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所有权是指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对其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它是指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性地支配其财产的权利。下列对所有权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王拥有一栋房屋,房屋登记在小王名下——占有
②房屋是用来住的,小王和小王的家人居住房屋里——使用
③小王可以把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收取租金——处分
④小王将自己的房屋出卖给别人——收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近日,一个网友发布的视频引发人们的关注。该网友捡到一部苹果手机后归还失主,失主曾承诺“若有拾到归还者,必有重谢”,为了感谢,失主给了他一个红包。但红包里面竟是31张练功券(一般为供银行工作人员练习点钞票用的,不是法定货币)。该网友因此很气愤,他捡到手机,并物归原主,对方竟如此对他,这是赤裸裸的侮辱,遂将有失主正面像的视频发在网上并请求网友主持公道。材料表明( )
①拾金不昧是中华传统美德,该网友不应该向失主索要报酬
②失主悬赏寻找遗失物,支付相应报酬是履行义务的表现
③若该网友想侵占该苹果手机,失主在索要手机后可以不履行承诺
④该网友视频发在网上并请求网友主持公道,侵犯了失主的名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年4月2日,《弘扬科学家精神一中国著名科学家的实践与思考》一书在北京首发。该书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国家科研机构弘扬科学家精神实践的阶段性成果,汇集了华罗庚、袁隆平等我国现代多位著名科学家有关科学家精神的演讲、书信、报告等文章41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相关科学家的著作权保护期届满,公众可免费使用
②该书编写者采用华罗庚等科学家文章无需指明出处
③41篇文章如发表已超过50年,对其汇编可不付费
④应尊重和保障华罗庚等科学家对自己文章的署名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王某将农村老家自建房卖给同村的李某。为扩建蔬菜大棚,李某把刚买来的房屋抵押给了银行。不久后王某因身体状况准备搬回村里居住,想重新申请宅基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已将宅基地使用权转移给李某
②王某可以向村委会重新申请宅基地
③李某拥有房屋的抵押权,无需将房屋移交银行占有
④当李某不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通过拍卖优先受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陈某的手机遗落在餐馆取餐处,后被耿某取走。陈某表示,自己的手机里有许多重要资料,还有过世家人的照片,并多次要求耿某归还手机。耿某却表示,想要拿回手机,需向他支付2000元,否则就刷机(可能失去所有个人数据和应用程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耿某捡到手机就取得了对手机所有权的处分权
②耿某负有归还手机的权利和妥善保管手机的义务
③如果耿某真的刷机,可能会涉嫌破坏他人财物
④本案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演员葛优在电视剧《我爱我家》中塑造了“葛优躺”的经典形象。某机构未经葛优授权许可,在公众号中发布“葛优躺”配图文章,利用葛优的社会知名度,使消费者误认为该机构与葛优存在某种合作关系。为此,葛优将该机构诉至法院。本案中( )
①该机构侵犯了葛优的名誉权
②该机构侵犯了葛优的肖像权
③该机构侵犯了《我爱我家》的著作权
④“葛优躺”经典形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6月,张某因生意需资金周转为由向黄某借款80万元,张某以其所有的房产提供担保,双方签订了合同,并办理了登记手续,后因张某未能在债务履行期间内归还借款,黄某故诉至法院。对上述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一财产关系涉及担保物权
②这一财产关系涉及用益物权
③黄某实际占有担保物符合质押法定特征,享有质押权
④黄某作为债权人可以在张某不履行债务时优先受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王某与刘某准备开设一家白茶种植合作社。王某以两套商品房所有权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刘某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白茶生产专利权入股出资。两人股份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有( )
①建设用地使用权
②商品房所有权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
④白茶生产专利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甲与乙公司是“蜜胺”的发明专利权利人,甲公司还是相关技术秘密权利人。针对丙公司等被告侵害涉案产品知识产权的行为,甲与乙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审结了该侵权案,认定丙公司等被告构成共同故意侵权,判赔总额高达2.18亿元,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关于技术秘密与专利保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公司只要相关技术秘密保护措施得当,其发明就可以一直受法律保护
②若发明专利在申请期内,他人独立研发出相同的发明,可以使用该发明
③丙公司没有通过正当途径取得甲公司的技术秘密,侵犯甲公司的隐私权
④若甲与乙公司“蜜胺”的发明专利保护期满15年,丙公司可以免费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张某父亲是一名农民,在广东某村有自建房一栋。去年,张某父亲花光所有积蓄在县城全款买了一套商品房和一辆小轿车。张某今年6月将从大学毕业,打算自主创业,急需一笔创业基金。张某父亲打算给张某筹措一些创业基金,可采取的正确筹资措施有( )
①卖掉农村自建房,同时失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②把车辆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车作为债权的担保
③行使用益物权,把自建房出租,增加租金收入
④行使抵押权,将县城的商品房抵押给银行贷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小郑大学毕业后,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创办了一家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他以自己名下的房产作抵押向当地一家银行贷款80万元。小郑和银行签订了还款协议,协议约定按月还款,还款期限为10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郑是该房产抵押权人,仍享有该房产的所有权
②银行是该房产抵押权人,但没有该房产的所有权
③该房产抵押权属于所有权中的担保物权范畴
④小郑仍可以继续占有、使用被其抵押的房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民法典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出租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会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农业用途
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
④通过招标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后,可采取质押方式流转土地承包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上,已满10周岁的秦同学发明一款“防止忘记事情的出门提醒装置”获得了小学组发明奖金奖。秦同学( )
①若为该发明申请专利,须以公开发明内容为条件
②若选择商业秘密保护,他人独立作出相同发明,不构成侵权
③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出售该发明需要经父母同意
④在发明专利保护期满后申请续展,该发明就可以长久获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春节期间,为了出行方便,小李向小张借用小汽车,由于小李保管不当,小汽车被小严偷走,小严为了销赃,又把小汽车以市场价卖给了不知情的小曹。后小李报警,警察找到了小曹,需要把小汽车作为赃物扣押,小曹不同意。该案例中( )
①小曹属于善意第三人,已获得该车的所有权
②小曹若对汽车进行动产登记,警察就无权扣押
③汽车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小张
④小李在使用汽车期间获得该汽车的占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我国企业专利权人遭遇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为83.1%,较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其中,选择自行与侵权方协商解决、发出要求停止侵权的律师函、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请求行政处理等方式进行维权的比例较上年均有所提升。这表明( )
①企业专利权人的物权保护意识在增强
②专利侵权如向法院起诉需先协商调解
③专利权侵权可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处理
④公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侵权纠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4年1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建设持续加强,新批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8家、快速维权中心7家,全国协同保护机构总数达到112家。未来,将进一步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下列符合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是( )
A.刘某未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其著作财产权会一直受到法律的保护
B.张某获得某项技术创新专利权,在限定时间内得到法律的有力保护
C.王某研发的“便携式紧急撤离信号装置”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20年
D.李某选择商业秘密方式保护其发明的“智能插座”,避免他人独立做出相同的发明
二、非选择题
17.2020年,陈某在其主办的巡回演唱会上,未经授权演唱了一首歌曲。该歌曲创作于1973年,由邓某演唱、孙某作词、汤某作曲。演唱前,陈某还对部分歌词进行了恶俗篡改。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该歌曲的著作权人。
(2)陈某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哪些权利?请说明理由。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2023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99.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1.5万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8件。全年注册商标438.3万件,完成商标异议案件审查15.3万件,完成各类商标评审案件审理37.3万件。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效商标注册量为4614.6万件。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提到的知识产权是否可以得到国家的永久保护及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日,王侠率人到工地找到正在拉砖的王强,向其讨要欠款。王强称手头暂时没钱,请求再宽限几日。为使王强主动还钱,王侠遂强行将王强用于营运的货车扣押。王强几次托人交涉,要求王侠返还车辆,但王侠拒不返还。王强无奈,遂将王侠诉至人民法院。经审理,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王侠将所扣货车返还给原告王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600元。
你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音乐制作人授权北京某音乐文化发展公司独家享有或管理其《西海情歌》等音乐作品。在授权期限内,该公司在互联网上发现,湖北某文化公司举办“群星演唱会”,某知名歌手在该演唱会现场演唱了《西海情歌》,遂将该知名歌手和湖北某文化公司告上法庭。同时该音乐制作人申明,以上音乐作品其本人从未授权该知名歌手演唱。
2024年1月,经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对知名歌手和湖北某文化公司侵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决被告某知名歌手和湖北某文化公司均承担侵权责任,共同赔偿原告北京某音乐文化发展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共计75000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小王拥有一栋房屋,房屋登记在小王名下,属于占有,①说法正确。
②:房屋是用来住的,小王和小王的家人居住房屋里,属于使用,②说法正确。
③:小王可以把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收取租金,属于收益,③说法错误。
④:小王将自己的房屋出卖给别人属于处分,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C
【详解】①②:拾金不昧是中华传统美德,民法典规定,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失主主动支付报酬,拾得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接受,这是拾得者的权利,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
③:民法典规定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③说法正确。
④:该网友将有失主正面像的视频发在网上并请求网友主持公道,涉嫌侵犯失主的肖像权和隐私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B
【详解】①:著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议免费使用,所以,相关科学家的著作期届满,公众可免费使用,①正确。
②: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须指明作者和出处,②错误。
③:著作权的保护,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作者去世五十年内,而不是发表50年,③排除。
④: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保护著作人身权,仍然要尊重华罗庚等科学家对自己的文章拥有署名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B。
4.A
【详解】①:由材料可知王某通过卖房,转让了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①正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②错误。
③:李某把刚买来的房屋抵押给了银行,银行拥有对房屋的抵押权,③错误。
④:李某把房屋抵押给了银行,当李某不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通过拍卖优先受偿,④正确。
故本题选A。
5.D
【详解】①:民法典规定,携带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耿某捡到手机并没有取得对手机所有权的处分权,①错误。
②:耿某负有归还手机的义务和妥善保管手机的义务,②错误。
③:拾得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耿某真的刷机,可能会涉嫌破坏他人财物,③符合题意。
④: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案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C
【详解】①:该机构未侵犯葛优的名誉权,①排除。
②③:某机构未经葛优授权许可,在公众号中发布“葛优躺”配图文章,体现该机构侵犯了葛优的肖像权;利用葛优的社会知名度,使消费者误认为该机构与葛优存在某种合作关系,侵犯了《我爱我家》的著作权,②③符合题意。
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④排除。
故本题选C。
7.B
【详解】①:抵押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房屋属于不动产,题中张某是在进行抵押,抵押涉及担保物权,①符合题意。
②:用益物权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材料未涉及,②不符合题意。
③:质押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房屋属于不动产,不能成为质押担保物,黄某没有享有对房屋的质押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根据相关规定,抵押权作为担保物权,债权人可以优先受偿,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B
【详解】①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①③入选。
②:商品房的所有权入股是所有权而不是用益物权,②不选。
④:白茶生产专利权属于知识产权,不是用益物权,④不选。
故本题选B。
9.A
【详解】①:甲公司只要相关技术秘密保护措施得当,其发明就可以一直受法律保护。技术秘密保护没有期限限制,只要保护措施得当,可以一直受保护,①正确。
②:若发明专利在申请期内,他人独立研发出相同的发明,可以使用该发明。在专利申请期间,专利尚未获得授权,他人独立研发出相同发明可以使用,②正确。
③:丙公司没有通过正当途径取得甲公司的技术秘密,侵犯的是甲公司的商业秘密,不是隐私权,且隐私权是公民的个人权利,公司不具备隐私权,③不选。
④: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不是 15 年,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 20 年。保护期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0.A
【详解】①: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张某父亲紧缺资金周转,可以卖掉农村自建房筹集资金,但是卖掉农村自建房的同时,也会失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①正确。
②: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故张某父亲可以把车辆质押给债权人,把车辆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车作为债权的担保,②正确。
③:宅基地上建的房屋归建造房屋的人所有,张某父亲拥有自建房的所有权,出租自建房是行使所有权来增加租金收入,③错误。
④: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张某父亲可将商品房抵押给银行贷款,但抵押权属于银行,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1.D
【详解】①②: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 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本案中,小郑享有该房产的所有权,银行是该房产抵押权人,享有该房产的抵押权,但没有该房产的所有权,①排除,②正确。
③:该房产抵押权属于他物权中的担保物权范畴,不是所有权中的担保物权范畴,③排除。
④: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用,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小郑仍可以继续占有、使用被其抵押的房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2.B
【详解】①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益,属于用益物权,依法出租承 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合法的财产性收入,①③正确。
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只转移土地经营权,不改变承包权和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②错误。
④:土地承包权是农户的,不能流转,流转的是农村土地经营权。且承包农村土地后,可采取抵押,而不是质押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土地属于不动产,不动产不能质押,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①:发明人取得专利,是以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换取国家在限定时间内给予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其他人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秦同学若为该发明申请专利,须以公开发明内容为条件,①正确。
②:发明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秦同学若选择商业秘密保护,他人独立作出相同发明,不构成侵权,②正确。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已满10周岁的秦同学发明一款“防止忘记事情的出门提醒装置”,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③错误。
④: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保护期满以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4.D
【详解】①③:如果行为人是无意构买到盗窃车辆的,不构成犯罪,但是不适用善意取得的规定,所以购买者不能取得汽车的所有权,汽车原所有权人是可以要求返还原物的,因此小曹不是善意第三人,汽车所有权仍归小张,小曹没有获得该车的所有权,①错误,③符合题意。
②:小曹购买的是被盗车辆,属于赃物,即使对汽车进行动产登记,警察仍有权扣押,②排除。
④: 占有权是指占有某物或某财产的权利,即在事实上或法律上控制某物或某财产的权利,小李向小张借用小汽车,小李在使用汽车期间获得该汽车的占有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B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2023年,我国企业专利权人遭遇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较上年提高,这表明企业专利权人的物权保护意识在增强,故①正确。
②:专利侵权可通过协商、诉讼等方式加以解决,但协商不是必经途径,故②不选。
③:材料中指出侵权时选择自行与侵权方协商解决、发出要求停止侵权的律师函、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请求行政处理等方式进行维权的比例较上年均有所提升,这说明专利权侵权可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处理,故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的是维权保护意识的增强,而不是强调维权途径,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6.B
【详解】A: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情况下,保护期是作者的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因此未发表的作品其著作财产权不会一直受到法律保护,A不选。
B:专利权是权利人就特定的发明创造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因此张某获得某项技术创新专利权后在保护期内会受到法律的保护,B正确。
C: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5年,而不是20年,C不选。
D:发明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D不选。
故本题选B。
17.(1)孙某、汤某。
(2)①陈某未经授权在演唱会上表演了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且在保护期限内的音乐作品,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表演权。②陈某未经授权对歌词进行恶俗篡改,可能导致观众的曲解,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分析】背景素材:陈某未经授权演唱了一首歌曲,还对部分歌词进行了恶俗篡改
考点考查:著作权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著作权的有关知识,指出该歌曲的著作权人。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孙某作词、汤某作曲→可联系著作权的含义与内容,指出孙某、汤某是该歌曲的著作权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著作权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未经授权演唱→可联系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表演权;
关键词②:未经授权、对部分歌词进行了恶俗篡改→可联系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18.
不能得到国家的永久保护。因为每种知识产权都有自己的保护期限。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
考点考查:尊重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材料中提到的知识产权是否可以得到国家的永久保护及原因,需要调用尊重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知识产权是否可以得到国家的永久保护→可联系每种知识产权都有自己的保护期限。
关键词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可联系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10年,外观设计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关键词③:我国有效商标注册量为4614.6万件→可联系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9.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合理的。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被告王侠无合法依据,私自扣押原告用于营运的货车,侵犯了原告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应立即停止侵权,对所扣货车予以返还。因被告的侵权行为而给原告造成的损失,被告还应酌情予以赔偿。
【分析】 考点考查:保障各类物权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及其原因,注意作答主体为人民法院,需要调用保障各类物权的有关知识,从辨析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你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合理吗→可先明确观点;
关键词②:王侠遂强行将王强用于营运的货车扣押→可联系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所有权;
关键词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王侠将所扣货车返还给原告王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600元→可联系停止侵权、返还货车、赔偿损失。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种类,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被告某知名歌手和湖北某文化公司未取得音乐作品权利人的许可,在演唱会上使用了案涉作品,这一行为侵犯了原告对案涉作品的著作权(或著作财产权)。据此,人民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的判决。
【分析】背景素材:著作权侵权案
考点考查:尊重知识产权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要求分析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尊重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某音乐制作人授权北京某音乐文化发展公司独家享有或管理其《西海情歌》等音乐作品。在授权期限内,该公司在互联网上发现,湖北某文化公司举办“群星演唱会”,某知名歌手在该演唱会现场演唱了《西海情歌》;判决被告某知名歌手和湖北某文化公司均承担侵权责任,共同赔偿原告北京某音乐文化发展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共计75000元→可联系著作权的定义,侵犯著作权的表现。以此说明被告某知名歌手和湖北某文化公司未取得音乐作品权利人的许可,在演唱会上使用了案涉作品,这一行为侵犯了原告对案涉作品的著作权。据此,人民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的判决。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