天气温高,冬天气温低,主要原因是…………( )
A.夏天时地球更靠近太阳 B.夏天日照时间长
C.夏天太阳高度大 D.夏天空气中二氧化碳多
16.下列关于昼夜描述错误的是…………………………………………………(   )
A.一昼一夜为一日 B.日出为昼,日落为夜 C.日出为昼,月落为夜 D.一昼夜是24小时
17.以下现象或实验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 )
①傅科摆实验 ②恒星周年视差 ③太阳东升西落 ④卫星观测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爱科学的小科一直对季节的变化充满好奇,遂开展了一系列自主学习和实验。
18.小科先使用圭表对不同季节的日影进行测量,尝试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在使用简 易圭表时,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选取同一地点 B.早晚测量 C.靠窗放置 D.用尺量出日影长度
19.右图中, 是圭,(填数字)“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二十四节气的 。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方向,其中表的一头为 方。
20.通过测量发现, 夏季太阳高度较 (“高”或“低”),日影较 (“长” 或“短”),此时同一地点的平坦地面相对获得热量较多。
21.进一步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绕太阳公转以及倾斜的地轴是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已知小科所在地点位于北半球,右图中处于冬季的
是 (填字母)。科学家去南极或北极考察,都会选择气温较高的时候去,右图中最适合去北极考察的是 (填字母)。
22.右图中,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是 (填“昼夜等长”或“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当地球从b位置运行到b位置时,所经历的时间是 ,当地球从b位置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 (填“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当地球从c位置运行到d位置时,义乌地区的正午影子长度会逐渐 。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时间点
平均距离 1.49亿千米
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右表是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据此回答问题。
23.从数据可以看出形状是…………( )
A.正圆 B.很接近正圆的椭圆 C.很扁的椭圆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冬季
C.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无关
25.小科观察螺丝钉上的螺纹(如下图),发现螺丝钉的螺纹运用的是斜面原理,由此推断:同样长短和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紧密,拧起来应该会………………………………(  )
A.越省力 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C.越费力 D.无法确定
26.如下图所示,开瓶器在使用时,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支点 B.②是支点 C.②是阻力点 D.③是用力点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如图自行车上,运用了相同简单机械原理,且都可以省力是………………………(   )
A.把手和脚蹬 B.把手和刹车 C.脚蹬和后轮 D.刹车和后轮
下面是小科研究"斜面的坡度与省力情况"的探究过程。实验中,小科把三个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四个斜面上,并测出提升时的拉力大小,请回答28-33题。
斜面的状况 直接提起 D斜面 C斜面 B斜面 A斜面
物体一 1.7牛 1.4牛 1.2牛 1.0牛
物体二 11.5牛 8.0牛 7.1牛 5.3牛 1.3牛
物体三 4.8牛 3.3牛 2.8牛 2.1牛 1.4牛
28.8图A中的角_____(填序号)是指实验中的斜面的坡度。
29.如图所示,物体一受到的重力是_____牛。
30.沿斜面提升物体并读数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刚被拉动时,马上记录数据 B.物体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边拉动边记录数据
C.物体拉到顶端后,才能记录数据 D.物体在快速拉动过程中,边拉动边记录数据
31.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
A.直接修改数据 B.向同学要数据
C.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 D.直接忽略
32.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斜面坡度越    (填“大”或“小”),提升物体越省力。
33.小科在放学路上看到工人在车厢上搭木板的方法往汽车上搬桶,如果想搬运起来更省力,根据上述实验的探究,小科可以建议工人……(   )
A.增大木板的长度 B.减小木板的长度
C.减少木板的宽度 D.增大木板的宽度
34.小科有一个特殊的手电筒,不需要电池,只要不断的按压上图中的按柄就可以让小灯泡发光。这个手电筒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涉及的能量转换是………………(   )
A.动能转换为电能 B.电能转换为光能 C.电能转换为热能 D.电能转换为动能
35.动物从食物中获取并储存起来的能量是……………………( )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热能 D.声能
36.下列不属于节能行为的是……………………………( )
A.将家里走廊的灯泡从60瓦换成80瓦 B.手机充电器不用时从插座上拔下
C.阴天,打开教室的电灯 D.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2023年11月28日下午,中国空间站的全貌高清图像首次对外发布,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入了崭新的空间站时代。随着这一重大成就的公布,中国正式宣告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这无疑将开启中国在太空探索与利用领域的新篇章。据此回答37-39题。
37.如图所示,“天宫空间站”两侧有多对像翅膀一样的设备,它的用途是( )
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 B.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看起来更美观 D.使空间站更稳定
38.由于人体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的全身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航天员每天都要健身。小明看了天宫课堂以后,想着能不能帮宇航员设计一个 “太空秋千”。如图所示为一个由电池组、底座、磁铁、框架和电磁铁组成的电磁秋千。 当电路接通后,秋千上的小人会不断地做往复运动——荡秋千。它的工作原理是……………( )
A.磁铁和电磁铁相互作用造成小人运动
B.小人能旋转运动
C.电池的电流让小人运动起来
D.小人受重力运动起来
39.下列方法,不能让秋千荡的更高的是…………( )
A.增加电池数量 B.电磁铁中的线圈多缠绕几圈
C.用重量更轻的小人 D.将磁铁的南北极对换
小科在使用家用电器的过程中对家里的用电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据此回答40-44题。
40.右图是格力电风扇的铭牌,根据铭牌给出的信息,可以知道该电风扇
的功额定功率是……( )
A.50W B.50Hz C.220V D.5kg
41.该电风扇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 )
(1000瓦的用电器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1度)
A.5度 B.0.025度 C.0.05度 D.3度
42.电风扇在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    )
A.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B.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电能转化成热能 D.热能转化成电能
43.小科对比观察了几种用电器的信息(见下图),发现工作相同时间最省电的是…(   )
A.电动剃须刀 B.电吹风 C.电热水壶 D.信息不足,无法判断
44.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冰箱 B.电热水壶 C.电视 D.电风扇
小科在路上常常看到的“绿牌车”,它就是新能源汽车。小科通过调查发现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使用的燃料是非常规燃料(常规燃料是指汽油、柴油、乙醇汽油、甲醇等)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特点就是尾气排放量低,所消耗的能源也大幅度减少。所以,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据此回答45~48题。
45.资料中让汽油、柴油等所储存的能量和他们的能源类型是( )
A.机械能;可再生能源 B.机械能,不可再生能源
C.化学能,不可再生能源 D.化学能;可再生能源
46.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最终都是来自( )
A.水 B.太阳能 C.远古植物 D.远古动物
47.常规汽车大约只有20%的燃料用于驱动车辆,剩下的主要转换成了( )
A.光能和声能 B.声能和热能 C.热能和光能 D.光能和电能
48.下列关于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能量转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开车时:机械能转化为动能 D.开车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广泛应用于小区出入口、收费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其简易结构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挡车器中的栏杆部分利用了杠杆原理,其支点是 点。(填图中字母标记)
50.车辆识别后,开关处于 (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栏杆就会抬起,车辆可以通过。
51.在道闸运转过程中,能量变化为电能→磁能→
52.该栏杆属于…………………………………(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D.无法判断
53.小科发现小区门口的栏杆抬升速度太慢了,影响车辆通行效率,结合所学内容,给厂家的建议合理的是……………( )
A.减少电流强度 B.增加线圈圈数 C.增加铁柱与电磁铁的距离 D.改变电源的连接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六年级上册期末易错点综合答案
1.关于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各种细胞的形态都是基本相同的 B.同种生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形态不同
C.只有多细胞生物有生命活动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必须要生活在其它生物细胞内
C.病毒可以独立生存 D.病毒离开活细胞不表现生命活动迹象
3.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
A.气孔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B.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C.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 D.气孔在叶表皮细胞里
4.小科通过对蝴蝶足的观察,作如下记录:很大,很清楚,足上很多毛,但只能看到一部分。此时小科使用的观察设备是…………………………………………………………( C )
A肉眼 B.放大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小科用自制放大装置看报纸,发现每一种装置观察相同大小的文字的放大效果都不同,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记录表回答5-8题。
实验编号 材料特点 能看到的字数
直径(厘米) 凸度 操作方法:贴住书本观察 操作方法:调整到最大最清晰的距离观察
a 3 小 15 5
b 3 中 15 3
c 9 中 45 9
d 9 大 45 5
5.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我发现 d (填实验编号)的放大效果最好,根据数据推测,它的放大倍数是 9 倍。
6. b 和 c (填编号)可以研究放大倍数与材料直径大小的关系。根据上述数据可发现,放大镜放大倍数与直径大小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7.通过实验a和b的对比,我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凸度 有关。
8.下列各组实验中,与实验a和b这组得到的结论一致的是( D  )
A.实验a和c B.实验a和d C.实验b和c D.实验c和d
小科发现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于是他准备用两个放大镜做一个组合凸透镜,并与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进行对比,请回答9-13题。
9.下列是小科制作组合凸透镜的步骤吗,正确的排序是 ( ②④③①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10.小科制作的组合凸透镜上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0×,下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5×,则这个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为 50 。
11.他发现通过这两个凸透镜看到的图像比较模糊,此时他需要( A  )
A.调节两个凸透镜的距离 B.更换其中一个凸透镜
C.将被观察物体做成玻片标本 D.固定两个凸透镜
12.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B )
A.蘑菇 B.蚊子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13.以下措施不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微生物的是………………( A )
A.用高温加热将微生物灭活,使它们不动 B.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
C.用吸水纸从盖玻片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D.取用含微生物较多的水滴,重新制作装片
14.清晨,小科给在老家的爷爷视频通话,发现爷爷家那边天还没有亮,因此可以推测,小科现在所在的城市在老家的………………………………………………( A )
A.东边 B.西边 C.南边 D.北边
15.我们所在的城市夏天气温高,冬天气温低,主要原因是…………( C )
A.夏天时地球更靠近太阳 B.夏天日照时间长
C.夏天太阳高度大 D.夏天空气中二氧化碳多
16.下列关于昼夜描述错误的是…………………………………………………( C  )
A.一昼一夜为一日 B.日出为昼,日落为夜 C.日出为昼,月落为夜 D.一昼夜是24小时
17.以下现象或实验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 C )
①傅科摆实验 ②恒星周年视差 ③太阳东升西落 ④卫星观测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爱科学的小科一直对季节的变化充满好奇,遂开展了一系列自主学习和实验。
18.小科先使用圭表对不同季节的日影进行测量,尝试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在使用简 易圭表时,做法不合理的是…………………………( B )
A.选取同一地点 B.早晚测量 C.靠窗放置 D.用尺量出日影长度
19.右图中, ① 是圭,(填数字)“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二十四节气的 冬至 。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方向,其中表的一头为 南 方。
20.通过测量发现, 夏季太阳高度较 高 (“高”或“低”),日影较 短 (“长” 或“短”),此时同一地点的平坦地面相对获得热量较多。
21.进一步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绕太阳公转以及倾斜的地轴是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已知小科所在地点位于北半球,右图中处于冬季的
是 d (填字母)。科学家去南极或北极考察,都会选择气温较高的时候去,右图中最适合去北极考察的是 b (填字母)。
22.右图中,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是 昼短夜长 (填“昼夜等长”或“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当地球从b位置运行到b位置时,所经历的时间是 一年 ,当地球从b位置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 由南到北 (填“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当地球从c位置运行到d位置时,义乌地区的正午影子长度会逐渐 长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时间点
平均距离 1.49亿千米
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右表是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据此回答问题。
23.从数据可以看出形状是…………( B )
A.正圆 B.很接近正圆的椭圆 C.很扁的椭圆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冬季
C.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无关
25.小科观察螺丝钉上的螺纹(如下图),发现螺丝钉的螺纹运用的是斜面原理,由此推断:同样长短和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紧密,拧起来应该会………………………………( A  )
A.越省力 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C.越费力 D.无法确定
26.如下图所示,开瓶器在使用时,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①是支点 B.②是支点 C.②是阻力点 D.③是用力点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如图自行车上,运用了相同简单机械原理,且都可以省力是………………………( A  )
A.把手和脚蹬 B.把手和刹车 C.脚蹬和后轮 D.刹车和后轮
下面是小科研究"斜面的坡度与省力情况"的探究过程。实验中,小科把三个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四个斜面上,并测出提升时的拉力大小,请回答28-33题。
斜面的状况 直接提起 D斜面 C斜面 B斜面 A斜面
物体一 1.7牛 1.4牛 1.2牛 1.0牛
物体二 11.5牛 8.0牛 7.1牛 5.3牛 1.3牛
物体三 4.8牛 3.3牛 2.8牛 2.1牛 1.4牛
28.8图A中的角___1__(填序号)是指实验中的斜面的坡度。
29.如图所示,物体一受到的重力是__3.4___牛。
30.沿斜面提升物体并读数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刚被拉动时,马上记录数据 B.物体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边拉动边记录数据
C.物体拉到顶端后,才能记录数据 D.物体在快速拉动过程中,边拉动边记录数据
31.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C )
A.直接修改数据 B.向同学要数据
C.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 D.直接忽略
32.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斜面坡度越  小  (填“大”或“小”),提升物体越省力。
33.小科在放学路上看到工人在车厢上搭木板的方法往汽车上搬桶,如果想搬运起来更省力,根据上述实验的探究,小科可以建议工人……( A  )
A.增大木板的长度 B.减小木板的长度
C.减少木板的宽度 D.增大木板的宽度
34.小科有一个特殊的手电筒,不需要电池,只要不断的按压上图中的按柄就可以让小灯泡发光。这个手电筒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涉及的能量转换是………………( D  )
A.动能转换为电能 B.电能转换为光能 C.电能转换为热能 D.电能转换为动能
35.动物从食物中获取并储存起来的能量是……………………( B )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热能 D.声能
36.下列不属于节能行为的是……………………………( A )
A.将家里走廊的灯泡从60瓦换成80瓦 B.手机充电器不用时从插座上拔下
C.阴天,打开教室的电灯 D.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2023年11月28日下午,中国空间站的全貌高清图像首次对外发布,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入了崭新的空间站时代。随着这一重大成就的公布,中国正式宣告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这无疑将开启中国在太空探索与利用领域的新篇章。据此回答37-39题。
37.如图所示,“天宫空间站”两侧有多对像翅膀一样的设备,它的用途是( A )
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 B.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看起来更美观 D.使空间站更稳定
38.由于人体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的全身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航天员每天都要健身。小明看了天宫课堂以后,想着能不能帮宇航员设计一个 “太空秋千”。如图所示为一个由电池组、底座、磁铁、框架和电磁铁组成的电磁秋千。 当电路接通后,秋千上的小人会不断地做往复运动——荡秋千。它的工作原理是……………( A )
A.磁铁和电磁铁相互作用造成小人运动
B.小人能旋转运动
C.电池的电流让小人运动起来
D.小人受重力运动起来
39.下列方法,不能让秋千荡的更高的是…………( D )
A.增加电池数量 B.电磁铁中的线圈多缠绕几圈
C.用重量更轻的小人 D.将磁铁的南北极对换
小科在使用家用电器的过程中对家里的用电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据此回答40-44题。
40.右图是格力电风扇的铭牌,根据铭牌给出的信息,可以知道该电风扇
的功额定功率是……( A )
A.50W B.50Hz C.220V D.5kg
41.该电风扇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 B )
(1000瓦的用电器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1度)
A.5度 B.0.025度 C.0.05度 D.3度
42.电风扇在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 B   )
A.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B.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电能转化成热能 D.热能转化成电能
43.小科对比观察了几种用电器的信息(见下图),发现工作相同时间最省电的是…( A  )
A.电动剃须刀 B.电吹风 C.电热水壶 D.信息不足,无法判断
44.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B  )
A.冰箱 B.电热水壶 C.电视 D.电风扇
小科在路上常常看到的“绿牌车”,它就是新能源汽车。小科通过调查发现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使用的燃料是非常规燃料(常规燃料是指汽油、柴油、乙醇汽油、甲醇等)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特点就是尾气排放量低,所消耗的能源也大幅度减少。所以,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据此回答45~48题。
45.资料中让汽油、柴油等所储存的能量和他们的能源类型是( C )
A.机械能;可再生能源 B.机械能,不可再生能源
C.化学能,不可再生能源 D.化学能;可再生能源
46.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最终都是来自( B )
A.水 B.太阳能 C.远古植物 D.远古动物
47.常规汽车大约只有20%的燃料用于驱动车辆,剩下的主要转换成了( A )
A.光能和声能 B.声能和热能 C.热能和光能 D.光能和电能
48.下列关于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能量转化描述正确的是( A )
A.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开车时:机械能转化为动能 D.开车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广泛应用于小区出入口、收费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其简易结构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挡车器中的栏杆部分利用了杠杆原理,其支点是 B 点。(填图中字母标记)
50.车辆识别后,开关处于 闭合 (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栏杆就会抬起,车辆可以通过。
51.在道闸运转过程中,能量变化为电能→磁能→ 动能
52.该栏杆属于…………………………………( B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D.无法判断
53.小科发现小区门口的栏杆抬升速度太慢了,影响车辆通行效率,结合所学内容,给厂家的建议合理的是……………( B )
A.减少电流强度 B.增加线圈圈数 C.增加铁柱与电磁铁的距离 D.改变电源的连接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