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9《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分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界定了课程性质,提炼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本课设计依据第二学段相关内容。
因为有各种规则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一旦人们不遵守规则,社会就会变得无序。法治社会需要良好的规则系统来维持运转,更需要公民规则意识的树立和对规则的自觉遵守。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学习遵守规则的过程,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规则意识,一方面体现了人的成长需要,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学生在儿童时期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更多的处于他律阶段,对规则缺少理性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规则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理性。因此,让学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懂得如果没有规则,社会将出现无秩序的情况,人们将失去安全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同时还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对每个人既是一种约束又是一种保护,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规则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生活处处有规则”目的是帮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意义。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规则的意义。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找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都有规则。通过情景呈现,帮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生活将会出现混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将受到影响。在这一板块中,教材突出引导学生体验规则的意义,从身边一些熟悉的情景中体验没有规则的后果。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守规则要自觉”,目的是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自觉用规则来约束自己。教材呈现了几个有典型意义的情景:好朋友不守规则时该怎样做;许多人都不守规则时该怎样做无人监督的时候,自己该怎样做。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做出选择,最终能认识到,遵守规则靠自觉。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相对低学段的学生来说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时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学习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转折。三年级学生有一定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优化,保证完成学习任务。三年级是学生意志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自我控制力还不足,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持久性也较低。对这个阶段学生的规则教育重在让学生懂得自我约束,以及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不盲目从众而违反规则,不讲人情而违反规则,不没人监督而违反规则等。因而,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非常适合这一阶段的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2、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能自觉遵守生活中的规则。
3、体会遵守规则的快乐,养成时刻遵守规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能自觉遵守生活中的规则。
难点:体会遵守规则的快乐,养成时刻遵守规则的习惯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精彩的游戏是伴随我们童年成长的好伙伴。咱们来玩儿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怎么样?老师为什么总是能赢呢?这样玩儿游戏可以吗?是呀,看来规则真的很重要,没有它连小小的游戏也没法正常进行。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做游戏要有规则,还有很多地方也存在着规则,我们的生活与规则密切相关(贴板书:生活离不开规则)。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公共生活靠大家》,在第一节课,我们已经开启了“公共生活小专家培训月”,培训月的活动包括:爱护公物宣传周,班规我来定,争做文明志愿者系列实践活动。
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呢?我们应该怎样制定我们的班规?可是到底什么是规则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活动一:规则大搜查
看完视频,请各小组讨论,什么是规则?
预设 1:规则就是你必须要遵守的事情
预设 2:规则是一些必须要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来帮大家总结一下,其实规则就是...其实就像大家说的,制定了就要必须要遵守,还要公平公正。
你还能找到生活中的哪些规则呢?
预设 1:在学校里上课要遵守课堂规则,回答问题要举手,下课后不能追逐打闹 (贴板书:学校)
预设 2:在家里要尊敬父母,自已的事情自己做(你真棒)(板书:
家庭)
预设 3:坐公交车要排队上车,车上不能打闹(真是遵守规则的小公民)(板书:社会)
活动二:法规我也懂
刚刚同学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找到了很多规则。看来大家都是懂(贴板书:懂)规则的好孩子。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一回“规则小判官”,看看以下情景中是否有规则。如果是,就请你举起大拇指说 YES,如果不是,请你大声说 NO。假如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呢?
(针对上下车拥挤、丢香蕉皮)
同学们判断的又快又准,看来大家都把规则牢记心中了。今天,还有一位交警阿姨,也想要给大家讲一讲交通安全方面的规则呢!
(播放视频)
大家懂得这些交通安全规则吗?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一些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事故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预设:......是啊孩子们,这些人不仅违反了交通规则,甚至有些还触犯了法律。国家在 2003年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当然,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宪法、民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等。其实,人类社会的很多规则,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约束着人们的形为,也保护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
活动三:守规很重要
说了这么多规则、法律,都是为了约束我们的形为,因此啊有位同学产生了一些困惑,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上课有上课的规则吃饭有吃饭的规则走路有走路的规则,怎么到处都有规则!定那么多规则干什么,自由自在不好吗?)
规则到底是个大麻烦,还是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呢?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学校里、商场中、马路上、图书馆里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预设:............看来同学们都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很多事情没有规则就会发生混乱或危险,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各种事件视频)。
2016年,北京野生动物园猛兽自驾区内,赵女士忽然下车,被老虎拖走,其母亲下车施救,被另一只老虎拖走,虽然工作人员及时赶到,但赵女士母亲的生命再也没有回来。2014年,上海外滩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 35人死亡,其中死者最小的年仅 12岁。2018年,重庆市一辆公交车上,乘客与司机发生争吵,导致公交车坠入江中,车内 15人全部丧生。2019年,安徽宣城一男子疲劳驾驶,冲出路基。未寄安全带的妻子和小儿子被抛出车外,妻子当场死亡。像这样无视规则而酿成惨剧的还有很多很多...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1: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遵守规则
预设 2:不遵守规则有时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是的,如果他们能遵守规则,遵守秩序,相信一定不会失去那些鲜活的生命。所以,只有遵守(贴板书)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平安、幸福和快乐。
总结升华: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找到了规则,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相信,优秀的你们,将来你们一定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任务小达人栏目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天我们的任务小达人栏目,就是制定我们的班规,大家可以参考我们的中小学学生守则!相信有了班规,咱们班集体一定会越来越好,咱同学们一定会越来越棒!
评测练习
一、填空
1、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家都应该_________。
2、也许你没注意到,每项游戏都有_____________。
3、精彩的____________,是伴随我们童年成长的好伙伴。
4、游戏中有规则,____________中也处处有规则。
二、判断
1、外出游玩时,不应该随手丢弃垃圾。( )
2、别人过马路都要翻越栏杆,所以我也翻。( )
3、只有上课的时候有规则,下课以后就没有什么约束了。( )
4、我遵守规则就是为了让老师表扬我。( )
5、规则是可以随意修改的。( )
6、学校总有那么多规则,我很讨厌规则。( )
7、生活处处有规则!规则关系你我他。( )
《生活离不开规则》课后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从生活中的游戏来导入,层层递进,也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由游戏中的规则链接到带领学生去发现学校和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规则。书中插图及阅读角的例子都发生在学生身边,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讲清楚,我也带着学生结合阅读角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因不守规则而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 让学生链接自己身边的真实例子,这样让本节课的讲述内容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以此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及时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所以就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去“说事儿”,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和效用。为了让目标更大程度的达成,还可以设计更多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或游戏。其实自己的课堂的过渡语以及连贯性需要加强,对于规则的重要性这一部分的讲解还可以更深入一些。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道德法制课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和道德体验,知识学习和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育、发展的三位一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