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比 (  )。
A.更远 B.更近 C.不确定
2.(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和月球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可以发光 B.都适合人类居住 C.都是球体
3.(2024三下·龙岗期末)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总是出现在 (  )的一面。
A.迎光 B.背光 C.侧光
4.(2024三下·龙岗期末)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是 (  )。
①日出 ②正午 ③下午 ④日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5.(2024三下·龙岗期末)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萤火虫 B.镜子 C.月球
6.(2024三下·龙岗期末)下列对影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彩色物体的影子没有颜色
B.半透明物体的影子会淡些
C.光源明暗对影子没有影响
7.(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下面是两个苹果的影子,通过影子比较这两个苹果的大小,(  )。
A.1 号苹果大
B.2号苹果大
C.无法确定两个苹果的大小
8.(2024三下·龙岗期末)晚上,在灯光与墙壁之间做出各种手势,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静止,手远离电灯时,墙上的手影会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9.(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1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婷婷连续观察了3天月相,并画图记录(如下图),第4天的月相图可能是 (  )。
A. B. C.
11.(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个月的(  )。
A.初八 B.十五 C.三十
12.(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小行星
13.(2024三下·龙岗期末)奇奇观察月球时,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 (  )。
A.火山 B.月海 C.环形山
14.(2024三下·龙岗期末)观察帆船模型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我们会发现 (  )。
A.在球面上会先看到船帆
B.在平面上会先看到船身
C.两种情况都会先看到船帆
15.(2024三下·龙岗期末)远古的人们凭肉眼观察到天空有弧度,地是平的,就猜想地球的形状是 (  )。
A.近似球体 B.不规则 C.天圆地方
16.(2024三下·龙岗期末)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 (  )。
A.海洋 B.地底 C.空气
17.(2024三下·龙岗期末)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它给地球带来了生命,但有时它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以下属于它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是 (  )。
A.孕育生命 B.储能发电 C.引发海啸
18.(2024三下·龙岗期末)收集和选用资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  )。
A.到图书馆查阅科学书籍
B.到正规网站查阅
C.自己编造材料
19.(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星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  )。
A.太阳>月球>地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太阳>地球>月球
20.(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同的特点是 (  )。
A.都会有规律地运动 B.都会发光 C.都有生命
二、判断题。
21.(2024三下·龙岗期末)所有物体一定都有影子。(  )
22.(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相产生的原因是月球本身会变大变小。(  )
23.(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球是会发光的,我们晚上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发出来的。(  )
24.(2021三下·白水期末)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
25.(2024三下·龙岗期末)虽然地球上有很多陆地,但是地球上更多地方被水所覆盖。(  )
三、实验探究题。
26.(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晓晓在家门口立了一根竹竿,隔一小时就去测一次地面上竹竿影子的长度,将测得的数据画成了柱状图的形式。
(1)仔细观察柱状图,在8次测量中,第5次测得的竹竿影子长度最短,这个时候应该是(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2)预计晓晓第9次去测量竹竿的影子时,影子的方向应该朝(  )。
A.西 B.南 C.东
(3)我们发现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短
(4)竹竿相当于遮挡物,太阳和地面分别相当于 (  )。
A.光源和屏 B.屏和光源 C.光源和遮挡物
(5)在这个观察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有 (  )。
A.纸、尺子、笔
B.日晷、笔、手电筒、尺子
C.手电筒、笔、尺子、笔
27.(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手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游戏,它以手为笔,以影为墨,只需一点光,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影像。
(1)产生影子需要三个要素,上面的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
(2)如果要改变手影的形状,由兔子变成小狗,可以通过 (  )来实现。
A.改变手电筒离手的距离
B.改变手离墙壁的距离
C.改变手的形状
(3)如果想让手影变大些,应该 (  )。
A.让手离手电筒近些 B.让手离墙壁近些 C.让手电筒离手远些
(4)如果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 (  ).
A.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B.方向相同,长短相同,形状相同
C.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
(5)月食也跟影子有关,是 (  )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形成的。
A.太阳 B.地球 C.木星
28.(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为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三 (1)班的同学们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模拟实验。他们先将沙盘里的沙弄平整,然后将各球从空中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  )。
A.月球表面 B.月海 C.环形山
(2)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
A.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B.环形山可能是由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形成的
C.环形山可能是外星人挖掘后留下的痕迹
(3)关于“为什么事先要将盆中的细沙抹平整”,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防止细沙在实验中溅到盆子外面
B.能够制作出效果更好的“环形山”
C.用来模拟月球表面最初的平坦地形
(4)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用一个球撞击沙盘
B.用大小相同的球撞击沙盘
C.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5)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   、质量    的小球,从   高度落下。(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故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比更远。
2.【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球体。月球不会发光,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近。
3.【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物体影子形状不但与物体形状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
4.【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从早上到中午到下午,太阳高度从低到高再到低,物体的影子从长到短再到长,影子最长在日出和日落,最短在中午。
5.【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萤火虫能够自身发光,是光源。镜子和月球都不是光源。
6.【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A.彩色物体的影子也有颜色而非没有颜色。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B.由于物体半透明,会透一部分光,所以影子会淡些。题干中的说法正确;
C.光源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之差为影深,所以在周围环境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光源越亮则影越深。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7.【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屏。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屏幕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两个苹果的影子大小不同,但缺乏相关光源和屏幕的信息,无法确定两个苹果的大小。
8.【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电灯保持静止,手远离电灯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手的大小不变,电灯与手的距离变大,同时手到墙壁的距离变小,所以手影变小。
9.【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的时间周期为一个月。
10.【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婷婷连续观察了3天月相,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可知画的是上半月的月相,所以第4天的月相图可能是A。
11.【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最圆的时候出现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 十五的月亮之所以圆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
12.【答案】B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3.【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不一。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凹坑,它们叫做环形山,所以C符合题意。
14.【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桅杆。这是因为地球是圆的,我们观察帆船模型在球迷上运动时会先看到船帆。
15.【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由于活动范围有限,中国古人认为凭肉眼观察到天空有弧度,地是平的,就猜想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
16.【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水体,水的集合体,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海洋中。
17.【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破坏性较大,流水有时能带来益处我们,例如发电、提水、磨面;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例如山洪暴发、泥石流、海啸。
18.【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时,要先确定资料来源,然后判断资料的科学性,再比较材料,最后选用材料。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时,要判断资料的科学性,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科学书籍,到正规网站查阅,不能自己编造材料。
19.【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星球按从大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太阳>地球>月球。
20.【答案】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同的特点是都是球体,都在以一定的规律进行运动,三着中只有太阳会发光,只有地球有生命。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所以并不是任何条件下,所有的物体都一定有影子。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月球被照亮部分朝向地球的面积不断变化,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变化。因此,月相是由于月球公转运动产生的。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我们在晚上能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光。题干错误。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麦哲伦环球航行,从西班牙出发,最终又回到了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10,地球上的水有很多,但大部分是不能饮用的海水,而我们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26.【答案】(1)B
(2)C
(3)A
(4)A
(5)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在8次测量中,第5次测得的竹竿影子长度最短,这个时候应该是正午。
(2)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预计晓晓第9次去测量竹竿的影子时,处于下午,太阳在西边,所以影子的方向应该朝东。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4)影子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光源,二是遮挡物,三是屏。竹竿相当于遮挡物,太阳和地面分别相当于光源和屏。
(5)在这个观察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有记录实验数据的笔和纸,还有测量影子长度的尺子。
27.【答案】(1)手电筒;手;墙壁
(2)C
(3)A
(4)A
(5)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手影游戏中光源是手电筒,遮挡物是手,屏是墙壁。
(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也与所照射物体的摆放位置有关。所以如果要改变手影的形状,由兔子变成小狗,可以通过改变手的形状来实现。
(3)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遮挡物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所以如果想让手影变大些,应该让手离手电筒近些。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在屏与物体不变时,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所以如果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5)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所以月食也跟影子有关,是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形成的。
28.【答案】(1)A
(2)A
(3)C
(4)C
(5)相同;不同;相同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其中,用细沙和托盘模拟月球表面,用不同大小的小球模拟流星,用丢小球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坑模拟环形山。
(2)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用丢小球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坑模拟环形山。所以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3)事先要将盆中的细沙抹平整,这是用来模拟月球表面最初的平坦地形。因为月球如今的环形山是经过了千百次的撞击才形成的。
(4)因为陨石的大小不同,所以应该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5)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球的质量,其他条件比如球的大小、落下的高度等都要保持不变。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比 (  )。
A.更远 B.更近 C.不确定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故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比更远。
2.(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和月球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可以发光 B.都适合人类居住 C.都是球体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球体。月球不会发光,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近。
3.(2024三下·龙岗期末)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总是出现在 (  )的一面。
A.迎光 B.背光 C.侧光
【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物体影子形状不但与物体形状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
4.(2024三下·龙岗期末)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是 (  )。
①日出 ②正午 ③下午 ④日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从早上到中午到下午,太阳高度从低到高再到低,物体的影子从长到短再到长,影子最长在日出和日落,最短在中午。
5.(2024三下·龙岗期末)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萤火虫 B.镜子 C.月球
【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萤火虫能够自身发光,是光源。镜子和月球都不是光源。
6.(2024三下·龙岗期末)下列对影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彩色物体的影子没有颜色
B.半透明物体的影子会淡些
C.光源明暗对影子没有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A.彩色物体的影子也有颜色而非没有颜色。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B.由于物体半透明,会透一部分光,所以影子会淡些。题干中的说法正确;
C.光源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之差为影深,所以在周围环境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光源越亮则影越深。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7.(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下面是两个苹果的影子,通过影子比较这两个苹果的大小,(  )。
A.1 号苹果大
B.2号苹果大
C.无法确定两个苹果的大小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屏。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屏幕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两个苹果的影子大小不同,但缺乏相关光源和屏幕的信息,无法确定两个苹果的大小。
8.(2024三下·龙岗期末)晚上,在灯光与墙壁之间做出各种手势,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静止,手远离电灯时,墙上的手影会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电灯保持静止,手远离电灯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手的大小不变,电灯与手的距离变大,同时手到墙壁的距离变小,所以手影变小。
9.(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的时间周期为一个月。
1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婷婷连续观察了3天月相,并画图记录(如下图),第4天的月相图可能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婷婷连续观察了3天月相,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可知画的是上半月的月相,所以第4天的月相图可能是A。
11.(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个月的(  )。
A.初八 B.十五 C.三十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最圆的时候出现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 十五的月亮之所以圆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
12.(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小行星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3.(2024三下·龙岗期末)奇奇观察月球时,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 (  )。
A.火山 B.月海 C.环形山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不一。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凹坑,它们叫做环形山,所以C符合题意。
14.(2024三下·龙岗期末)观察帆船模型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我们会发现 (  )。
A.在球面上会先看到船帆
B.在平面上会先看到船身
C.两种情况都会先看到船帆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桅杆。这是因为地球是圆的,我们观察帆船模型在球迷上运动时会先看到船帆。
15.(2024三下·龙岗期末)远古的人们凭肉眼观察到天空有弧度,地是平的,就猜想地球的形状是 (  )。
A.近似球体 B.不规则 C.天圆地方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由于活动范围有限,中国古人认为凭肉眼观察到天空有弧度,地是平的,就猜想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
16.(2024三下·龙岗期末)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 (  )。
A.海洋 B.地底 C.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水体,水的集合体,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海洋中。
17.(2024三下·龙岗期末)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它给地球带来了生命,但有时它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以下属于它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是 (  )。
A.孕育生命 B.储能发电 C.引发海啸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破坏性较大,流水有时能带来益处我们,例如发电、提水、磨面;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例如山洪暴发、泥石流、海啸。
18.(2024三下·龙岗期末)收集和选用资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  )。
A.到图书馆查阅科学书籍
B.到正规网站查阅
C.自己编造材料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时,要先确定资料来源,然后判断资料的科学性,再比较材料,最后选用材料。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时,要判断资料的科学性,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科学书籍,到正规网站查阅,不能自己编造材料。
19.(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星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  )。
A.太阳>月球>地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太阳>地球>月球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星球按从大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太阳>地球>月球。
20.(2024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同的特点是 (  )。
A.都会有规律地运动 B.都会发光 C.都有生命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同的特点是都是球体,都在以一定的规律进行运动,三着中只有太阳会发光,只有地球有生命。
二、判断题。
21.(2024三下·龙岗期末)所有物体一定都有影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所以并不是任何条件下,所有的物体都一定有影子。
22.(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相产生的原因是月球本身会变大变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月球被照亮部分朝向地球的面积不断变化,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变化。因此,月相是由于月球公转运动产生的。
23.(2024三下·龙岗期末)月球是会发光的,我们晚上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发出来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我们在晚上能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光。题干错误。
24.(2021三下·白水期末)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麦哲伦环球航行,从西班牙出发,最终又回到了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5.(2024三下·龙岗期末)虽然地球上有很多陆地,但是地球上更多地方被水所覆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10,地球上的水有很多,但大部分是不能饮用的海水,而我们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三、实验探究题。
26.(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晓晓在家门口立了一根竹竿,隔一小时就去测一次地面上竹竿影子的长度,将测得的数据画成了柱状图的形式。
(1)仔细观察柱状图,在8次测量中,第5次测得的竹竿影子长度最短,这个时候应该是(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2)预计晓晓第9次去测量竹竿的影子时,影子的方向应该朝(  )。
A.西 B.南 C.东
(3)我们发现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短
(4)竹竿相当于遮挡物,太阳和地面分别相当于 (  )。
A.光源和屏 B.屏和光源 C.光源和遮挡物
(5)在这个观察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有 (  )。
A.纸、尺子、笔
B.日晷、笔、手电筒、尺子
C.手电筒、笔、尺子、笔
【答案】(1)B
(2)C
(3)A
(4)A
(5)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在8次测量中,第5次测得的竹竿影子长度最短,这个时候应该是正午。
(2)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预计晓晓第9次去测量竹竿的影子时,处于下午,太阳在西边,所以影子的方向应该朝东。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4)影子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光源,二是遮挡物,三是屏。竹竿相当于遮挡物,太阳和地面分别相当于光源和屏。
(5)在这个观察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有记录实验数据的笔和纸,还有测量影子长度的尺子。
27.(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手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游戏,它以手为笔,以影为墨,只需一点光,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影像。
(1)产生影子需要三个要素,上面的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
(2)如果要改变手影的形状,由兔子变成小狗,可以通过 (  )来实现。
A.改变手电筒离手的距离
B.改变手离墙壁的距离
C.改变手的形状
(3)如果想让手影变大些,应该 (  )。
A.让手离手电筒近些 B.让手离墙壁近些 C.让手电筒离手远些
(4)如果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 (  ).
A.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B.方向相同,长短相同,形状相同
C.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
(5)月食也跟影子有关,是 (  )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形成的。
A.太阳 B.地球 C.木星
【答案】(1)手电筒;手;墙壁
(2)C
(3)A
(4)A
(5)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手影游戏中光源是手电筒,遮挡物是手,屏是墙壁。
(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也与所照射物体的摆放位置有关。所以如果要改变手影的形状,由兔子变成小狗,可以通过改变手的形状来实现。
(3)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遮挡物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所以如果想让手影变大些,应该让手离手电筒近些。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在屏与物体不变时,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所以如果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5)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所以月食也跟影子有关,是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形成的。
28.(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素养三模拟科学试卷)为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三 (1)班的同学们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模拟实验。他们先将沙盘里的沙弄平整,然后将各球从空中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  )。
A.月球表面 B.月海 C.环形山
(2)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
A.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B.环形山可能是由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形成的
C.环形山可能是外星人挖掘后留下的痕迹
(3)关于“为什么事先要将盆中的细沙抹平整”,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防止细沙在实验中溅到盆子外面
B.能够制作出效果更好的“环形山”
C.用来模拟月球表面最初的平坦地形
(4)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用一个球撞击沙盘
B.用大小相同的球撞击沙盘
C.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5)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   、质量    的小球,从   高度落下。(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A
(2)A
(3)C
(4)C
(5)相同;不同;相同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其中,用细沙和托盘模拟月球表面,用不同大小的小球模拟流星,用丢小球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坑模拟环形山。
(2)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用丢小球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坑模拟环形山。所以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3)事先要将盆中的细沙抹平整,这是用来模拟月球表面最初的平坦地形。因为月球如今的环形山是经过了千百次的撞击才形成的。
(4)因为陨石的大小不同,所以应该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5)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球的质量,其他条件比如球的大小、落下的高度等都要保持不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