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物描写一组》一、教材分析《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学习。能体会、学习、理解作者遍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表达方法,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根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的统一下得以逐步形成阅读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用“讲课文的方式来教语文”,聚焦的仅仅是“文章写了什么”,而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即文本的表达方式,即文本自身所蕴含的作者的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等,是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本质特征。二、设计思路通过《人物描写一组》一课教学, 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解活的人物。学习领会了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拓展迁移,在练笔中学习运用,还教会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最终达成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的教学目标。选自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个片段。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个人的特点”。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细致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贾老师紧扣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首先进行识字教学,由于本篇文章是一篇古白话小说,所以在字音和字义的处理上有很多棘手的地方,贾老师机智灵活的采用了微课教学,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同时让学生高效的学习了理解字义的方法,为未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教学目标1.认识“监”“揩”等生字,读准“那里”“总不得”词语。2.结合片段中描写人物描写的语句,说出严监生这个人物的特点。3.了解通过人物描写的动作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五、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一、导入课题并介绍出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古白话小说,齐读课题《两茎灯草》。片段选自《儒林外史》,并简单介绍《儒林外史》这本书的内容和手法。为下文深入人物内心分析作铺垫。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内探究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PPT出示:请同学们端起课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微课讲解基础知识 1.易读错的词:监生揩泪那里总不得 2.不易理解的词:登时已后记念监生每个词语都给总结出理解的方法,即:结合上下文,换成现代说法,抄字组词,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等方法。PPT出示通过这些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扫清阅读古白话文或者文言文的文字理解障碍。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见形: 1) 全文是围绕哪个人物来写的呢? 2) 这篇文章之所以取名《两茎灯草》,只是因为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3) 文中是怎么描绘他举起这两个指头的呢?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且用横线画出来。PPT出示 4) 临终之时,他却依旧怎样的伸出两个指头?哪里可以看出来? 四、研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见心 1) 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总不得断气就是总不能断气,那他强撑着这口气艰难的伸着两个指头说明他?像我们这样的正常人,如果在临终之时还有心事未了,一般都有哪些事? 2) 所以当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的时候,大侄子先猜了,他怎么猜的?追问:当大侄子猜两个亲人时,严监生的反应是?当二侄子猜是两笔银子的时候呢?当奶妈猜是两位舅爷呢?读完不难发现,这三句话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动作,是?PPT出示 3)PPT出示教师修改原文,对比分析:他摇了摇头。他又摇了摇头。他还是摇了摇头。对比原文,哪一个更好呢?原文好在哪里?请你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碰撞智慧的火花。生:交流讨论板书:动作细节板书:神态 4)如果你是严监生,面对这个回答,你心里想说什么? 同时,要想快速完成,小组合作的分工及和做更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延伸 总结:是啊,一个临终之际的人,没人明白他的心意,真是绝望啊。原来,作家运用了这么几个动作和神态的细节刻画,就把严监生在内在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厉害,希望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能学着去运用。老师写的确实远比不上原文,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几句话,深刻体会其中情感的变化。待会我们分角色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七、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古白话小说,所以我先利用多媒体即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重点字音和字义,教给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整堂课我一直抓住了严监生的经典动作——伸着两个指头,从见文,识字读文,理解文意;见人,抓住严监生临终前亲人的猜测,以及面对他们的猜测的表现,经典的动作和神态等细节描写,严监生的当时的形象活灵活现的表现在我们眼前;到见心,文中没有描写严监生的内心活动,但是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活动,所以在这个环节中,除了正常的分析手法,我设计了让学生补白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会严监生的内心挣扎,间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见性,通过多媒体资料补充,以及人物手法的分析,进行迁移引导,层层递进,一环紧扣一环,最后我的设计是结合本文学习到的人物描写的神态和动作等细节描写,进行课堂练笔展示,课上得精彩纷呈,学生们收获很多。但是整堂课下来,我感觉还是有很多不足,例如在分析完人物描写手法时,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结果学生去读了全文,说明我在进行要求的时候并没有说清楚要求。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细致磨课,做好学生的预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