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牧场之国》一、教材分析学生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喜欢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已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已能感受美、欣赏美,能用自己的语言较准确地刻画事物、表达自己心目中的想法和感受。已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有一定基础,同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自读自悟、情景朗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向生本课堂要质量。二、设计思路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奶牛仍是“严肃沉默”,挤奶人更是“默默无语”,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学生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异域风情。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五、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一、走进骏马之国 【出示课件】(荷兰骏马图及第三自然段)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荷兰骏马图,说说自己看到的及其感受。 (2)自由朗读,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骏马 (自由)这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成群”“膘肥体壮”“飞驰”“ 归它们所有”等。) (3)说说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一句的理解。 (4)小结:原来荷兰的牧场是这样的,成群的骏马——(飞驰到远方),就是这个自由王国的骏马生活得——(无拘无束),作者又一次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牧场之国奔涌飞腾的粗犷之美。(板书: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内探究 二、走进动物之国。 【出示课件】(小动物活动图及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几幅小动物活动图片,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说说自己的观察及感受。 (2)自由朗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①羊── 有天堂般的绿色草地,羊当然什么也不愁,完全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态。有一个字来形容羊,板书:羊闲 ②猪── “赞许”是 什么意思 (赞扬、赞美。) 如果猪会说话,它会对谁怎样加以赞许呢 (牧场的美丽景色。) 如果也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猪的这种神态,你会选择什么呢 (猪乐)③鸡──连平日里很胆小的鸡,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是显得非常安闲。 (3)小结:原来,荷兰的牧场是这样的,连这些小动物都把自己封为牧场的主人,作者不禁再次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4)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5)谈话过渡:那么,当夜晚来临,牲畜要归圈了,牧场之国又呈现出一种怎么样的情景呢? 三、了解夜晚的牧场【出示课件】(牧场之国夜景及第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牧场之国的夜景图片,说说自己的观察及感受。 (2)自由朗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静)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①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牛静)②金 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船静)③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人静)④运河 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车船静)⑤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随着牲畜的归圈,整个原野,整个牧场之国更安静了。) (3)在这一段中除了感受到了牧场的宁静,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荷兰人畜和谐共处的美好。) (4)小结 (5)指导朗读:写夜晚的荷兰,语调应放轻,语速稍慢,读出“安谧静美”之感。让我们带憧憬与向往,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出牧场上的宁静和谐之美吧!(学生自由朗读) 同时,要想快速完成,小组合作的分工及和做更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延伸 《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描绘的风景美,语言也以生动形象为胜,非常适合学生朗读,也适宜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描绘的风景美,语言也以生动形象为胜,非常适合学生朗读,也适宜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从学生的朗读感觉来看,似乎有些句子、段落在朗读时表现还差强人意,文本内在意味没有很好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牵得太死,互动开放不够,没有体现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启发得不够灵活,所以学生没放开,没能达到活而和谐的境界。虽然我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了,可是时间还不够。还感觉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不够,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对课文读得不透。 根据《牧场之国》的学习目标,考虑到全体学生情况,我设计了本节课随堂测评题,首先设计的《牛刀小试》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95%的学生都能掌握。《快乐挑战》略有难度,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以及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从学生的测评情况来看,80%的学生都能掌握。从答卷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令人满意。不足之处,将所学的修辞方法活学活用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不少学生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