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1.2 走向共同富裕目 录走向共同富裕01“探”——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02“知”——坚持全面改革开放的原因和对应举措?03“观”——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04“行”——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2.道德修养: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3.法治观念: 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4.健全人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 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5.责任意识: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措施。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一、改革进行时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3.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二、共享发展成果4.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5.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学习目标:新知导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1.什么是“共同富裕”?2.为什么要坚持”实现共同富裕“?新课导入——认识”共同富裕“探究新知新课导入——认识”共同富裕“1.什么是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注意: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2.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国体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单元引言—2段)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探究新知第一部分“探”—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1.2走向共同富裕探究新知“探”—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第12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开放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探究新知“探”—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相关链接—了解】全面深化改革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②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内涵:补充:③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改革的地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究新知聚焦时政新闻——2024年5月22日至24日在山东考察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2024年5月22日至24日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探究新知第二部分1.2走向共同富裕“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①实践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必要性)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②面对新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本途径(补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举措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贫困人口数量庞大,部分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环境污染能源消耗技术短板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③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常态】1.观看图表,说一说我国GDP增速呈现怎样的变化?2.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对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高速度增长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区域发展不平衡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对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机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束缚中国发展的因素进行体制根本性变革。皆大欢喜的改革多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是不能背叛的历史使命,也是不能改变的前行方向。⑤最鲜明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策: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弘扬精神】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探究新知“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原因)(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必要性)(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阶段)(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现实挑战)(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代特色)①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开启新征程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④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措施)探究新知第三部分1.2走向共同富裕“观”—共享发展成果之原因探究新知习近平系列讲话引用古代政治格言——“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讲朴素的大白话——“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反复强调,就是要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是要告诫全党“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思考习主席的讲话体现了什么理念和什么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理念探究新知聚焦热点——“三农问题”结合教材P10-13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说“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探究新知“观”—共享发展成果之原因为什么说“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探究分享 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于需要人人共建√√√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探究拓展习总书记曾说,“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探究新知“观”—共享发展成果之原因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P11-13①②③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探究新知第四部分1.2走向共同富裕“行”—如何共享发展成果探究新知“行”—如何共享发展成果(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探究新知“行”—如何共享发展成果(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a.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b.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c.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d.实施健康中国战略,e.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探究新知“行”—如何共享发展成果(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用社会主义制度做坚实保障。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弱有所扶探究新知“行”—如何共享发展成果(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思想引领】(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a.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b.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c.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d.实施健康中国战略,e.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关注问题,采取措施】(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用社会主义制度做坚实保障。【制度保障】归纳新知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思想上)(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措施上)(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用社会主义制度做坚实保障。(制度上)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课堂总结走向共同富裕改革进行时共享发展成果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内涵、总目标)2.我国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措施)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5.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结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探究拓展党的百年探索之路探究拓展课堂练习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①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②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共同迈入现代化社会③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④是全民共享,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课堂练习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A课堂练习3.“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这些暖心的举措体现了人民政府( )①具有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让人民群众平均享有发展成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课堂练习4.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之间的矛盾D.共同富裕的理念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之间的矛盾D课堂练习5.党和政府关注农民增收放缓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这些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①能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现象②有利于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富裕③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③④D××课堂练习6.对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所在B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C 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D 说明我国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 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课堂练习7.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必须( )A.把经济从高质量发展转向高速发展B.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同等富裕C.推进依法治国,社会稳定优先D.全面深化改革,共享发展成果D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无关××课堂练习8.(2024河南中考)2013—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如下图所示。形成图示变化的原因是①党和国家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广大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苦干实干③“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④党和国家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中心工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图示中没有提到三农课堂练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代表团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解决贵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1)请写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2)请你为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⑦进一步深化改革,让人们享受更多改革红利等。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九上道法走共同道路课件2024 .pptx 《百年求索》系列微纪录片 _ 第七十四集《全面深化改革》.mp4 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mp4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mp4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mp4 经济新常态.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