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六年级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填写(涂)清楚,然后将试题答案认真书写(填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否则作废。
2.本次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15分)
1.绿色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都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海带、紫菜无根、茎、叶的分化,其叶状体部分可以食用
B.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叫“白果”,能靠种子进行繁殖
C.卷柏、贯众有根、茎、叶的分化,其叶片背面生有孢子囊
D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产生种子
2.为了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某兴趣小组利用100粒花生种子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错误是
组别 温度/℃ 空气 种子数/粒 水量
甲 25 充足 50 适量水
乙 5 充足 50 不浇水
A.两组温度相差太大 B.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
C.每组种子数量太少 D.组别少且没有重复组
3.关于如图所示叶芽和枝条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是叶,由叶芽中的[1]发育而来
B.2是芽轴,可发育为枝条中的[b]茎
C.3中有分生组织,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D.c由[3]发育而来,将来直接发育成叶
4.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萌发时,子叶或胚乳为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提供营养
B.种子在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C.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缺少含钾的无机盐时,只开花不结果实
D.风媒花的花粉多而轻盈,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利于借风力传粉
5.为探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无机盐 类型 适量含氮、磷、 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磷 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钾 的无机盐 适量含① 的无机盐
实验现象 叶片正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
A.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甲组起对照作用
B.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C.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选用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D.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6.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纵切面示意图,该图缺少的根尖结构以及要看到这一结构应采取的操作是
A.成熟区,向下移动装片 B.成熟区,向上移动装片
C.伸长区,向下移动装片 D.伸长区,向上移动装片
7.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根尖的伸长区对水分的吸收
B.b表示水分通过筛管从低往高运输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8.已知小白菜叶片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鲜小白菜叶,作如下处理: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A.丁→丙→乙→甲 B.甲→乙→丙→丁
C.丁→乙→甲→丙 D.甲→丁→乙→丙
9.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10.某兴趣小组对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进行探究,先将整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选取大小一致的两个叶片分别套上透明塑料袋和黑色塑料袋,标为A、B(如图所示),光照一段时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变高 B.B中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A和B可用来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A和B内壁上的水珠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11.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做法 主要原理
甲 正其行,通其风 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乙 及时排涝 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丙 带土移栽花草 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丁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A.甲 B.乙 C.丙 D.丁
12.苹果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果实内的淀粉会加速分解成糖类,致使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了可食的程度,果皮的颜色也由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或红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苹果果实发育期间时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B.果实内淀粉的来源是叶和果皮的光合作用
C.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可延迟呼吸跃变的出现
D.适当提高苹果的贮藏温度,可加速果实的成熟
13.新鲜的核桃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口味香醇,但不宜保存。如图是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新鲜核桃呼吸强度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核桃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新鲜核桃贮藏时发热是由于空气不流通
C.(0±1)℃条件下贮藏,核桃的有机物不会逐渐减少
D.由图可知,(0±1)℃条件最有利于新鲜核桃的贮藏
14.为研究菊花开花与光照时间及光照部位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存在光照时间和光照部位两个变量
B.仅甲、乙两组对比,说明菊花为长日照开花植物
C.仅丙、丁两组对比,说明菊花感受光照部位是叶
D.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
15.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叶面积指数越大,单位面积产量越高
B.A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叶面积指数约为40时,对植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80时,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35个空,每个空1分,共35分)
16.(7分)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如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①②③合称 ;完成传粉、受精后,将来可发育为图乙中结构[B]的是[ ]
________。要形成图乙中的5粒种子,则受精时至少需要______个精子。
(2)种子中的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由丙图中的 (填序号)组成。丁图中的[d]是由丙图中的[ ] 发育来的。
(3)种子萌发时会吸水膨胀,从而会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此时,所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丙图的[ ]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是 。
17.(7分)某兴趣小组以蟛蜞菊为实验材料,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其它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条件 光照、25℃
二氧化碳浓度 碳酸氢钠溶液浓度
0 1% 2% 3%
蟛蜞菊单位时间产氧量(毫升) 0.14 1.26 1.68 1.88
(1)实验中除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不同外,保持其它条件均相同,目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依据实验结论,在温室种植农作物时可采取 的措施提高产量。兴趣小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发现当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单位时间内的产氧量不再增加。因此,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生物方法固定并转化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我国科学家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筛选、培养并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微藻,利用微藻实施了绿色制造。微藻叶绿体中进行的能量转化是 ,并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微藻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转化为生物燃料,有助于解决能源匮乏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微藻固定并转化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 ,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18.(7分)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做出了卓越贡献。团队科研人员为探究海水稻和普通水稻的耐盐能力,在25℃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验,统计了两种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食盐)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要选择籽粒 (填“饱满”“干瘪”或“残缺”)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以排除种子 对萌发率所造成的影响。
(2)实验中,设置普通水稻组和海水稻组可构成一组 。每组均用100粒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重复三次,取三次结果的 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氯化钠浓度的逐渐升高,海水稻与普通稻种子萌发率的整体变化的趋势 。但综合对比实验结果可知, (填水稻品种)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实现对盐碱地土壤的合理利用。
19.(7分)在蔬菜种植和培育过程中,菜农常采取一些栽培措施影响蔬菜的生理活动,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请分析回答:
(1)蔬菜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 吸收。俗语说“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因此,在给蔬菜施肥的同时需要适当浇水,原因是 。
(2)某研究小组以大田种植的番茄为材料,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图1所示,N点与M点相比,限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基于该实验的结论在栽培番茄时应 。
(3)春季移栽时,菜农对番茄苗采取了① 和②给移栽后的幼苗遮阴两项措施,有效抑制了其 ,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夏季晴朗的白天,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如图2所示,11~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此时间段光照太强,温度过高, ,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20.(7分)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中和抵消日常活动中碳的排放。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置于一封闭透明装置中,内置缓冲液(缓冲液可使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从零时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量装置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甲图。据图分析可知,天竺葵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BE段氧气浓度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
(2)为了探究天竺葵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向 移动,原因是 。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再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变成蓝色,说明 。
(4)为了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是: 。(至少答出两条)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六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B 3.D 4.C 5.C 6.B 7.C 8.A 9.B 10.C 11.B 12.C 13.D 14.C 15.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
16.(7分)(1)雌蕊 ④胚珠 10 (2)1、2、3、4 3胚根 (3)4子叶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17.(7分)(1)保证变量唯一 光合速率增加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增大光照强度 (2)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氧气 碳---氧
18.(7分)(1)饱满 自身结构发育不良 (2)对照实验 平均值 避免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3)逐渐降低 海水稻
19.(7分)(1)成熟区 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2)光照 合理密植 (3)去掉一部分枝叶 蒸腾作用 叶片的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20.(7分)(1)E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2)左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 (3)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爱护花草,低碳出行(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