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节的起源和习俗,认识春节期间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火、防盗、饮食卫生等。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春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春节安全的认识。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认识到春节习俗对自己和家庭的意义,并从中体验到快乐。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春节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春节文化。2. 准备春节安全教育相关的案例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3. 准备一些春节食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过年的氛围。四、教学过程:环节一:畅谈新年愿望,激发过年兴趣1.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2. 交流新年愿望(学生自由发言)3. 揭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过新年”,板书课题。环节二:交流课前调查,了解过年习俗1. 回忆过年:去年过年时,你是怎么过的?和同学说一说。2. 交流课前调查(展示一些实物的新年习俗的图片)3. 归纳总结过年要做的几件事情(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送红包、舞狮子舞龙等)4.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吗?环节三:观看视频,了解过年习俗变化1. 提问:你们知道过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吗?你们有什么发现?2. 观看视频(对比以前和现在的过年场景),了解过年的变迁。3. 提问:你觉得现在过年和以前过年有什么不同?你喜欢现在的过年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4. 知识拓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节的方式也丰富了,但一些传统的过节方式还是不能丢的。环节四:走进生活,体验过年快乐1. 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赵老师家是怎么过年的?播放赵老师家过年的视频。2. 提问:你们觉得赵老师家过年时开心吗?你想不想也来分享一下你们家过年的故事?3. 学生交流自家过年的故事。4. 提问:过年时你们都收到了哪些礼物?你最喜欢哪个礼物?谈谈自己的感受。5. 引导学生感受礼物背后的故事和祝福,懂得礼尚往来、互赠礼物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6. 引导学生体验过年的快乐,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环节五:情感激发,延伸拓展1. 激发情感:同学们,过年拉近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希望你们能把这种幸福感延续下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2. 延伸拓展:课后收集一些有关过年的古诗、对联、灯谜等,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过新年的习俗,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能够讲述和分享过新年的故事。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会分享过新年的经验和感受。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过新年的习俗,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能够讲述和分享过新年的故事。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资源,包括PPT、视频、图片等。2. 制作小组合作的标识牌和奖状。3. 准备一些春节的实物礼品(红包、鞭炮等)作为奖励品。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回顾导入用回顾过年习俗的方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环节二:探索新知任务一:走进民俗馆出示课件1:一组全国各地过年的图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过年时自己家乡有哪些习俗?让学生初步感知过年的习俗。任务二:小记者采访出示课件2:小组交流各自的过年习俗。再出示采访录音资料,问:“你们想听这些录音资料吗?”由此引出学生过年的其他习俗,如:扫尘、守岁、压岁钱、吃年夜饭、贴春联、吃水饺、燃放炮竹等。再出示课件3:中国地图上的“传统习俗”图标,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过年的习俗贴到地图上。最后出示课件4:总结过年习俗。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过年的习俗很多,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任务三:我来当小设计师出示课件5:展示一些旧时的年画、窗花、灯笼等物品。让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作用?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布置环境?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再出示课件6: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新年环境布置图,让学生思考这些布置图是用什么方法使我们的家变得更美的?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这是把家布置得既美观又富有新年的气氛的好方法。最后出示课件7:我来当小设计师并把设计图贴到黑板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爱生活的热情。环节三:实践活动过年习俗的传承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实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更多的过年的习俗和风俗,更深地感受我们的民族文化,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把这种活动当成一项家庭作业去完成,并且定期举行“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来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样课堂教学就得到了延伸。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快结束了,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不少吧!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旨在拓展和延伸本课,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激发民族情感,达到情感升华。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对新年的意义和祝福语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自主创作和分享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结合春节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反思中,我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此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加强实践应用环节的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