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麻家务卢庄,尹村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麻家务卢庄,尹村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麻家务卢庄,尹村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择优录取。
1.(2024五下·任丘期末)夏天,人刚从游泳池中出来时会感觉凉爽,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时会(  ) 身体的热。
A.增加 B.吸收 C.产生
2.(2024五下·任丘期末)不会出现小水珠的是(  ) 。
A.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激凌的包装袋上
B.客厅里摆放的空玻璃杯上
C.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上
3.(2023五下·邢台月考)(  )更新了地球上的可用淡水资源。
A.下雨 B.下雪 C.水循环
4.(2024五下·任丘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道由窄变宽,水流会加速,泥沙易沉积
B.河道由宽变窄,水流会减速,泥沙易沉积
C.河道由窄变宽,水流会减速,泥沙易沉积
5.(2024五下·任丘期末)想要快速拔出钉在木板上的钉子,下列工具中会选用(  )
A. B. C.
6.(2024五下·任丘期末)下列有关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时必须竖直向下用力
B.动滑轮经常用在吊车的吊钩上
7.(2024五下·任丘期末)立交桥前都会修建长长的引桥。下面关于引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引桥利用了斜面原理
B.引桥能让车辆上下立交桥时更方便
C.桥的高度相同时,引桥越短,车辆越省力
8.(2024五下·任丘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制作的机器模型进行检测、评估与优化
B.机器模型制作完成后,无需检测、评估即可展示
二、明辨是非。
9.(2024五下·任丘期末)水蒸气与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
10.(2024五下·任丘期末)下过雨后,树叶上的水珠就是露。(  )
11.(2024五下·任丘期末)涵涵认为,一般情况下,刮起大风雾很快就会消失。(  )
12.(2024五下·任丘期末)有的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后可以制成疫苗。(  )
13.(2024五下·任丘期末)轮轴的轮越小,使用时越省力。(  )
三、快乐探究。
14.(2024五下·任丘期末)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的作用。
(1)自行车的动力部分是    ,传动部分是   控制部分是   ,工作部分是   。(填序号)
①车把和车闸 ②车轮 ③链条和齿轮 ④脚踏
(2)如果自行车的大齿轮有30个齿,小齿轮有10个齿,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   圈。
四、对答如流。
15.(2024五下·任丘期末)雪是怎样形成的
16.(2024五下·任丘期末)某地出现了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有人提出通过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供应。你同意这一建议吗 理由是什么
五、设计探究。
17.(2024五下·任丘期末)文文在学习了观察细胞一课后设计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所示。
(1)实验材料: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   、胶带、   、直尺等。
(2)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是由两块   组成的。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   位置,高倍镜在
   位置。
(3)在用我们的自制显微镜观察时,   眼睛要睁开。要细心调试,反复观察几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所以夏天,人刚从游泳池中出来时会感觉凉爽,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时会吸收身体的热。
2.【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A: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激凌的包装袋上,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激凌的包装袋会凝结形成小水珠;
B:客厅里摆放的空玻璃杯上,错误;空玻璃杯和室温相同,所以不会出现小水珠;
C: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上,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会凝结形成小水珠。
3.【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河流和淡水湖泊。降水是地球表面和地下所有淡水的来源,水循环更新了地球上的可用淡水资源。
4.【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对地表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主要受水流速度影响,水流的速度又受地形坡度影响最大。河流在不同河段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不同,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河谷深切而狭窄,河床呈现“V”型谷;中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变缓,流水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宽阔;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常形成宽阔的平原、河口三角洲。
5.【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想要快速拔出钉在木板上的钉子,用羊角锤更好更省力。
6.【答案】A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A:使用定滑轮时必须竖直向下用力,错误;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时不竖直也可以拉;
B:动滑轮经常用在吊车的吊钩上,正确。
7.【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A:引桥利用了斜面原理,正确;
B:引桥能让车辆上下立交桥时更方便,正确;
C:桥的高度相同时,引桥越短,车辆越省力,错误;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桥的高度相同时,引桥越长,车辆越省力。
8.【答案】A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机器模型的流程是任务、调研、设计、制作、测试、展示。所以机器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制作的机器模型进行检测、评估与优化。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下过雨后,树叶上的水珠是雨,不是露。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雾的本质是小水珠,而水时时刻刻都会蒸发;一般情况下,刮起大风会加快水的蒸发,所以雾很快就会消失。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同时微生物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比如有的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后可以制成疫苗。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当轮相同时,轴越小越省力。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14.【答案】(1)④;③;①;②
(2)3
【知识点】自行车
【解析】【分析】(1)人们根据需要,对轮轴、滑轮、杠杆、斜面、齿轮等简单机械进行组合,发明了各种复杂的机器,自行车就是其中的一种。自行车的动力部分是脚踏,传动部分是链条和齿轮,控制部分是车把和车闸,工作部分是车轮。
(2)根据齿轮传动的特点,大齿轮的齿数×转动的的圈数=小齿轮的齿数×转动的的圈数,大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如果自行车的大齿轮有30个齿,小齿轮有10个齿,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3圈。
15.【答案】江河湖海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温度低于0℃时,降落的就是雪。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雹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
16.【答案】我不同意这种做法。湖泊能够防洪抗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如果湖泊面积减小,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为了维持粮食供应,可以进口粮食、提高粮食产量等。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围湖造田是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途径之一,但是围湖造田在增加土地面积的同时,会产生环境问题。赞成的理由是围湖造田可以增加耕地,多打粮食,解决人们的粮食供应问题。反对的理由是容易引发洪水,危及人们的生命与财产,破坏水资源,土地会荒漠化等。
17.【答案】(1)放大镜;卡纸
(2)凸透镜;目镜;物镜
(3)两只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1)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自制显微镜需要的实验材料有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胶带、卡纸、直尺等。
(2)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其中,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目镜位置,高倍镜在
物镜位置。
(3)在用我们的自制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要睁开。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便于画图。我们还要细心调试,反复观察几次。
1 / 1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麻家务卢庄,尹村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择优录取。
1.(2024五下·任丘期末)夏天,人刚从游泳池中出来时会感觉凉爽,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时会(  ) 身体的热。
A.增加 B.吸收 C.产生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所以夏天,人刚从游泳池中出来时会感觉凉爽,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时会吸收身体的热。
2.(2024五下·任丘期末)不会出现小水珠的是(  ) 。
A.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激凌的包装袋上
B.客厅里摆放的空玻璃杯上
C.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上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A: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激凌的包装袋上,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激凌的包装袋会凝结形成小水珠;
B:客厅里摆放的空玻璃杯上,错误;空玻璃杯和室温相同,所以不会出现小水珠;
C: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上,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会凝结形成小水珠。
3.(2023五下·邢台月考)(  )更新了地球上的可用淡水资源。
A.下雨 B.下雪 C.水循环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河流和淡水湖泊。降水是地球表面和地下所有淡水的来源,水循环更新了地球上的可用淡水资源。
4.(2024五下·任丘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道由窄变宽,水流会加速,泥沙易沉积
B.河道由宽变窄,水流会减速,泥沙易沉积
C.河道由窄变宽,水流会减速,泥沙易沉积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对地表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主要受水流速度影响,水流的速度又受地形坡度影响最大。河流在不同河段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不同,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河谷深切而狭窄,河床呈现“V”型谷;中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变缓,流水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宽阔;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常形成宽阔的平原、河口三角洲。
5.(2024五下·任丘期末)想要快速拔出钉在木板上的钉子,下列工具中会选用(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想要快速拔出钉在木板上的钉子,用羊角锤更好更省力。
6.(2024五下·任丘期末)下列有关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时必须竖直向下用力
B.动滑轮经常用在吊车的吊钩上
【答案】A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A:使用定滑轮时必须竖直向下用力,错误;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时不竖直也可以拉;
B:动滑轮经常用在吊车的吊钩上,正确。
7.(2024五下·任丘期末)立交桥前都会修建长长的引桥。下面关于引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引桥利用了斜面原理
B.引桥能让车辆上下立交桥时更方便
C.桥的高度相同时,引桥越短,车辆越省力
【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A:引桥利用了斜面原理,正确;
B:引桥能让车辆上下立交桥时更方便,正确;
C:桥的高度相同时,引桥越短,车辆越省力,错误;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桥的高度相同时,引桥越长,车辆越省力。
8.(2024五下·任丘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制作的机器模型进行检测、评估与优化
B.机器模型制作完成后,无需检测、评估即可展示
【答案】A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机器模型的流程是任务、调研、设计、制作、测试、展示。所以机器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制作的机器模型进行检测、评估与优化。
二、明辨是非。
9.(2024五下·任丘期末)水蒸气与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0.(2024五下·任丘期末)下过雨后,树叶上的水珠就是露。(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下过雨后,树叶上的水珠是雨,不是露。
11.(2024五下·任丘期末)涵涵认为,一般情况下,刮起大风雾很快就会消失。(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雾的本质是小水珠,而水时时刻刻都会蒸发;一般情况下,刮起大风会加快水的蒸发,所以雾很快就会消失。
12.(2024五下·任丘期末)有的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后可以制成疫苗。(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同时微生物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比如有的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后可以制成疫苗。
13.(2024五下·任丘期末)轮轴的轮越小,使用时越省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当轮相同时,轴越小越省力。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三、快乐探究。
14.(2024五下·任丘期末)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的作用。
(1)自行车的动力部分是    ,传动部分是   控制部分是   ,工作部分是   。(填序号)
①车把和车闸 ②车轮 ③链条和齿轮 ④脚踏
(2)如果自行车的大齿轮有30个齿,小齿轮有10个齿,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   圈。
【答案】(1)④;③;①;②
(2)3
【知识点】自行车
【解析】【分析】(1)人们根据需要,对轮轴、滑轮、杠杆、斜面、齿轮等简单机械进行组合,发明了各种复杂的机器,自行车就是其中的一种。自行车的动力部分是脚踏,传动部分是链条和齿轮,控制部分是车把和车闸,工作部分是车轮。
(2)根据齿轮传动的特点,大齿轮的齿数×转动的的圈数=小齿轮的齿数×转动的的圈数,大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如果自行车的大齿轮有30个齿,小齿轮有10个齿,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3圈。
四、对答如流。
15.(2024五下·任丘期末)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江河湖海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温度低于0℃时,降落的就是雪。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雹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
16.(2024五下·任丘期末)某地出现了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有人提出通过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供应。你同意这一建议吗 理由是什么
【答案】我不同意这种做法。湖泊能够防洪抗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如果湖泊面积减小,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为了维持粮食供应,可以进口粮食、提高粮食产量等。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围湖造田是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途径之一,但是围湖造田在增加土地面积的同时,会产生环境问题。赞成的理由是围湖造田可以增加耕地,多打粮食,解决人们的粮食供应问题。反对的理由是容易引发洪水,危及人们的生命与财产,破坏水资源,土地会荒漠化等。
五、设计探究。
17.(2024五下·任丘期末)文文在学习了观察细胞一课后设计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所示。
(1)实验材料: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   、胶带、   、直尺等。
(2)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是由两块   组成的。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   位置,高倍镜在
   位置。
(3)在用我们的自制显微镜观察时,   眼睛要睁开。要细心调试,反复观察几次。
【答案】(1)放大镜;卡纸
(2)凸透镜;目镜;物镜
(3)两只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1)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自制显微镜需要的实验材料有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胶带、卡纸、直尺等。
(2)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其中,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目镜位置,高倍镜在
物镜位置。
(3)在用我们的自制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要睁开。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便于画图。我们还要细心调试,反复观察几次。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