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新旧衔接1.趣味小实验,欢迎来挑战图中,两根小棒(加粗部分)哪个较长?先看一看,感觉 (填“上”或“下”)边小棒更长;再用尺子量一量,发现实际上两根小棒 。这说明,我们的感觉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可靠的。2.住在学校东边的小聪和住在学校西边的小明,想比一比到底谁家离学校更近一些。于是放学后两人各自测出:小聪回家需要860步,小明回家需要920步。你认为两人 (填“小聪”“小明”或“无法比较谁”)离学校更近,理由是 。你得到的启发是 。3.请仔细观察你的刻度尺,找一找它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并试着把它们标在下图中。预学新知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2.常用单位还有: 、 、 、 、 、 等。(由大到小排序,且均需写明单位及符号)3.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 、三角尺等。4.在使用刻度尺前,我们应先观察它的 、 和 (它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5.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填“A”或“B”);使用的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mm;物体的长度为 。素养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2.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3.(重点)会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4.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课堂任务1 长度的单位1.认识事物时仅凭感觉是不可靠的,我们需要借助测量仪器或工具进行测量。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3.单位换算(1)进率(2)换算 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例如,上面例子中单位由 m换算成 cm,×102;若单位由cm换算成m,则×10-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7.8 cm=7.8×10-4=7.8×10-4μm B.7.8 cm=7.8 cm÷100=0.078 mC.7.8 cm=7.8 cm×10=78 mm D.7.8 cm=7.8×10 mm=78 mm变式152.8 m= cm;8×1010 dm= km= nm;7×106 nm= mm;360 cm= μm= m。变式2 1.62×109nm可能是( )A.一本书的长度 B.一个人的身高 C.一个足球场的宽度 D.一座山的高度课堂任务2 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常见的有直尺、卷尺、三角尺,精确测量时还可能用到游标卡尺等。2.学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看:测量前观察刻度尺的 、 ,以及它的 是否磨损。 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先认清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以便根据测量的物体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在实际测量时,所选测量工具并不是越精密越好,只要能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就可以了。(2)放:使用时把刻度尺的 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 ,不能歪斜(如图1)。如果是选用比较厚的刻度尺,一定要注意使它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如图2)。(3)读: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准确读到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时,数值后面要标明 。下列各幅测量物体长度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变式3 读出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图乙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3.练习测量长度:小组实验——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测量对象 长度 宽度物理课本4.对身边一些长度的感性认识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作为“尺”来估测长度,比如用这些“尺”来估测课本、课桌、椅子等的长度或宽度。下面所列举的利用身体“尺”估测物体长度的事例中,符合实际的是( )A.小红的课桌长度大约有三拃,约1 m B.小红的笔袋宽度大约有一拳,约5 cmC.小明家的客厅长度约13步,约8 m D.小明所在教室外的走廊宽约8脚,约3 m参考答案【新旧衔接】1.下;一样长;不一定2.无法比较谁;两人的步子不一定一样长;测量时需要选择相同的单位(合理即可)3.①零刻度线 ②单位 ③测量范围 ④分度值【预学新知】1.米;m2.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卷尺;直尺 4.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5. B;0~10 cm;1;7.40 cm课堂任务1例1 D 变式1 5 280;8×106;8×1018;7;3.6×106;3.6变式2 B课堂任务22.(1)测量范围;分度值;零刻度线(2)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有刻度线;平行(3)正对 (4)单位例2 B 变式3 4.0 cm;3.37 cm(3.36~3.38 cm均可)例3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