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猫》一、作家作品夏目漱石(1867— 1916),日本近代作家。原名夏目金之助,其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漱石著作较丰富,但他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树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他写小说擅长运用对句、叠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二、背景知识日本在明治初期,对外开放,努力吸收西方文明,民众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西方,而这种学习更多的带有盲目性,由于不加选择,只要是好的,就照搬照抄,完全失去判断性和选择性。日俄战争以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越发严重,阶级分化日趋严重,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钱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道德标准下降,拜金主义日益严重。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创作了长篇小说《我是猫》,以猫的视角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备受好评,后编成上、中、下三册出版。三、内容提要《我是猫》是一部具有独特形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小说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以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批判,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猫生活在一个教师家中,见识了形形色色各种文人:没心没肺无厘头,唯恐天下不乱的迷亭;古板又一丝不苟,有点不知变通的寒月;理想主义,空有理论不实践的独仙……当然还有猫咪的主人,迂腐没耐心,做事三分钟热度,自命清高的苦沙弥。在猫的眼里,这些人聚在一起成天讨论些没意义的事情,不满现实,也就只会抱怨,像苦沙弥,被私塾的学生恶作剧整得苦不堪言,被邻居嘲笑,却又无可奈何。同时,猫也见识到了与苦沙弥不同阶级的另外一些人:一心想把女儿嫁出去,势利眼的“大鼻子”,资本家金田的老婆;跟老婆一个鼻孔出气,知道苦沙弥挖苦阻挠女儿的婚事后还派人陷害的资本家金田;还有一群穷苦出生,为金钱所动,帮助金田家嘲笑陷害苦沙弥的邻居……小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小说中的“我”——“猫”是虚构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动物的习性,而且具有人的思想意识。在这部小说里,“猫”是叙述者、评判者,又是一个完整的形象,起着多方面的作用。猫叙述人的世界是小说花费篇目最多的地方,《我是猫》的写作目的不是真的要写猫的生活,而是要借猫这个载体来刻画人,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纵观全书,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中学英语教师苦沙弥,研究美学的迷亭,理学士寒月,爱好诗歌戏剧的东风,痴迷哲学和禅道的独仙君,以及实业家金田一家,说客铃木等。而人物活动的地点主要是苦沙弥——猫主人的家里,这就给由猫来展开叙事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当然猫还通过自己的外出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转移,这样小说就不会像古典主义戏剧遵循“三一律”那样把场景只局限在同一处了,如猫潜入金田家,从而引申出金田一家的人物形象和生活风貌,等等。猫自己的世界也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猫吃年糕、捉老鼠的滑稽场面,猫平时的运动项目,如“捕蝉”“溜松”“绕竹墙”等。另外,小说中还写到另外几只猫,主要是女师傅家的“三毛姑娘”、车夫家的“老黑”。猫的世界同样丰富多彩,苦沙弥家这只公猫对“三猫姑娘”的眷恋之情丝毫不输给人类男女的仰慕之情。再如车夫家壮实的公猫老黑瞧不起苦沙弥和苦沙弥家的这只猫,这无疑讽刺了人类社会的世态炎凉。作品还有力地批判了明治政府的暴力工具——警察制度。作者笔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警察和侦察极为鄙视。近代日本是一个军国主义气味很浓的国家,它广布密探和警察,钳制人民的行动,禁锢人民的思想。政府的反动统治是极其黑暗的。小说把矛头指向维护地主、资本家剥削制度的专政工具——警察制度,深刻地批判了它残杀人民的反动性,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倾向。作品还用众多的篇幅描写了以主人公苦沙弥为首的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正直、善良,鄙视世俗,不与败坏的社会时尚同流合污。他们最大的弱点是胸无大志、无所事事;虽然自命清高,但是过着无聊、庸俗的生活。他们为了寻求精神刺激、填补生活的空虚,卖弄知识,故作风雅,嘲笑世俗。他们这种矛盾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正是当时一种既不满上层统治者又不与人民为伍的处在社会中间状态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写照。作者来自这个阶层,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性和心理特征,因而在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有力地鞭挞和嘲笑了他们的弱点。在这种辛辣的讽刺背后,也隐藏着作者的苦闷和悲哀,作者说过:“比嘲笑他们我更嘲笑我自己,像我这样嬉笑怒骂是带有一种苦艾的余韵的。”作品除了上面所揭露和描写的之外,对当时的官吏、教育制度也有所抨击,尤其对当时追逐金钱、损人利己的时尚更是予以深刻的揭露;另外也写到了这样污浊的社会所造成的一般劳动人民朝不保夕、卖儿鬻女的生活惨景。可以说,《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文学中一部视野广阔、描写深刻,贯穿着批判精神的讽刺小说。四、思想内涵《我是猫》以“猫眼看世界”,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以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丑态,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批判,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这部作品反映面广,内容丰富复杂,语言幽默戏谑,放射出理性的光芒,可以说是日本近代文学中讽刺文学的典范之作。五、人物分析苦沙弥 人物身份 中学英语教师性格特点 邋遢,嗜睡:经常在书房中将书翻开打瞌睡,甚至将口水流在书本上,狂买书又不怎么看,翻上几页就开始呼呼大睡。落后,顽固,保守:用不靠谱的方式治自己的胃病。爱发牢骚:遇事总爱大动肝火,愤愤不平,喜欢通过日记来讽刺社会,发泄内心愤懑,但常常仅是一些小事。自命清高:时常卖弄些英文俳句,却又没有过多的真才实学,兴趣虽然广泛,可惜只是三分钟的热度,一事无成。他是个尊重知识分子,不把金钱、权势放在眼里的人。憎恶富有者和权势者,穷困:他其实很渴望金钱,但又看不起实业家赚钱的阴险手段,所以只能一直清贫。寒月 人物身份 理学士性格特点 书呆子:他为了做博士去研究“吊颈学”“紫外线对青蛙眼珠的影响”等荒唐的学科。为了研究青蛙眼球去磨玻璃球,吹毛求疵地去追求完美球体,最后只是浪费了大好青春。不慕权贵,有气节:金田家一心希望他考取博士迎娶自己的女儿,却不知寒月是个很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他悄悄地在考博士之前,与心仪的女孩子结了婚。人物梳理小说中的“我”——“猫”:虚构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动物的习性,而且具有人的思想意识,以“我”(猫)为叙述方式,以“我”的见闻和评论构成内容。知识分子代表(苦沙弥):为人正直、蔑视权贵、甘居清贫。他对现实不满,厌恶资本家,尤其敢于蔑视资本家的走狗。但为人心胸狭窄,消极混世,精神十分空虚。资本家代表: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铃木藤十郎: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丑恶本质。他的人生观是“要做资本家就得做个大的。”铃木与金田不同的个性是“圆转油滑”。他虽然是学子出身,但唯财是命,崇拜金钱,甘当金田老爷的走狗,毫无学友之情,两次来到苦沙弥家,作金田的暗探。六、艺术特色1.视角独特奇崛,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揭示主题意义起了重要的作用。小说通过猫的视角来刻画人,反映人的社会生活,切入的角度可谓新颖独特。小说中,中学英语教师苦沙弥生活琐碎平庸,以他为主线,串成了其他几个人物的生活,如痴迷于美学研究的迷亭、喜欢诗歌的东风等等,他们活动的主要地方就是苦沙弥之家,这就为猫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叙述角度。如猫说:“假如人类的恣意妄为不过如此,也就忍了吧!然而,关于人类的缺德事,咱家还听到不少不知比这更凄惨多少倍的传闻哪。”正是像这样的叙述语言真实再现了苦沙弥一家和众人的性格以及整个人类自私自利、残酷无情等阴暗的层面。2.出众的幽默与讽刺。《我是猫》是以讽刺小说著称的。作者继承了日本俳谐文学和西欧讽刺文学的传统,善于运用风趣幽默、辛辣讽刺的手法进行揭露和批判。他的描写既夸张、又细腻,语言诙谐有趣,大大地增强了“笑的艺术”感染力。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多变的讽刺手法,如迷亭来到餐馆吃饭,面对菜名,他故意将“牛肉马铃薯”变换顺序,称之为“马铃薯牛肉”;生造词语也是一种常见的讽刺手法,如来一个“口雀舌”;描写细腻,在幽默中凸显人性。如:“写到这儿又陡然停笔,一动不动,他擎着笔歪着脖,似乎想不出什么佳句,便舔了舔笔尖,弄得嘴唇乌黑。只见他在句末画了个小小的圆圈,圈里点了两点,算是安上了眼睛;正中画了个双孔大张的鼻子,又笔直地拉横,画了个一字形的嘴。”这样活灵活现地描写出了苦沙弥之流的故作风雅而又文墨皆无的粗鄙丑陋,在令人笑过后则是深深的触动,从思想当中钩沉现实社会的弊端与人性的弱点。3.大量运用反语。《我是猫》采用了多种反语形式,有时故意颠倒口语表达中的敬辞、谦语和礼貌用语,如:“莫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如此说来被幽禁在疯人院里的才是正常人,而留在疯人院外的倒是疯子了。”“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淫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是把人搞糊涂了。”通过对比,是非颠倒、社会混乱之景象可见一斑。作家借此尖锐地讽刺了这个颠倒黑白、等级森严、残酷黑暗的社会。4.没有一个贯穿全文的完整情节,具有散文化倾向。猫的议论看似东拉西扯,实则形散神聚。猫既起叙述的作用,又起着评论、串联故事的作用。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