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等)能力目标: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特征及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1.利用自主自习约30分钟认真预习,扎实掌握知识梳理和重难点突破知识。2.独立完成“合作探究”和预习检测,自我检查预习效果。总结知识和能力缺漏3.下节课将对学案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反馈。【预习案】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 。从北极上空俯视: 从南极上空俯视 。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360°59′ 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 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 线速度由 向 逐渐减小, 最大,极点为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①昼夜半球的判读②昼夜界线:AB线所在大圆为 (圈),AOB为 线。(2)昼夜交替①成因:地球的 。②周期:1个 。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2)地方时:概念:因 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小时。(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 。②区时:每个时区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日期界线: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赤道上 。【探究案】探究点一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2)纬度相同的两点(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 负相关海拔正相关探究点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2.区时的计算3.日期变更的判断【训练案】(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5.(2013·广东文综)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0 B. C. D.(2012·天津文综)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6题。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下图中的(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7~题。7.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A.调快1小时 B.调慢1小时 C.调快24小时 D.调慢24小时8.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长 B.短 C.一样 D.长短无法判断9.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这时广州时间应为( ):A.5时 B.8时 C.16时 D.21时10.从广州往返美国(航线不变),旅客发现去程时间短,返程时间较长,这是因为: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缘故 B.受东北信风影响的缘故C.受西风影响缘故 D.受时差影响的缘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