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名著精读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世说新语》-名著精读 素材

资源简介

《世说新语》
一、作家作品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八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背景知识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患,于是借故远离是非之地。尽管文帝下诏劝解宽慰,但架不住刘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三、内容提要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此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世说新语》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故事,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各自独立,又统一于一体,共同展开了魏晋士人的生活画卷。首四门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源出于《论语·先进》中的“孔门四科”,其中记载了大量忠孝仁爱的人物事件。四门而后“雅量”“识鉴”“赏誉”“品藻”“容止”“伤逝”“任诞”等篇,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物品鉴的特征,即以士人的才智思理、情感气度、言谈举止等为对象进行纯粹的审美。三十六门的排列,大致是褒扬在前,贬抑在后。在“任诞”之前,多记述具有正面价值的内容,条目较多,自“简傲”以后,大部分为贬抑性的内容,条目相对较少。此三十六门几乎包含了当时士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人物品藻和玄风影响下士人的审美趣味。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有着深远影响。
四、思想内涵
《世说新语》故事大多篇幅短小,但是故事内容完备,情节极具戏剧性,曲折生动。语言简洁明快、含蓄隽永。作者通过一则则小故事,具体描写了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世态人情,展现了魏晋人士的生活画卷,鲜明地表现出了魏晋士人独具特色的思想旨趣。
1.“真率”是魏晋士人最看重的品质。晋人虽然不拘于礼法,但他们内心里并没有丧失道德上的真性情、真精神。如当时为文俗之士所嫉恨的阮籍,他在母亲的丧礼上喝酒吃肉,却在母亲下葬之时“吐血数升,颓顿良久”。他傲然于礼法,向往精神的绝对自由与超脱,将生命最本真的一面呈现给士人,同时也揭露了当时名教虚伪的面纱。这种任性自然之行为内蕴含着真纯之性情,是晋人所推崇的。
2.魏晋士人特别强调和肯定自我价值。魏晋士人在人格上摆脱了汉代儒家思想的礼法束缚,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与肯定。《品藻》篇记载桓温与 殷浩相谈,殷浩政治才能和权势虽不及桓温,却坚持“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他不愿屈己从人,这是对个性关怀的结果。东汉末品藻风气开始盛行,对于人物全幅生命的鉴赏的基础是对个性人格的肯定。士人亲己爱己,鉴赏个性之美,向往个性自由,这是士人在当时环境中所坚持的理想的人格境界。
3.晋魏士人重情,具有浓郁的伤逝之感。晋人的伤逝之感源于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留恋与彻悟。在探究自然万物的同时,也更多地从当下人生出发,对生活、生命、艺术产生诸多反思,对时间的流逝、对生命的慨叹,对死亡的哀恸、对死者的留恋,对生命的珍惜、对美的留念正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最深沉的体验。
五、艺术特色
1.善用对照突出人物性格。《世说新语》受到魏晋流行的老庄哲学的影响,语言简练,篇幅短小,但善于借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如谢安、孙绰泛海的故事,用孙绰等人面对危难的“色井遽”“喧动不坐”,而谢安却是“闲貌意说,犹去不止”。通过对比展现谢安临危不惧的气度。《德行》中写管宁与华歆原是同窗共读的好友。有一天在锄地时,管宁看到一锭金子,他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继续做事,而华歆则将金子拾起来扔掉。后来两人又一起读书,窗外传来达官贵人出行的声音,管宁毫不受影响,华歆却奔出去东张西望。最后管宁割席断友并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真正的朋友”。通过人物行为的对照反映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
2.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语言行动,在对比中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如《雅量》中写魏明帝砍掉老虎的爪牙,放在宣武场上,让百姓去参观。此时王戎才七岁,也前去观看,忽然老虎攀着栏杆大吼,声音惊天动地,看的人群无不吓得魂飞魄散,只有王戎毫无惧色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通过王戎与众人面对老虎的不同反应,突出了王戎的勇敢和临危不惧的精神。
3.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对于出场人物,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如《忿狷》篇讲王蓝田吃鸡蛋,先用牙签去刺,鸡蛋滑溜溜的,刺不进去。王蓝田大怒,拿起鸡蛋往地上摔,没想到鸡蛋在地上转了几圈,仍然不碎。王蓝田又用脚去踩它,又没踩着。他非常生气,一手把它从地上抓起来,放进嘴里,咬个稀巴烂,形象地描绘出了王蓝田个性急躁的特点。
4.情节具有戏剧性,曲折风趣。《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篇幅都很短小,但读起来却有如现代的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节。如温峤娶表妹为妻的故事,人物对话诙谐,内容极具戏剧性。刘伶假借病痛,骗妻子为他准备好酒肉的故事,情节也是饶有兴趣。
5.善于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写。如何真实地将历史事件呈现,又能让读者读起来不枯燥呢?《世说新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这句话是晋孝武帝深夜入园看见彗星后,举杯向星空祝酒所说的话,将他故作旷达的心态表露无遗。
6.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余味无穷。《世说新语》往往用只言片语就可以鲜明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鲁迅曾经评论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