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刷子李》一、教材分析课标中提到“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从“刷子李”的得名,粗知文章大意。通过查预,第一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发现文章围绕“技艺高超”展开描写。“自读自悟”是略读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明确了阅读要求后,立即与文本对话,默读、勾画、交流、朗读、讨论、汇报。这一板块的学习基于学生的已有水平展开,完全独立自主地读书、勾画,完全自主地交流、讨论、探究,完全自由地朗读......这样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体现了“教略学丰”的教学理念。在自学的过程中感知了人物形象,初步领悟了写作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二、设计思路略读课中,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初步领悟了写作方法,但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可能学生自读自悟未必能体会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感悟,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学习的发展,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体会表达效果,再次牢牢抓住预设目标中的教学重难点组织学习活动。因教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完全放手,学生的学习认知遵循自然发展,注意力基本集中在对局部的关注上,此时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走向深度思考,关注到整体,尤其是关注到作家采用的一波三折的叙述方法,从而契合了小学高段“立足篇章,关注表达方法”的语文教学。此处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顺利得以突破。三、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刷浆、屁股、师傅、包袱、透亮、清爽、衔接、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2.通过朗读、默读,感受刷子李粉刷技艺高超。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3.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有关句子,明了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4.激起阅读《俗世奇人》一书的兴趣,由一篇带出一本。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五、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有一本世界名著叫《红与黑》,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一个“黑与白”的故事(出示图片)。介绍作者出示冯骥才的资料,找生读。师:同学们,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散文呢(生:《珍珠鸟》)冯骥才在他的《俗世奇人》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奇人,“刷子李”就是其中的一个,“刷子李”是一个人的(外号、绰号.......)(出示图片)像这样会粉刷的人里有很多姓李的人,都能称为刷子李吗?(他身上肯定有绝活有过人之处) 带着喜悦兴奋的语气范读题目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内探究 1、检查预习,学习字词师:充分预习了课文的举手(生都高高举起了手)预习是一种好习惯,好习惯就要延续下去。 (出示词语): 师傅包袱(轻声) 蘸浆 读准浆是一声,露馅儿既要读好露的读音,又要读好儿化音(找生读齐读)浏览课文,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出示图片)过渡:师傅刷子李的绝活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划一划,做个标记,还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或词语记录下你的感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重点句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理解“匀匀实实”匀是说?(均匀)那实呢?(没有一丝地方没刷到)“划”与“刷”的比较(划字感受到他动作的轻盈与娴熟) (因为划的轻盈才有匀匀实实一道白,因为划的娴熟,才立时有了一道白。)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理解“悠然”,做动作(连粉刷都能如此悠闲,这真是一门艺术。) 读读这两个词: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这个样子真得就称得上悠然了吗?那悠然里应该还有什么?(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 再读: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这才称得上悠然,悠然并不等同于悠闲,悠然里有着极致的节奏美,虽悠闲却不失动感。) ——齐读到“和着琴声”谁来读读后面三个小句,指名读——生评(啪字读得清脆)齐读。(看来只要有高超的技艺,平的凡工作里同样能享受到音乐美,艺术美。) 练习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同时,要想快速完成,小组合作的分工及和做更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延伸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理解“天衣无缝”(“天衣无缝”源于神话传说,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师:一点瑕疵都没有,刷子李刷出来的墙也像“天衣”一样,这功夫好不好? 倾听、思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七、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1.本文通俗易懂。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有哪些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等问题交流讨论。2.为帮助学生真切地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我采用了(1)抓住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重点句段的情景。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象情景:刷墙时的动作好似跳舞,刷墙时发出的声音好似乐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无缝的屏障等。(2)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集中讨论,如“他刷浆时,干完活黑衣服上为什么没有一个白点”,通过集中讨论,学生们取长补短,从而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3.拓展:读读与本文相似的文章,如《泥人张》、《快手刘》等。学后感悟:要想技艺高超,刻苦、勤奋、好学、钻研-------,今日的付出,将来的收获。学习更应如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