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宁德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本卷共15小题,其中,第1-10小题,每题2分;第11-15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B.使人们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来研究生物的生理现象
C.使人们认识到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使人们认识到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和脂肪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B.结合水是进行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良好媒介
C.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钠离子和钾离子对神经元和肌肉细胞的兴奋性起到关键作用
3.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含氮元素
B.叶绿体中捕获光能的叶绿素含氮元素
C.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化合物含氮元素
D.线粒体中能自我复制的化合物含氮元素
4.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已知两种药物机理是:阿奇霉素通过与核糖体亚单位的结合阻碍蛋白质合成,青霉素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阻碍细胞壁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支原体利用肺部组织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阿奇霉素和青霉素都可以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
C.肺炎支原体与肺部组织细胞的最主要差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D.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尿嘧啶
5.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培育出食蟹猴,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B.过程②表示显微操作去核,去除了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C.过程③激活重构胚用了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D.需要对A猴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B猴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6.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是指在同一养殖水域内科学搭配多营养层级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模式,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入该养殖水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B.该养殖模式中的鱼、虾能起到加快物质循环的作用
C.该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空间和资源的能力,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上述生态养殖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7.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高,科研人员采用体外受精、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良种荷斯坦奶牛的繁殖率。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进行体外受精时需对卵母细胞和精子分别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
B.体外培养早期胚胎细胞时,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细胞代谢物
C.胚胎移植前,取内细胞团细胞做DNA分析鉴定性别以获得雌性胚胎
D.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8.下列实验操作与主要达成目标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 主要达成目标
A 制作泡菜 在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 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坛中
B 制作葡萄酒 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瓶盖 以便排出细胞呼吸释放的CO2
C 制作葡萄醋 当葡萄酒制作完成后,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 空气中醋酸菌进入瓶中,将乙醇转化为乙酸
D 酵母菌的纯培养 在培养基上数次划线 获得酵母菌单菌落
9.人们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与改造,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和伦理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的研究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有不涉及安全与伦理问题等优点
B.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于自然界,则不会有安全性问题
C.克隆技术会导致社会伦理问题,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应禁止
D.将导致花粉失活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可防止基因污染
10.下列实验中都出现了蓝色的现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则该细胞为活细胞
B.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样液与二苯胺试剂水浴加热呈蓝色,则样液存在DNA
C.蔗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蓝色,则蔗糖是非还原糖
D.碘液滴加到脱色的叶片上呈蓝色,则叶片中含有淀粉
11.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B.按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肉食性动物要增重100kg需消耗约500kg植食性动物
C.植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为1.6×104kJ/(m2·a)
D.将饮食中肉类从肉食性动物更换为植食性动物,可以降低个人的生态足迹
12.线粒体遗传病是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也受核基因的影响。为研究线粒体遗传病的机制,需构建核基因相同的转线粒体永生细胞系。现利用线粒体遗传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和线粒体DNA缺失的骨肉瘤细胞(ρ°细胞)构建转线粒体永生细胞系,过程如图所示。淋巴细胞受EBV病毒感染后能无限增殖,会被BrdU杀死;ρ°细胞不会被BrdU杀死,但是在含有尿嘧啶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细胞融合时,灭活病毒可使细胞接触处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
B.淋巴细胞系作为线粒体DNA供体细胞,ρ°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
C.选择培养基中加BrdU不加尿嘧啶,可筛选出转线粒体永生细胞
D.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阳性细胞即为转线粒体永生细胞
1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B.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给实验小鼠多次注射抗原以获得足够量的抗体
C.DNA的粗提取,采用“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的原理
D.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
14.科研人员通过PCR扩增得到毒物诱导型启动子S,将其插入载体P区构建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够检测水中毒物的重组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能够驱动基因的转录
B.PCR扩增启动子S时,图中引物I、Ⅱ的5'端分别添加BamHI、XhoI识别序列
C.用Ca2+处理大肠杆菌更容易导入重组质粒
D.用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检测有毒物的水体时,可观察到荧光
15.图1小窝为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科研人员获取到肽段1和肽段2后,分别加入等量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2中
B.波长约为340nm的光最能激发相关氨基酸发出荧光
C.小窝蛋白的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组成
D.与小窝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5小题,共60分。
16.(11分)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将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与核酸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常用叶绿体作为标志,理由是________。
(2)谷氨酸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H(NH2)-COOH,其中R基是________;过程④合成的核酸有________种,还需要________元素参与。
(3)阴雨连绵的天气,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合成谷氨酸__________(填“增多”或“不变”或“减少”),原因是________。
17.(14分)
宁德东湖湿地公园是福建省滨海湿地生态游览胜地之一。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茂密,成为水生生物与鸟类不可多得的栖息地,在东湖湿地公园内可观察到多种鸟类,如普通鸬鹚、红嘴鸥、小白鹭、大白鹭等。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湿地中的小白鹭属于_________。小白鹭在繁殖季装扮上美丽的蓑状羽吸引雌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营养级的示意图,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②中的能量通常不会完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原因是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宁德东湖塘曾经是一条黑臭河道,在治理过程中通过移除富营养化沉积物和有毒物质,减少水体污染物,增加水体溶解氧,可以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原理。遵循这个原理,在选择和布设水生植物时,需要考虑方面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8.(9分)
盐碱地中过多的无机盐会造成植物根部吸水困难,产生渗透胁迫。下图为耐盐碱高粱抗逆性相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2O以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抗菌蛋白的分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2)过量的Na+进入耐盐碱高粱细胞会对其产生毒害,据图分析耐盐碱高粱能缓解该毒害的作用机理:一是H+借助_________顺浓度梯度运输到_________(具体部位)形成的势能,为排出细胞内多余的Na+提供了动力;二是耐盐碱高粱细胞将Na+运入液泡,这样提高了________,有利于细胞吸水。
(3)基于以上机理可以推测:耐盐碱高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液浓度较普通高粱高。请利用质壁分离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
19.(11分)
作物秸秆富含营养物质和有机质,秸秆还田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土壤肥力。秸秆的降解与土壤微生物的菌群数量和降解能力相关,但农田中这样的微生物数量较少,某实验小组为筛选出降解秸秆能力强的菌株开展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氮源和_______,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需添加__________作为凝固剂。
(2)由于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较少,该小组取土样后没有直接进行纯化,而是用富含纤维素粉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刚果红能够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平板上__________内的菌落即可获得目标菌种。
(3)该实验小组将纤维素分解菌制成粉末状腐熟剂。为检测腐熟剂质量,将1g腐熟剂制成稀释倍数为105的培养液,分别取0.1mL稀释液涂布3个平板,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168、175、167,则1g该腐熟剂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是______个。
(4)在某地对三种腐熟剂展开田间试验,分别为水稻秸秆+水(CK),水稻秸秆+腐熟剂V1(V1),水稻秸秆+腐熟剂V2(V2),水稻秸秆+腐熟剂V3(V3),结果如图1、图2所示。从长期考虑选择_________种腐熟剂最好,原因是__________。
20.(15分)
培育优质耐盐水稻品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改造耐盐负调控基因OsRR22,获得优质耐盐水稻品种。该基因编辑系统主要包含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gRNA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9蛋白到相应位置剪切DNA。图1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在水稻中递送基因的示意图,图2表示与愈伤组织共培养的农杆菌Ti质粒。
回答下列问题:
(1)CRISPR/Cas9系统能精准识别相关基因,依据的原理是gRNA与目标DNA发生,Cas9蛋白在切割过程中破坏的化学键是_________。
(2)图1中农杆菌转化法所涉及的“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________的过程。在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的过程中,所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其浓度和_________等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3)据图2分析:可使用含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含有外源基因的水稻细胞,原因是_______。
(4)科研人员对改造的OsRR22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时,使用引物1(5'-CGAGCTC…ATGAGAA-3')和引物2(5'-GGAATTC…CTATCCC-3')。
①根据引物序列及下表判断:在该过程中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
限制酶 BamHI SacI HindⅢ EcoR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5'-G↓GATCC-3′ 5'-GAGCT↓C-3' 5'-A↓AGCTT-3' 5'-G↓AATTC-3′
②PCR扩增时,下列有关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填序号)
A.引物一般是两种由20~30个核苷酸组成的短单链核酸
B.引物制备的前提是已知目的基因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
C.引物作用是使TaqDNA聚合酶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D.引物与模板的结合位点决定了特异性扩增产物的起点和终点
宁德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15题,1-10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CDACD 6-10CCADA 11-15BDBBA
16.(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脂质(磷脂)和蛋白质(2分,答全给分) 叶绿体呈绿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叶绿体随着细胞质流动而运动(2分,每点1分)
(2)—CH2—CH2—COOH(HOOC—CH2—CH2—)(2分) 2 P
(3)减少 阴雨连绵的天气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叶绿体合成ATP减少,叶绿体中谷氨酸的合成需要ATP,因此叶绿体合成谷氨酸减少。(2分,每点1分)
17.(每空2分,共14分)
(1)消费者 促进生物种群繁衍(繁殖)
(2)分解者利用 该营养级同化(量) 流入该营养级的能量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而散失;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该营养级未完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未被利用)。
(3)自生 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物种;水生植物的生态位差异;水生植物的种间关系;适当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选择本地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 (一定)流动性
(2)载体蛋白SOS1(转运蛋白SOS1) 细胞液的渗透压
(3)分别取耐盐碱高粱和普通高粱的根尖成熟区制成临时装片,用适宜的同一浓度蔗糖溶液处理,观察并比较各组质壁分离的情况。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碳源、无机盐(每点1分) 琼脂(1分)
(2)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数量)(扩大培养) 透明圈(1分)
(3)1.7×108
(4)V1 长期处理时,V1组水稻秸秆纤维素含量最少,分解效果最好,且土壤中全氮含量最高,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每点1分)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碱基互补配对 磷酸二酯键
(2)维持稳定和表达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用量的)比例
(3)潮霉素 潮霉素抗性基因位于T-DNA上,可随着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并整合到被侵染水稻细胞的染色体DNA,该基因表达后使水稻细胞具有潮霉素抗性。
(4)①SacI和EcoRI
②A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