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病句修改专项练习+讲义(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病句修改专项练习+讲义(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病句修改专项练习
一、修改符号
三年级上册我们主要学习了三种修改符号,分别是:
表 示 改 正 表示增补 表 示删除
三年级下册我们又学习了两种修改符号,分别是:
表 示 对 调 表 示 移 动
二、病句的常见类型
所谓的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甚至是错误的句子。
病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有错别字
YOYO详解:句子中含有错别字,用改正符号进行修改。例如:

1.李老师以经走了。 师

2.哥哥正在房间里写做业。 YO

棵棵 YO
3.果园里种满了一颗颗果树。
(二)成分残缺
YOYO详解: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含有主语(谁)、谓语(做)、宾语(什么),以及其他修
饰成分。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
同学们
1.放学了,都向校门口走去。 (缺少主语,谁都向校门口走去)
发芽了
2.春天到了,路两旁的花草树木。 (缺少谓语,花草树木怎么了)
的品德
3.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缺少宾语,培养什么)
(三)用词不当
YOYO详解: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语义轻重、词语褒贬
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
热情
1.李叔叔和爸爸热忱地握手。 (近义词用错)
失望
2.没有考第一名,我心里很绝望。(语义轻重不当,“绝望”要严重得多)
团结
3.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褒贬不当,“勾结”是贬义词)
只有
4.只要坚持学习,才能取得优良成绩。 (关联词不当,“只有……才”)
(四)搭配不当
YOYO详解: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师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
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例如老:
成绩YO
1.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了Y。O(态度”和“提高”搭配不当)
围上
2.妈妈穿上棉衣和围巾出门了。 (“穿”与“围巾”搭配不当)
能干
3.我们有一双聪明的手,什么造不出来呢 (“聪明”和“手”搭配不当)
4.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的人"与“行为”搭配不当)
(五)归类不当
YOYO详解:列举的事物中有不是同一类的。例如:
1.我的文具盒里有铅笔、橡皮、直尺、巧克力等文具。(“巧克力”不属于
文具。)
麦子
2.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高梁成熟了。 (“庄稼”包括了“高粱”,所以“庄稼”
和“高粱”不属于同一类事物,应该改为同为一类的“麦子”。)
(六)重复累赘
YOYO详解:在句子中,所用词语的意思重复了,就会显得啰嗦累赘。例如:
1.他经常回想过去的往事。 (“过去的”和“往”重复,需删去一个)
2. 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忍不住”和“不禁”重复,需删去一个)
3.阅读分享课上,我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首先”和“第一个”重复)
(七)词序颠倒
YOYO详解: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
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师例如:
1.沉甸甸的橘树上挂满了金钱橘。(“沉甸甸老的”应该修饰“金钱橘”)
2.语文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Y与O“我”的位置颠倒了)
3.班会上,大家讨论并提出了许多问O题。(应该是先“提出”问题,再“讨论"问
4.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Y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新出土的”和“两千
多年前的”调换)
(八)前后矛盾
YOYO详解: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

1.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五颜六色”与“红”矛盾)
2.队会上,队员们基本上全部发表了意见。 (“基本上”与“全部”矛盾)

3.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电影院。 (“整齐的”和“挤”前后矛盾)
之一
4.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
术,“造纸术”是“四大发明”的其中之一)
(九)指代不明
YOYO详解: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造成句子的意思
混乱。例如:
芳芳 丽丽
1.芳芳和丽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她”究竟是指“芳芳”,还是指“丽丽”
呢 )
老人
2.乐乐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
包”的是乐乐 还是老人 )
哪里
3.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哪里”指代的地方很多,“那里”只指代一
个地方,两个词语指代相矛盾) 师
(十)结构混乱 老
YOYO详解: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Y在O一句之中,或者一面对应两面,前后句子不能一一对应,这就容易造成结树混O乱守意思不清。例如:Y
1.通过这次军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把“通过这次军训,我的思想认
识得到了提高"与“这次军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应删去“使”。)
2.《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 (把“《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写的”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3.他把别人的作业本被撕坏了。 (把“他把别人的作业本撕坏了”和“别人
的作业本被他撕坏了"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删去“被”。)
4.内容的正确与否,是衡量一篇好文章的首要标准。 (一面对应两面,前半
句是“与否”,后半句是肯定的“是”,不能相对应。)
5.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上课能否认真听讲。 (一面对应两面,提高学习成绩的关
键是上课能否认真听讲,应该删去“能否”)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要牢牢掌握“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只
有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它的病症,照着原句的意思去改正。许
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这个病句也就好修改了。
例如:“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了句子之后,想一想:是谁在
会上纷纷发言 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加上主语“同学们”或“大家”,
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清楚了,句子也就改对师了。
二找,回到原句查找,找出句子的病O症老。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病症影响了这个句Y子意思的表达。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
子的病症,确定病因。一般我们Y可以O根据学过的几种常见病句类型,帮助查找病症。
例如:“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这个句子要说的是“小明改
正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原句的病症在于搭配不当, “改进”与“缺点”
不能搭配,“缺点”只能说“改上《文本能说“改进”,所以把“改进”
换成“改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三改,照着句子的意思, “对症下药”地修改。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
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把错误改正。一个病句的修改,常
常不只一种改法,要选择不但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
例如:“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脆。”应改为“这苹果又香又脆”。如果改
成“这苹果的味道很香,吃起来很脆”,固然也对,但改法不简便。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病症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
得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教学比较常见和重
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
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
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下面,YOYO老师就整理了五套修改病句的练习题,大家可以练一练。
三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 练习一
1. 乐乐在次当上了我们班的班长。
2. 读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3. 这段时间云云学习很努力,进步很快,班主任歌颂了他。

4. 我一走进公园,就看到五颜六色的O鲜老花,淡淡的清香。
OY
5. 妈妈去菜市场买了白菜、萝Y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6. 我们班所有全部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歌咏比赛。
7. 她吓得躲到草丛中,只闭上两只眼睛偷裔观察周围的环境。
8. 苗苗同学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9. 《稻草人》这篇童话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10. 看到农民的辛勤劳作,使我受到了启发。
11. 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12. 今天我看了《海底世界》的纪录片,真是太有趣好玩啦!
13. 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14. 参加这次活动的群众有青年、中年、老年、妇女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15.我们要做到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OY
O
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