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同步 背书提纲 政治必修二 第四课(第一框)(含高频主观题考点、章目框架、书本重点难点、课外相关补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同步 背书提纲 政治必修二 第四课(第一框)(含高频主观题考点、章目框架、书本重点难点、课外相关补充)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1、 知识框架
◎生产——做大“蛋糕”;分配——分“蛋糕”
2、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府——政府收入;企业——企业收入;个人——个人收入
▲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根本上,生产力决定分配方式。21教育网
1. 按劳分配
(1) 含义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②按劳分配=公有制+劳动收入
③按劳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承包耕地所得收入
④包括:
◎按劳分配一定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不全是按劳分配。(√)
(2) 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劳动;在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公有制企业/国企、事业单位)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个人消费品,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分配结果)。
(3) 为什么
①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人们劳动能力有差别),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重要性:实行按劳分配,劳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不是“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21cnjy.com
2. 多种分配方式
(1) 含义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劳动(私营、外资经济范围内的工奖金收入/劳动收入)、资本(储蓄、股票、债券所获收益)、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提供市场信息收入)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影响
a. 积极: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2·1·c·n·j·y
b. 消极:扩大收入差距。
3. 四种收入
(1)劳动性收入(主要):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2)财产性收入(主要):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4)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社保收入等。
◎转移支付(无偿支付),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或企业无偿支付财物给其他经济主体以增加其收入。政府向个人的转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
4. 劳动
(1) 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 要求:
a. 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b. 要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c. 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3、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 ▲为什么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1·cn·jy·com
2. ▲怎么办
总: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
①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③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1·世纪*教育网
(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