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题(三)一 二 三 总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1.下列事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从空中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B.骑自行车冲上斜坡 C.跳高运动员离地腾空上升 2.下列事物中不具有动能的是( )。A.泥石流 B.撞击保龄球 C.挂在树上的苹果3.太阳的热量通过( )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其他4.电磁铁在生活中有及其广泛的应用,下列没有应用电磁铁原理的是( )。 A.磁悬浮列车 B.电磁起重机 C.电磁继电器 D.原子能发电厂5.在家里做饭时,能量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饭煲做饭时用的是电能 B.用天然气灶炒菜时用的是机械能C.用微波炉做汤时用的是微波能 D.用电磁炉做菜时用的是磁能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正确的是( )。 A.螳螂→蝉→黄雀 B. 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蝉7.下图是某田野间的部分生物,假如人类大肆捕杀蛇,短时间内会导致A.老鹰增多 B.水稻增多 C.田鼠增多 8.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 )产生的。A.裂变 B.聚变 C.分裂9.由于地壳的运动,大量古代植物被埋地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人类使用的能源( )。A.石块 B.金属 C.煤 D.沼气 10.新能源的开发是以( )为原理的。A.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B.能量递减 C.能量转化11.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猛禽,则雷鸟的数( )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12.下列现象哪一个不是生物适应生存的本领?( )A.大雁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地飞到南方过冬。B.银鲑鱼洄游到自己出生时的淡水河中产卵。C.每年六七月,角马、 水牛等就开始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D.一群麻雀在草丛中追逐嬉戏。13.在一个成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对保持生态平衡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14.下图是某学校的花坛,用几个词语描述这处栖息地的特点,最合适的是( )。A.阳光充足、温暖潮湿、土壤肥沃B.阳光充足、水分很多、土壤匮乏C.阴暗潮湿、土壤肥沃、清凉1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还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 )。A.影响环境 B.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16.大熊猫、狒狒和树袋熊分别生活在( )。A.温带高山 热带雨林 温带树林B.温带高山 温带树林 热带雨林C.温带树林 温带高山 热带雨林17.能耗标识中( )级代表能耗最低。A.1 B.2 C.3 D.418.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B. 石油的形成与太阳没有关系石油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 D. 等质量的石油和煤燃烧时,石油释放的热量更多 19.垃圾治理与土地保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是比较好的做法是( )。A.垃圾减量 B.发展垃圾发电技术 C.填埋大量垃圾20.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土地为生物提供了约( )的栖息地。A.40% B.35% C.30%21.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 下列垃圾分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易拉罐、一次性纸杯投到丙垃圾箱 B. 吃完的西瓜皮、剩饭投到丁垃圾箱 C. 破碎的水银温度计投到甲垃圾箱D 废纸、旧电池投入到乙垃圾箱22.下图是某城市雨污分流系统示意图。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 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下列关于雨污分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污水可直接排放进地表水体 B. 雨水可直接排放进地表水体 C. 分流后可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D. 分流后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23.热带雨林释放出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 )以上。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24.下列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A.生态清淤 B.在水库中洗衣服 C.实施雨污分流25.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来源。A.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B.工业废气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26.每年的 9 月 22 日是“世界无车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无车日”活动的推广有利于减少(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 页 共 4 页A.空气污染 B.石油污染 C.白色污染27.“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都说明了( )。A.环境与生物相互影响 B.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 C.生物能影响环境28. 以下选项中,( )不是保护土地的做法。A.将厨余垃圾填埋进土地里,使土壤更肥沃 B.枯枝落叶粉碎后做成堆肥C.杜绝垃圾中的化学污染29.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筑工程师们正努力设计出无需空调也能保持冬暖夏凉的建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做到建筑( )。A. 保温隔热 B. 结构坚固 C. 和谐一致 D. 因地制宜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屋檐影响房间的采光,应尽量设计得短些B.在夏季,屋檐能挡住部分阳光,控制房间内的温度C.冬季的太阳高度较高,夏天的太阳高度较低二、科学探究。(共 4 小题,32 分)31.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每空 1 分,共 7 分)(1)第一幅图中,用木材生火是将木材中的 能转换为 能和 能。(2)第二幅图中,电风扇通电后将 能转换为 能。(3)第三幅图中,燃放鞭炮是将 能转换为 能和光能。32.小科在学习了《电磁铁》后,自己也准备尝试做一个电磁铁,他找到了下面这些 材料:铁钉、电池、回形针。(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1)小科要制作一个电磁铁还需要准备一些 。制作好电磁铁,小科想起 课堂上老师带领他们研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电磁铁磁力越大。(2)小科想研究其他因素是否会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于是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产生的影响。等都用到了电磁铁。33.下图是野外草地上生活的一些动植物,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每空 1 分)(1)图中生物之间因为 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这个食物 网中有 条食物链。(2)在“落叶→蚯蚓→小鸟→蛇”这条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是 , 它被称为 ,数量也最多。 以枯萎腐烂的落叶为食,产生的粪便是植物的肥料,它被称为 。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34.模拟石油开采。(每小题 1 分,共 8 分)实验材料:广口瓶、食用油、小石子、红色水、长颈漏斗、 玻璃导管、橡皮管、双孔橡皮塞、烧杯。实验步骤:(1)在广口瓶中倒入 ,模拟 , 加入小石子,模拟 ,用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2)将长颈漏斗(模拟 )和玻璃导管(模拟 )穿过橡皮塞,分别伸入瓶底和瓶中部,把与玻璃导管相连的橡皮管另一端放入空烧杯中。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倒入红色水,猜测并观察出现的现象。实验现象:随着红色水的加入,广口瓶内的食用油 ,油从玻璃导管和橡皮管 中 。(4)实验结论: 。 三、技术与环境(共 8 分)农药的影响农业上用 于控制杂草、害虫和真菌的化学制品被称为农药。 农药可以杀死危害庄稼的各种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有些农药不易分解,能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潜在的危害。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像蚯蚓这样的有益生物,这将使得整个表层土壤的肥力下降,土地失去耕种能力。在雨天,农药还会被雨水冲刷 出农田,污染附近的水城。农药中的有害成分会通过食物链在各级生物中慢慢积聚,比如鱼类和鸟类,最终因为生物富集效应危害人类健康。农药毒性非常强,误服救治 困难且有后遗症。我国每年有近 10 万人误服农药,致死率 20%。由于害虫很快会对杀 虫剂产生抗药性,农民被迫使用更大剂量的杀虫剂来控制虫灾,陷入恶性循环。这样 一来,农药对整个生态系统都产生了影响。目前我国正在逐步禁止高毒农药的生产和 使用。1.使用农药的好处是什么 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1 分)2.农药、化肥随着雨水流入水域,会污染水域, 、 、(3)通过图 1 和图 2 中电磁铁吸回形针的数量,小科得到结论: 越多, 等做法也会污染水域。(3 分)电磁铁的磁力越 。(4)小科还发现,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你能根据图 1 中的信息,判断这个电器铁的 南北极吗 在上图括号中镇“N”或“S”。(5)电磁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家用电 、 、 、3.我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拥有 、 、 和 的生物。(4 分)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 页 共 4 页苏教版(2017)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题(三)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B 4.D 5.A 6.B 7.C 8.B 9.C 10.A 11.D 12.D 13.A 14.A 15.C16.A 17.A 18.D 19.C 20.C 21.B 22.A 23.B 24.B 25.C 26.A 27.B 28.A29.A 30.B二、科学探究31.(1)化学 光 热(2)电 机械(3)化学 声能、机械32.(1)线圈、导线 线圈匝数越多(2)电流强度(3)电池节数 大(4)N (5)电话 耳机 磁卡 电铃33.(1)食物 4 (2)落叶 生产者 蚯蚓 分解者 蛇34.(1)食用油 石油 地下储油层 (2)注水井 采油井(3)上升 流出 (4)石油开采是利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把油挤出来的。三、技术与环境1.可以杀死危害庄稼的各种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向水域倾倒固体垃圾3.洁净的水域 清新的空气 多样的生物 健康的土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