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

资源简介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生词,学写生字“艇、祷”。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运用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小艇的特点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感受威尼斯特有的风光。
4.关注课文作者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形式,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运用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小艇的特点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感受威尼斯特有的风光。
2.关注课文作者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形式,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揭题
1. 同学们,打开课本93页第七单元单元导语,一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先走进一座异国城市——威尼斯,(板书:威尼斯)去感受它的异国风情。师:这就是威尼斯。(出示图片)
2.关于威尼斯,你了解多少?指名汇报,要求一两句简短的关键信息。(教师相机出示简介)
3.美国的大作家马克 吐温在游览了威尼斯后,对那里的小艇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跟随他的足迹来学习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课件出示)。
补全课题,教写“艇”(释义)齐读课题。
4.(指名汇报)
看来威尼斯与水有不解之缘。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师:课前布置了同学们预习,你能当小老师领读下面几组词语吗?
1.出示几组词语。
2.重点强调多音字“哗”;相机学习生字“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指名汇报,梳理课文内容。(板贴)
3.引读第1自然段。(为什么说小艇在威尼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
4.师生问答,了解第1自然段因果关系。
四、品读课文,探究写法
1. 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特点。
师:这样主要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呢?
①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表示威尼斯小艇特点的重点词语。
② 汇报特点,教师示范做批注。
交流小艇前两个特点和后一个特点之间的联系。(预设:因果关系。)你看看作者就是这样,有顺序地写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的。
③ 通过对比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比喻修辞进行描写的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长、窄、深 有点像 独木舟 (大小或长宽)
头尾向上翘 像 新月 (造型)
轻快灵活 仿佛 水蛇 (行动特点)
(图片比较)作者就是这样用我们熟知的事物来写我们从未见过的事物,这样我们没有见过的小艇就一下子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④引导学生发现动静结合描写方法。
⑤ 练习仿写。
提示:仿照上面写小艇样子独特的方法,选择一熟悉的事物,运用比喻及动静结合的方法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供学生参考)
2.以读代讲,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 师配乐朗读第三段
② 创设情境,生谈坐在小艇中的感受:
3.运用作批注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速读,找出中心句。
② 默读,画出表现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关键词。
③ 通过交流,让生领会: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关联词、夸张的运用写出了船夫高超驾驶技术。
④ 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师生-同桌-男女-个别)体会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足不出户,跟随马克·吐温的笔触,游览了威尼斯,一起领略了小艇独特的造型,还坐上小艇开启奇异的旅行,领略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看来,读书真的是成本最低的旅行。
作业: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尝试运用动态描写的手法,练习写一写冬奥会运动员比赛的动态场景。
那么,小艇与人们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18.威尼斯的小艇
重要地位
独特外形
乘坐感受
船夫技术
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