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3.11《别伤着自己》 教学设计(共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3.11《别伤着自己》 教学设计(共2课时)

资源简介

《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学会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知道哪些行为会伤害到自己。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如何避免这些伤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关于自我保护的图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一些实物,如剪刀、针等危险物品。
3. 准备一些小游戏,用于课堂互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包括学生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服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些图片中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 教师总结:这些小朋友都做得很好,因为他们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保护自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就是如何保护自己,特别是不要伤害到自己。
3. 教师引出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别伤着自己》。
二、新课教学
1. 认识伤害的原因和危害
a. 播放一些可能造成伤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伤害可能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危害。
b. 教师讲解常见伤害的原因,如跌倒、烧伤、割伤等,以及这些伤害可能对身体的危害。
c.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伤害或目睹过的伤害事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伤害的严重性。
2. 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a. 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如何避免跌倒、如何避免烧伤、如何处理割伤等。
b.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实际操作并练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c.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经验,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3.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伤害情境,并让学生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情境。
b. 教师讲解如何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如保持警觉、学会求助、及时就医等。
c.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三、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
2. 让学生制定一份自我保护计划,列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自我保护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 学生对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技能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能进行自我保护?
2. 学生在模拟演练和讨论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是否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4. 是否有必要增加更多的教学资源或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5. 是否有必要与其他教师或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身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学会检查身体,了解身体的伤害和不适,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身体伤害的应对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自我检查身体的技巧,以及身体不适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身体伤害的图片和视频,制作相关的教学PPT。
学生准备:准备好笔和纸,以便记录学习要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还记得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自己吗?
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别伤着自己》这一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总结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二、新课教学
1.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儿童受伤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避免受伤。
2.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3.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出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如:注意安全、遵守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等。同时,强调在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帮助。
4. 案例分析:教师分享一些真实的儿童受伤案例,让学生了解受伤的原因和后果,并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5. 自我保护知识问答:教师提出一些与自我保护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6.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让学生亲身感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
三、课后作业
请学生在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内容,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将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是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 情境创设:我通过创设一系列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 互动交流: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们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4. 延伸拓展:在课程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些延伸活动,如小组讨论、家庭作业等,以帮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此外,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需要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课堂管理的优化: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4. 家庭教育的配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我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公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