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1常见的酸和碱》一、教材分析学生学习了氧气、水、碳及其化合物、常见金属等简单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上的探究和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提升,更是后续学习常见的碱和盐、化肥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根基。本课题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近两年中,虽然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但更加侧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会结合生活中的常识来出题。如与推断联系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实验探究联系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综合计算联系考察学生分析数据和计算的能力等等。所以,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习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二、设计思路这节内容繁多,知识点之间连接紧密,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中考的热点。但在新课讲授时,学生并没有对酸的化学性质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会用不同的方法鉴别酸和碱.【科学思维】采用独立思考、组织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并会根据所学知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学会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价值观】一步认识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四、教学重点能运用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难点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发展自己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创新精神。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魔术吗?好!今天老师请人给大家表演一下,下面,有请我们的小魔术师闪亮登场! 课前预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能有的放矢 触景生情,暗示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展示的欲望激发他们去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内探究 【加深知识、解释实质】这是我们所用的试剂,那你们现在知道这个小魔术是利用了什么原理了吧?生思考,得出结论一生板书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目标】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复习目标认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检查学生课前复习情况】以自主性学习指导课程为主,让学生填出答案师强调其中重点知识多生回答生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答案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点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取舍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体会成功的喜悦 回忆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为新课中求物质的量扫清障碍,做好知识铺垫。分组讨论 【逐一击破】 【小组活动一】提出要求:让小组长分任务,根据组员的水平每人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遵循“能者多劳”的原则,小组长统计在一张纸上提出要求:小组互换作业,互相批改,看哪个组写的最好用展台向学生展示抽查的结果认真书写,讨论交流互换,认真批改认真观看,倾听分层作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小组活动二】提出要求:针对第一个知识点“酸碱指示剂”进行定时练习 学生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成员补充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思维延伸 教师总结询问对于这个知识点是否还有疑问按时完成相关习题,并组内讨论交流,统一组内答案,分组展示生答:无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做题来巩固相关基础知识 查找相互的问题小组讨论查找问题并纠正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让学生了解书写方程式的依据来自于客观事实。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七、教学反思初三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中考的热点,所以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为了打破师生对复习课枯燥无味的印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获取新知识,并能深刻理解化学是来源于生活,更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经过深思,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酸碱指示剂;二、酸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三、酸的化学性质,同时在每一个环节中插入一组经典习题来巩固。一、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欠佳,远不如平时上课活跃,不知道是不是对着摄像机,并且有很多评委老师在场的缘故;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时间有点少,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教学方法多样化方面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应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为主旨,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完善学生和自己,使“教者爱教,学者爱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