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资源简介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臀”等生字。
2. 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3.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并尝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并尝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物。
三、教学过程
(课前观看扬州世园会视频。)
(一)预习单反馈
1.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叶圣陶爷爷去浙江金华游览一下双龙洞吧。齐读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就是?(组个词:记录) 记录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的所见所感,所以这是一篇游记。
2.课前老师阅读了大家的预习单,发现大家都预习地非常认真。已经有( )位同学将课文读了3遍,还有( )同学将课文读了3遍以上。
3.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生字词,你会读吗?
浙江 一簇 杜鹃 窄小 臀部 突兀森郁
移动 额头 石笋 漆黑 蜿蜒 变化多端
(二)理清游览顺序
1.这既然是一篇游记,那么它的游览顺序是什么呢?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经过了哪些地方,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完成路线图。(课后习题1)
2.咱们来交流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
3.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文的写作顺序。作者按照自己地点的转移将看到的不同事物记叙下来,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作移步换景。这是我们游记中经常会使用的写作方法。哪位同学愿意连起来再说一说。
(三)了解写作方法
1.游记除了要交代游览顺序,还要抓住主要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在叶圣陶爷爷这一路游览的过程当中,你认为最刺激、惊险的是哪一处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3.请看屏幕,出示对比句子。
两个“小”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作者要突出小船的小呢?
4.作者没有用具体的数字来写孔隙的宽窄,而是用小船的小表现孔隙的小,真是巧妙。谁来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孔隙的窄小。
5.这是作者看到的,我们将它叫作直观的描写。
6.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孔隙窄小的特点呢?
7.臀是本课的生字,它是月字旁的生字。(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句话里还有好几个月字旁的生字呢?你们找一找。这几个月字旁的生字都表示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我们一起摸摸。摸摸后脑、肩背、臀部、脚跟,凡是能够和船底接触的地方,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比较“贴”字的巧妙。
8.带着这种紧紧贴着船底的感觉,谁来读读这句话。
9.通过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你过孔隙时的好奇和小心。还有什么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孔隙的窄小呢?我们继续交流。
10.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块儿乘着小船穿过孔隙吧。尊敬的各位游客,你准备好了吗?我要拉绳子了,开船啦!(音乐)
创设情境:船就慢慢移动,突然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挤压过来……擦伤鼻子。现在,游客们,现在你们敢动一动吗?你要是把肩背稍微耸起一点儿呢?要是把脚跟稍微抬起一点儿呢?要是把臀部拱起一点儿,那咱的肚皮可就——遭殃了。所以,千万别动,别动啊!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11.啊,终于过了孔隙了,游客们,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呀?
12.这两句话是作者通过感受来表现孔隙的窄小——真实感受。
13.作者就是用见到的很小的小船(指板书:直观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把自己过孔隙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指板书:真实感受)写了出来,使得游记的内容显得非常丰满,读后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14.下面,我们一起将课文的第5段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作者的这种写法。
四、读写共生
1.你觉得叶圣陶爷爷是怎样将景物写清楚的呢?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你和交流平台这个小姐姐、小哥哥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两个写游记的小妙招,我们一起来试试身手吧。
2.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已经盛大开幕,其他地区的小朋友也想来仪征一睹世园会的美丽风光。请你选择一条参观路线,带着你的朋友来参观一下吧。(教师出示路线图并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游览的,接着请同学来说一说。)
3.确定好游览路线之后,请你选择一处为他好好介绍一下。尝试运用直观描写和真实感受,将这处景物写清楚。
4.我们今天领略的是独特的进孔隙的方式,下节课让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走进内洞、外洞的景色,并尝试完成我们这篇游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