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安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初一、二年教学质量监测
初一年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营养成分中不能提供能量的是()
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
2.早期远洋船队的船员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浑身无力等症状,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CD.维生素D
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是()
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
4.下列器官不属于呼吸道的是()
A.鼻B.咽C.喉D.肺
5.痰的形成部位是()
A.鼻B.咽C.喉D.气管
6.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却是间歇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
7.如图为人血涂片示意图,图中能用于亲子鉴定的成分是()
A.①B.②C.③D.④
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B.神经元C.反射D.反射弧
9,人耳中能接受振动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A.鼓膜B.耳蜗C.听小骨D.外耳道
10.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与此相关的激素主要是()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
11.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淀粉在口腔分解而成B.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C.在体内通过红细胞运输D.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12.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X、Y、Z分别表示()
A.淀粉、蛋白质、脂肪B.淀粉、脂肪、蛋白质
C.蛋白质、淀粉、脂肪D.蛋白质、脂肪、淀粉
13.下列有关毛细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弹性小,管内的血流速度最快B.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C.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内径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14.小明削铅笔时不慎被小刀划破手指流血,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
A.表皮角质层B.表皮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
15.在猪心的下半部横切一刀,得到的切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16.血液在心脏及其相连血管间的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B.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C.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D.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
17.下图为人体呼吸运动模型,模拟膈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肺部疾病,纤维化的肺会失去弹性,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若持续进展将导致呼吸哀竭而危及生命。该病会直接影响患者()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19.下表为人体内三种液体的成分对比表(单位:克/100毫升),据表判断三种样液分别是()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样液1 98 0.03 0.10 0.72 0.03
样液2 96 0.00 0.00 1.10 1.8
样液3 90 8.00 0.10 0.72 0.03
A.原尿、尿液、血浆B.血浆、尿液、原尿C.尿液、原尿、血浆D.血浆、原尿、尿液
20.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按医嘱擅自停止用药B.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增强药效
C.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过期药物丢了可惜继续服用
21.下列各项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与下图①④分别相符的是()
A.红细胞、血浆、血液、循环系统B.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肾脏
C.小肠绒毛、小肠、消化道、消化腺D.脊髓、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22.下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②为皮肤,③中尿素比①中多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若②为小肠,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D.若②为肺,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23.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B.37℃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C.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D.该实验可证明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步骤 目的
A 观察血液的组成 量筒内加入柠檬酸钠 防止血液凝固
B 观察水蚤的心脏博动 使用放大镜观察 记录心跳次数
C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鱼 便于观察
D 探究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含量的变化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检测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A.A B.B C.C D.D
25.科研工作者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A组作为对照组
B.肺炎双球菌对小鼠具有一定的致死性
C.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在免疫反应中可作为抗原
D.B组小鼠最终存活,是因为白细胞吞噬了肺炎双球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内填序号或字母。)
26.(4分)通过学习人体多个系统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健康常识。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发霉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即可食用。()
(2)吸烟(含电子烟)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健康。()
(3)手部受伤出血呈喷射状,可按压近心端止血。()
(4)光线进入眼内在视网膜后方成像,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27.(6分)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食物进入人体后,依次通过图中消化道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蛋白质在[]__________被初步消化。蛋白质最终消化为__________。
(3)图中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__________。
(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该器官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8.(6分)观察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______组织组成,是人体血液循环的__________器官。
(2)肌肉注射药物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3)上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__________(填序号)。
(4)肺循环的起点是[],经过肺循环,血液变为__________血。
29.(5分)下图1表示人体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图1图2
(1)图1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图2中的_______(填序号)组成。
(2)原尿经过[④]的__________作用后,形成了尿液。
(3)如果尿液中检测出大分子蛋白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发生病变。
(4)图2中,尿素浓度最高的结构是[]。
30.(6分)下图1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图2是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图2
(1)图2中bc段可表示图1过程[]的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图1中③表示的是__________(气体)从血液进入肺泡的过程,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3)通过过程⑤进入组织细胞中的气体,最终在__________(细胞结构)中被利用。
(4)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了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1.(6分)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校园足球的推广与普及,足球比赛过程中需要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配合。据图回答。
(1)比赛中,足球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__________的折射,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并最终形成视觉。
(2)运动员接到球后,将其准确送入球门,这一反射属于__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
(3)看到运动员进球后,全场观众欢呼雀跃、兴奋异常,体内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肾上腺属于该反射弧中的[],该过程受到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共同调节。
32.(5分)下图1表示人体进行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图2代表三种血管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图1图2
(1)图1中①表示__________过程。
(2)若图2表示过程④的局部血液流动,则图2中血管③中流__________血。
(3)若图2中血管①②③均流动脉血,则图2血管最可能位于图1[]系统中。
(4)排泄有多种方式,图1中能表示排泄的过程有__________(填序号)。
(5)图1中的过程__________(填序号)可表示尿液形成的两个生理过程。
33.(6分)甲型流感是秋冬季高发的传染病,下图是学校为防范甲流制作的防护手册,结合图册回答问题。
(1)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流的__________。甲型流感易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__性。
(2)上图“对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够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班级中如有同学患有甲流,应立即请假就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
(3)在高发季节,为减少甲流可能对身体和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可注射甲流疫苗,发挥__________免疫的作用。
(4)注射甲流疫苗并不能预防其他传染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分)据统计发现,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各类胃病之首。为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阳性表示感染Hp,阴性表示没有感染Hp)
实验一选取年龄相同、体型相近的慢性胃炎患者和无消化系统症状者各200例,分别检测其Hp如感染情况,检测结果如表1。
表1受试者Hp感染情况
研究对象 Hp阳性率
无消化系统症状者 19.5%
慢性胃炎患者 46.5%
实验二另选取200例患慢性胃炎且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普通胃药和抗Hp即药物,进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服用普通胃药。4周后,检查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Hp感染检查,实验结果如表2。
表2Hp患者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Hp根除率情况
Hp阳性患者 例数 消化道症状改善者例数 Hp阳性例数 根除率
实验组 100 86 17 83%
对照组 100 41 92 ?
(1)实验一中划线部分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2中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实验一与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研究人员对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方式进行调查,得到的数据绘成如下柱状图。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饮食方式可降低感染慢性胃炎的风险。
南安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初一、二年教学质量监测
初一年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D D D C C B B A B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D A A C B C D B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26.(4分)
(1)×(2)√(3)√(4)×
27.(6分)(1)②→⑤→④(2)[②]胃氨基酸(3)[③]胰腺
(4)⑤小肠很长/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小肠内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很薄(答案合理即可)
28.(6分)(1)肌肉动力(2)[A](3)②④⑤(4)[B]动脉
29.(5分)(1)[A]肾脏②③④(2)重吸收
(3)[③]肾小球(4)[④]
30.(6分)(1)[②]舒张(2)二氧化碳(CO2)气体扩散(扩散作用)
(3)线粒体(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1.(6分)(1)[①]晶状体[③]视网膜(2)条件[A](3)[⑨]内分泌
32.(5分)(1)吸收(2)动脉(3)[C](4)③⑦(5)⑤⑥
33.(6分)
(1)病原体流行(2)①②③控制传染源
(3)特异性
(4)抗体具有特异性,注射甲流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对其他病原体无效
34.(6分)(1)控制单一变量(2)抗Hp药物(3)8%
(4)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有关(1分),服用抗Hp药物,可以提高Hp根除率(1分)
(5)分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