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或乐器进行创编。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亲情的感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难点: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会区分切分音和空拍(休止符)。三、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播听音乐《外婆的澎湖湾》师: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听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感觉呢?生:轻快、欢快、愉悦......师生赏析歌词,感受表达情感共同赏析歌词并提出问题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1)师:为什么是“两对半”呢引导后教师总结,表达了对外婆深深的怀想和思念(借景怀想) 澎湖湾,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2)师:这首歌里的“澎湖湾”是在哪个地方,这一段表达了什么情感?引导后教师总结,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以及节拍,总结在这里有外婆陪伴作者的美好时光,那这一段我们可以用借景抒情来概括。教唱歌曲,体会情感跟唱歌曲,体会情感变化师:先听一遍,我们来充分感受一下这轻松愉快的感觉吧!教师总结,前一段是亲切,轻松的感觉,第二段是激动怀念的情感。教师教唱A乐句,逐句感受生练习教师先范唱,之后学生再次演唱去体会情感。师:我们听老师唱完之后,我们再跟随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吧。引导学生自学A乐段后两个乐句,感受相似的旋律师:下面老师用一二乐句的旋律来唱三四乐句,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师:有没有发现是一样的呢,那下面我们跟随三四乐句的旋律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吧!之后学习相应乐理知识并进行练习<1>师出示切分音符号和时值比例关系1:2:1,之后进行练习A乐段。讲解之后,再次播放,充分去体会切分音。<2>出示B乐段进行跟唱,体会休止符的作用。师:大家跟随我们的音乐一起来哼唱后,有没有发现在“阳光”和“沙滩”后有空拍呢?这样有什么作用呢?师用乐器伴随节奏播放后总结四分休止符的作用在于对童年的幻想,充满了活泼,灵动的感觉。全班一起演唱歌词。师:我们跟随伴奏唱完一遍后,我们再来跟随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音乐前半段的欢快和后半段的激动吧!(5)活动结束用打击乐器下节课进行表演活动延伸回家将《外婆的澎湖湾》分享给自己的家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