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2.1世界的物质性(共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2.1世界的物质性(共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1 世界的物质性
2.1.1 自然界的物质性
2.1.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1.3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知识拓展
1.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统一于物质
3。物质是第一性的
4.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物质性 =
新课导入
2022年5月4日,13名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青藏高原、珠峰、科考队员携带的护膝、风干羊肉、防冻贴、无人机航测、雷达、重力仪等……这些具体的事物是否等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
思考探究
一、物质的含义
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性)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可知性)
客观实在性
你没有登顶珠峰亲眼目睹峰顶的样子,没有用过科考队员的专业设备。那它会不会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或用过,就不存在了?
13名珠峰科考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目的是什么?
珠峰、物资、设备等事物属于客观物质范畴还是精神、意识范畴?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是可知的,即物质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但不是所有事物都会被马上认识,这需要过程。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万事万物的共性。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①“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②“客观存在”: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一、物质的含义
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病毒、细菌
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④生物磁场
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⑥辩证唯物主义
⑦日月星辰
⑧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

课堂练习
猫、狗
动物
花草
生物
日月星辰
看得见的物质形态
磁场、超声波
看不见的物质形态
张三

李四
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个别、个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物质
【抽象、一般、共性】
概括共同本质
人们可以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创造或消灭“物质”。
一、物质的含义
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互相依赖: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
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习题巩固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质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D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否认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区别
B.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混为一谈
C.否认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没有弄清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山川、生物、磁场、阳光……
----构成要素是物质的
---各种运行规律是物质的
---各种变化发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
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思考探究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他提出人是由低等动物逐渐演变,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达尔文
思考:我们人类社会是怎么产生的?
知识梳理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劳动
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
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
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
形成了社会关系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产生看)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知识梳理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从构成看)
人类生存所需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客观的
物质的
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是客观的,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看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总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习题巩固
2.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反物质是人类意识的产物
C.物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A
习题巩固
3.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这说明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③世界统一于物质
④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无生命物质的简单反应特性)
水滴石穿
无机物
第一阶段:
水滴石穿
低等生物
植物向阳
(刺激感应)
第二阶段:
向阳而生
动物
动物的反射
(感觉和心理)
第三阶段:
狗吠非主
人类的精神
(人类意识)

第四阶段:
三思而行
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看)
知识梳理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
动物不具有意识。
动物心理不等于意识。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
知识梳理
一、意识的起源
思考:从意识的发展过程看,为什么只有人的感觉和心理才是意识?
2、人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促进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劳动和
社会交往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需要制造和使用工具
需要交流
接触的事物增多
促进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狼孩有没有意识?
思考探究
二、意识的生理基础
马戏团常常有小狗算术表演
但换一种形式或场景,小狗又不会了
思考:小狗会算术是怎么回事呢?动物脑能不能产生意识?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看)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
≠大脑
≠动物脑
≠电脑
人脑
注意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
动物脑也能产生感觉等人类的意识。( )
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有意识 ( )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所以有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
判断:
意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反应,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客观存在
(原材料)
人脑
(机器)
意识
(产品)
通过实践
进入
加工
形成
人的感官
信息
传入
实践

信息
传输
加工
形成
三、意识的本质(内容)
知识梳理
三、意识的本质(内容)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意:
1.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是像照镜子一样对客观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
3.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映。
4. 就意识的性质看,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 宗教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6.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人脑,而是来自客观存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纠正: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纠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
易错矫正
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3、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 )
4、意识从本质上看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5、从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6、除人脑外,其它动物都不能产生意识,因为只有人脑才是意识的来源。
7、动物、电脑、智能机器人都有意识。( )
8、上帝、鬼神观念等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臆造的。( )
×
×
×
×
×
×
×
×
易错易混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物质的含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世界的物质性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 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对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
本课小结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3. 研究证明,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决策力。而长期身处节奏过快、喧嚣的环境,少年易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疾患,成年人逻辑推理能力会弱化,主管短期愉悦的细胞会更活跃。这一现象表明( )
A.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B. 运动不利于脑细胞的成长
C. 静止是人脑运动的基本方式
D. 情绪变化决定人脑细胞的发育
A
练习题
3.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A选项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选项错误;不同的人对“秋”有不一样的解读,体现了C。
C
1、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类星体“马卡良231”内,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发现了氧气,这次银河系外氧气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宇宙物质组成的认识。这一科学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②物质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③物质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牛刀小试
2、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
③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④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律更难掌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牛刀小试
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在此迎来送往,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送别诗篇,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等。这表明
①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
②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
③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
④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习题巩固
4.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3.人类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与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新材料的研制却是颇为不易的。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数据共享,对先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预测、筛选,从而加快新材料的合成与生产。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机器学习计算方法在辅助新材料设计时代尤为“得力”,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描述符”生成、模型构建和验证、材料预测、实验验证等步骤。人工智能辅助研发过程表明
①科学研究能够任意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②人类对于物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实现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
④具体的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并不改变世界的物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精练
6.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网就“你最关心的两会热词”这一问题开展了调查,吸引562万人次参与。“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等成为高频热词(见图),折射出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这说明十大热词
①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②与现实相互依赖,二者统一于实践
③反映时代大势,直接推动时代发展
④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组建了以轧制为核心的攻关团队,进行超薄“手撕钢”的专项攻关。随后,0.015毫米“手撕钢”成功面世。宽幅超薄“手撕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高端电子、汽车、计算机等支柱行业和关键领域。该公司研发出的新材料“手撕钢”
①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可知性
③是从万事万物的共有属性中概括出来的
④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精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