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公司在其运营的视频网站上对热播电视剧实行“付费超前点播”,吴某认为这侵犯了其身为黄金VIP会员的消费者合法权益,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这一诉讼属于( )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网络诉讼
2.2022年至2023年8月期间,潮州市运用“茶文化调解法”成功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53件、邻里纠纷533件、房屋宅基地纠纷58件、山林土地纠纷30件、劳动争议案件125件、医疗纠纷21件,调解成功率99.9%,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茶文化调解法”有利于( )
①把人民调解提升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②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使矛盾纠纷在面对面协商中化解于无形
④完善新时代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胡某某(于2017年3月出生)系胡某与姜某的非婚生女儿,后因胡某与姜某解除恋爱关系,胡某某遂由胡某父母负责照顾、抚养、教育。2023年11月8日,经医院诊断,胡某某患有分离转换性障碍。胡某、姜某长期未履行对胡某某的抚养义务,胡某父母年老多病,无力继续照顾胡某某。当地妇联了解情况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该起诉讼中( )
①被告胡某与姜某怠于履行抚养义务
②妇联提起公益诉讼意在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③若胡某某随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另一方应支付抚养费
④父母双方均有义务对胡某某进行照顾和教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肖某通过“58本地”App浏览租房信息,看中某中介公司发布的一套出租房屋。肖某多次向其询问租房信息是否真实,均被回复房源信息真实,可随时看房。随后,肖某前往登记,并按要求支付了“带看费”490元。某中介公司收钱后便告知肖某上述房屋已被出租,坚持带看另一处出租房屋。因带看房屋租价与发布的房源信息差距较大,肖某拒绝租赁,并要求退还“带看费”,但遭到拒绝。本案中( )
①租房信息属于要约邀请,有法律约束力
②中介公司的行为违背了全面履行的原则
③如果肖某选择商事仲裁维权就不能选择诉讼
④肖某退回“带看费”的最佳途径是诉讼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某天晚上,年仅10岁的小州趁母亲睡着时,拿母亲的手机在某短视频平台登录账号后看起了直播。小州凭借此前偷偷记下的母亲手机上的支付密码,在该平台充值了近2万元给主播“刷礼物”。几天后,小州的母亲发现了他的打赏行为,于是在该平台申请退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和打赏行为无效
②小州的充值和打赏行为是其真实意思表达,平台不应退款
③小州的母亲没有正确履行监护责任,也存在一定过错
④若平台拒绝退款,小州的母亲还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陈某和李某夫妇的两个儿子约定轮流赡养老人。陈某去世后,二儿子觉得当初的约定有失公平,因此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母亲李某遂一直由大儿子赡养。母亲李某与二儿子也由此产生隔阂。为化解该起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林某深入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双方抛弃成见,和好如初。材料中的调解( )
①相比诉讼,是当事人解决纠纷的重要选择
②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调解协议为前提
③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外纠纷化解方式
④能使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和解达成合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甲向乙预定了10吨苹果,并向他支付了5万元定金,并且双方约定:乙在7月10日前送到甲指定的地点,如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8万元。乙马上备货并发车前往送货,但因道路崎岖而翻车,苹果7月11日才送达,被甲拒收。此案例中( )
①甲有权主张给付金额13万元
②乙违背了全面履行原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③乙因不可抗力导致违约,可以适当免除其违约责任
④双方可以协议进行仲裁,不经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为缓解现代社会纠纷大量产生、法院“诉讼爆炸”的压力,我国积极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调解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调解协议在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②诉讼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并且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③我国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仲裁是商事仲裁。关于商事仲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仲裁的主体是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双方当事人
②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
③仲裁审理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更加便捷、经济,影响也更大
④婚姻、收养、监护等纠纷都可以由仲裁机关进行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张某与妻子周某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张甲与李某结婚但并未生育,与父母同住。由于一次车祸,张甲意外丧生,但妻子李某并未改嫁,一直尽到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女儿张乙与赵某婚后便不和父母一同生活。数年后,张某因病死亡,留下价值300万的夫妻共有房产一套,张某生前未立遗嘱。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某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份额
②遗产一般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均等分配
③周某作为张某妻子可继承张某100万遗产
④如因继承份额发生纠纷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法官,被告现在到县上了,你快点过来。”挂断电话后,调解人员带上案件材料直奔现场,就地通过手机在调解平台录入案件信息委派案件,以线上线下互通的方式,进入平台录制视频,不到半小时,完成了一次调解。如今依托互联网搭建的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把便民利民宗旨付诸于实际行动。用互联网赋能人民法院调解( )
①适用于所有矛盾较小的纠纷 ②旨在提高解决群众纠纷的效率
③有利于优化司法资源的配置 ④旨在保证调解结果的公正公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需要得到保护,当发生纠纷时,法律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下列救济途径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某公司营业执照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该公司可以向上级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B.孙某夫妇因离婚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故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C.李某和王某的调解协议经法院依法确认有效后,王某拒绝履行,李某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D.劳动仲裁组织对孙某追索劳动报酬作出裁决后,如所在公司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13.甲公司拥有一项“防电磁污染服”实用新型专利,此项专利产品很受市场欢迎,但也引起了一些侵权纠纷。以下是该公司围绕此项专利与侵权者乙公司的纠纷过程:
以下对该纠纷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是其拥有的最基本的财产权
B.甲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任何时期都不可以免费使用
C.乙公司擅自生产销售甲公司的产品应被裁定为侵权
D.乙公司不服知识产权局裁定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14.李某生有一子李甲,已成年,养有一非婚生子李乙,未成年,身边有一保姆照顾。李某早年立有一遗嘱,死后全部财产归李甲。李甲不孝,李某病重期间口头指定让李乙照料监护,并重新立下自书遗嘱,死后一半财产归李乙,一半财产归保姆。不久后,李某去世,李甲因遗产继承与李乙和保姆发生纠纷。在此案中( )
①李甲和李乙都享有法定继承权
②李甲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遗产纠纷
③立有多份遗嘱的,应以最后一份遗嘱为主
④根据遗嘱,保姆可以作为法定继承人继承李某财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07年12月,独居老人曹大爷在弟弟妹妹见证下与居委会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居委会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并处置其遗产。曹大爷在居委会照料下安度晚年,于16年后去世。这时,曹大爷的四名子女找到居委会,要求继承老人遗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曹大爷的全部遗产应按照通过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由居委会取得
②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曹大爷的遗产不应由四名子女继承
③居委会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其与曹大爷子女之间的继承纠纷
④协议约定了权利和义务,有遗赠扶养协议居委会不一定能接受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中学生小华最近烦恼有点多:楼上邻居家小孩每天晚上练琴到9点,影响其学习;学校未经许可将其侧面照片用于招生宣传片,同学议论他爱出风头;同桌悄悄翻看了他的日记本并私下讨论;小华在回家的途中逗邻居大爷养的狗被咬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邻居家小孩的行为属于行使不动产权利,并无不妥
②学校使用小华侧面照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③协商和解是解决小华与同桌之间矛盾纠纷的最好方式
④邻居大爷无过错也要承担侵权责任,应支付小华医疗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T科技公司推出一款智能手机记账软件,在该软件中,用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I陪伴者”,设定“AI陪伴者”的名称、头像、与用户的关系、相互称谓等。何某系公众人物,经人提醒后发现,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其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同时,该软件通过算法应用,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T科技公司侵犯了何某的哪些合法权益?
(2)T科技公司应承担哪些侵权责任?
(3)何某应如何维权?
18.春节前夕,周先生计划在某酒店筹办宴会,负责接待他的冯经理承诺,包房不设最低消费,可自带酒水。双方还谈妥了菜品,一桌菜差不多3000元。次日,周先生带领一家亲朋10余人赴宴。冷菜上完,周先生招呼服务员,想提前结账。此时,值班经理提醒周先生,这桌菜“不够包房标准”,须加菜。碍于面子,周先生只得加几个菜。没想到,经理再次提醒:“仍不够包房标准。”当晚,一桌菜最终买单6636元。双方遂发生争议。
结合本案,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酒店侵犯了周先生的哪些合法权利 请说明理由。
(2)周先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维权
19.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生活中,父母子女家庭矛盾现象频出,值得我们深思。
【缘起】
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退休老人张某,被刘某以自己推销的特效保健品可以治疗被害人慢性病为由实施诈骗,诈骗金额共计30多万元,所得钱款均被刘某花费。
【过程】
事发后,张某遂求助于继子小刘与小刘母亲(张某妻子),小刘与其母亲不予理会。小刘认为自己16岁时张某就不再履行抚养义务,而且张某已经立下遗嘱,将其遗产赠予孤儿院,这一做法对于小刘过于绝情。张某回应称:小刘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当时年满16周岁且已参加工作并有较高的收入;小刘虽是其继子,但依然抚养其长大直到16周岁参加工作;自己所立遗嘱内容只是赠予孤儿院一年的个人工资,可以增加遗嘱内容,把剩余家产都赠予小刘;小刘如果对自己立遗嘱不满意,可以找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张某的各项说法逐一分析。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胶州市公安局胶北派出所积极创办多元化调解中心,辖区伤害类案件持续下降,治安环境更加平安稳定。
2023年8月,王某与李某因酒后言语不和动起手来,双方均为轻伤。随后,多元化调解中心行政调解室接受胶北派出所的委托处理该案,行政调解员首先审阅了案件的相关材料和证据,分析了相关的案情,后传唤双方当事人到调解室,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开始,王某情绪激动,坚持不同意调解。调解员接连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耐心宣讲法律,讲明调解处理的优势以及受到刑事处罚对其不利的影响。数日后,调解员终于做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双方互相谅解,民事调解、刑事撤案,双方握手言和。多元化调解中心自正式运行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7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20余次,化解信访事件3起,辖区刑事警情下降32%,伤害类案件下降39%,调解效率提升80%。辖区发案少、秩序好初具形态,实现了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化解的闭环流程,为平安胶北建设注入新的动能活力。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走在前列,真正做到了人民调解、人民满意。
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调解员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问题,材料中吴某认为该公司“付费超前点播”的行为侵犯了其身为黄金VIP会员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吴某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这属于民事诉讼,A正确。
B: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材料不属于刑事诉讼,B排除。
C: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材料不属于行政诉讼,C排除。
D: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诉讼类型不包括网络诉讼,D错误。
故本题选A。
2.D
【详解】①: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人民调解不一定是最优,①说法错误。
②: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②说法错误。
③④:潮州市运用“茶文化调解法”成功调解多种纠纷,调解成功率99.9%,表明“茶文化调解法”有利于完善新时代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使矛盾纠纷在面对面协商中化解于无形,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B
【详解】①: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胡某和姜某应共同承担起胡某某的抚养义务,因此在该起诉讼中被告胡某与姜某怠于履行抚养义务,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妇联提起的是民事公益诉讼,其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强调促进社会公平公正,②说法错误。
③: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因此若胡某某随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另一方应支付抚养费,③说法正确。
④:父母双方均有义务对胡某某进行照顾和教育这是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但在该起诉讼中胡某与姜某怠于履行抚养义务,没有尽到对胡某某进行照顾和教育的义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C
【详解】①: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①说法错误。
②:肖某前往登记,并按要求支付了“带看费”490元。某中介公司收钱后便告知肖某上述房屋已被出租,坚持带看另一处出租房屋。中介公司收钱后却又告诉房屋已出租,违背了全面履行的原则,②符合题意。
③:基于或裁或审的原则,如果肖某选择商事仲裁维权就不能选择诉讼,③说法正确。
④:诉讼是维权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一定是最佳途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D
【详解】①:小州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和打赏行为,事后,母亲不同意,则这种行为无效,①错误。
②:本案中合同主体小州因为不适格导致其意思表示不真实,而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后来小州的母亲发现了他的打赏行为,在该平台申请退款,平台应退款,②错误。
③:小州是未成年人,其母亲没有正确履行监护责任,也存在一定过错,③正确。
④: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多种,若平台拒绝退款,小州的母亲还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解决,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A
【详解】①:材料中的调解为人民调解,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①正确。
②:材料中的调解属于人民调解,并不需要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调解协议为前提,即使双方没有自愿订立有效调解协议,仍然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②排除。
③: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③正确。
④:调解不等于和解,④排除。
故本题选A。
7.B
【详解】①:乙是违约方,甲可以要求乙退还支付的定金,甲作为守约方可以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8万元,故甲有权主张给付金额13万元,①符合题意。
②:双方约定“乙在7月10日前送到甲指定的地点”,但乙因道路崎岖而翻车,7月11日才送达,该案例中乙违背了全面履行原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②符合题意。
③: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等;道路崎岖不属于不可抗力,③不选。
④:甲乙双方发生合同纠纷,双方可以协议进行商事仲裁,但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而不是不经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不选。
故本题选B。
8.D
【详解】①: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发生与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①不选。
②: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②排除。
③④: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调解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说明我国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A
【详解】①②:商事仲裁的主体是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程序更为灵活,①②正确。
③: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③错误。
④:婚姻、收养、监护等纠纷都不能适用仲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A
【详解】①:财产继承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我国民法典第1129条明确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此,儿媳李某在丈夫去世一直尽到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她和周某、女儿张乙都可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①符合题意。
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②符合题意。
③:价值300万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应先析产再继承,因此其中150万归周某所有,剩下150万(属于张某个人所有)遗产一般应当在周某、李某、张乙三人之间均等分配,③表述错误。
④:继承问题不能申请仲裁,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11.C
【详解】①:人民法院调解有利于便民利民,解决矛盾,但该选项中的“适用于所有矛盾较小的纠纷 ”说法太过绝对,故①表述错误。
②④:互联网赋能人民法院调解的目的是提高解决群众纠纷的效率,方便人民群众,而非保证调解结果的公正公平,故②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
③:依托互联网搭建的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把便民利民宗旨付诸于实际行动,提高了解决纠纷的效率可以优化司法资源的配置,故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C
【详解】C:经法院依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李某和王某的调解协议经法院依法确认有效后,王某拒绝履行,李某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C正确。
A:某公司营业执照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A错误。
B:依据仲裁法的规定,离婚纠纷不适用于仲裁,所以不能申请仲裁解决纠纷,B错误。
D:劳动仲裁组织对孙某追索劳动报酬作出裁决后,如所在公司不服劳动仲裁结果,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D排除。
故本题选C。
13.C
【详解】A: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但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最基本的财产权,故A说法错误。
B: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保护期满以后,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故B说法错误。
C:乙公司擅自生产销售甲公司的产品,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应被裁定为侵权,故C符合题意。
D:乙公司不服知识产权局作出的行政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不是刑事诉讼,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A
【详解】①③: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李甲和李乙均为李某子女,都享有法定继承权,在本案中,李某立有多份遗嘱,根据所学可知,立有多份遗嘱的,应以最后一份遗嘱为主,①③正确。
②:遗产继承纠纷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②错误。
④:保姆可以作为遗嘱继承人继承李某财产,而非法定继承人,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D
【详解】①:曹大爷与居委会签订的是遗赠扶养协议,曹大爷的全部遗产应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由居委会取得,而不涉及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故①不选。
②:材料中指出曹大爷与居委会签订的是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居委会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并处置其遗产,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曹大爷的遗产不应由四名子女继承,故②正确。
③:根据法律的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故③不选。
④:材料中指出曹大爷与居委会签订的是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居委会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并处置其遗产,这说明协议约定了权利和义务,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实质上是一种平等的、有偿的民事法律关系,居委会需要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才能获得遗产,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D
【详解】①: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邻居家小孩的行为已经影响到相邻关系者小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邻居家小孩的行为是欠妥当的,①错误。
②:学校未经小华许可使用她的侧面照,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构成侵犯肖像权,②错误。
③:解决小华与同桌的纠纷,最好方式是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协商和解是解决小华与同桌之间矛盾纠纷的最好方式,③正确。
④: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生产者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邻居大爷无过错也要承担侵权责任,应支付小华医疗费,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1)
T科技公司未经何某同意使用其姓名、肖像,构成对何某姓名权、肖像权的侵害。
(2)
T科技公司应承担向何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3)
何某可以与T科技公司协商和解,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T科技公司之间的争议。
【分析】背景素材:法律纠纷
考点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权利保障于法有据、认识调解与仲裁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T科技公司侵犯了何某的哪些合法权益,需要调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其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可联系侵害了何某的姓名权、肖像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T科技公司应承担哪些侵权责任,需要调用权利保障于法有据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侵害了何某的姓名权、肖像权→可联系T科技公司应向何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设问要求回答何某应该如何维权,需要调用认识调解与仲裁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T科技公司侵害了何某的姓名权、肖像权→可联系何某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维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8.(1)酒店侵犯了周先生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经营者不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而且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本案中,酒店在向周先生承诺包房不设最低消费并谈妥菜品及价格的情况下,仍然以包房标准为由要求加菜,致周先生超标买单,侵犯了周先生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2)作为消费者,周先生可以与经营者即该酒店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分析】背景素材:酒店纠纷
考点考查: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维权途径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酒店在向周先生承诺包房不设最低消费并谈妥菜品及价格的情况下,仍然以包房标准为由要求加菜→可联系教材知识自主选择权;
关键词②:值班经理提醒周先生,这桌菜“不够包房标准”,须加菜。碍于面子,周先生只得加几个菜→可联系教材知识知情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本题属于简答题,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详解略。
19.①小刘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张某履行了抚养义务。③遗赠不属于继承。张某不能遗赠财产给小刘,应适用于遗嘱继承或者法定继承。但继承遗产需要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才能继承。张某称所有家产都由小刘继承,没有从共同财产中析产。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分析】背景素材:父母子女家庭矛盾
考点考查: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育小职责大、薪火相传有继承、认识仲裁与调解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为《法律与生活》,要求对张某的各项说法逐一分析,考生可以调用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育小职责大、薪火相传有继承、认识仲裁与调解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刘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当时年满16周岁且已参加工作并有较高的收入→可联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关键词②:小刘虽是其继子,但依然抚养其长大直到16周岁参加工作→可联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
关键词③:自己所立遗嘱内容只是赠予孤儿院一年的个人工资,可以增加遗嘱内容,把剩余家产都赠予小刘→可联系遗赠不属于继承、夫妻共同财产。
关键词④:小刘如果对自己立遗嘱不满意,可以找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调解要遵循依法原则、自愿平等原则和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进行。根据案情及调解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以高度责任心,理智地采取正确的方法,使调解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下去,直到成功化解。
【分析】背景素材:胶州市公安局胶北派出所多元化调解中心
考点考查:社会争议解决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依据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设问指向是调解员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运用社会争议解决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第二步, 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随后,多元化调解中心行政调解室接受胶北派出所的委托处理该案,行政调解员首先审阅了案件的相关材料和证据,分析了相关的案情,后传唤双方当事人到调解室,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可调用调解要遵循依法原则、自愿平等原则和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进行。。
关键词②:开始,王某情绪激动,坚持不同意调解。调解员接连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耐心宣讲法律,讲明调解处理的优势以及受到刑事处罚对其不利的影响→可调用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关键词②:数日后,调解员终于做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双方互相谅解,民事调解、刑事撤案,双方握手言和→可调用以高度责任心,理智地采取正确的方法,使调解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下去,直到成功化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