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有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有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新旧衔接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用手轻轻地按在自己的喉部,然后大声说话,再小声说话,你会发现你的手感觉到的振动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听到的声音的    不同。
4.由不同的乐器演奏歌曲《歌唱祖国》,演奏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
预学新知
1.音调
(1)定义:声音的    叫作音调。
(2)影响因素:物体的    。物体振动得越    ,音调越高。
(3)频率
①定义:物体在    振动的次数;②单位:    ,符号:Hz。
(4)声波: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为    ; 超声波的频率    ;次声波的频率    。
2.响度
(1)定义:声音的    叫作响度。
(2)影响因素:①物体的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    ,响度越大;②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    。
3.音色
(1)定义:声音的品质叫作音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    、    以及发声方式等。
素养目标
1.(重点)能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知道影响声音的特性的因素。
2.(难点)能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3.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课堂任务1 音调
1.演示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两次拨动钢尺的力大小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它发声的音调。观察到的现象: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    ,听到的声音    。
(2)补充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2.(1)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俗称声音的粗细)。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音调由发声体的    决定。频率越    ,音调就越    ,声音听起来越尖细;频率越    ,音调就越    ,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2)物体1 s内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单位是赫兹(Hz)。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Hz。超声波的频率在    Hz以上,次声波的频率在    Hz以下。
[2023四川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  )
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变式1用二胡演奏乐曲时,声音是通过弦的    产生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弦发出声音的    。
 (1)振动物体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振动物体的粗细越细,音调越高;振动物体被拉得越紧,音调越高。
(2)吹笛子时,用手压着管身上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课堂任务2 响度
1.声音的强弱叫作    (俗称音量的大小)。
2.演示实验
(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会被音叉弹开。如果让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重复实验,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更大,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更大。
(2)    表示物体振动的幅度。上述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音叉的    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    ;振幅越小,响度越    。
(3)本实验中,将    转换为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小,使实验现象更容易被观察。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上来自全球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在数字世界与现实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主火炬塔,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说明声音的    (填“响度”或“音调”)大。
变式2[2023重庆中考]扬声器(喇叭)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扩大”是指将声音的    增大。
 响度除了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外,还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课堂任务3 音色
1.音色是声音的品质,音色由发声体的    、    等因素决定。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演示实验
如图是用计算机软件播放音叉、钢琴和长笛发出的C调1的波形图,发现这几个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不同。
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是使电子乐器发出的声音与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地一致(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变式3[2024上海徐汇区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总结:声音的特性辨析
名称 概念 影响因素 相关关系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大,则音调高; 频率小,则音调低
响度 声音的大小(强弱), 常用分贝(dB)表示 发声体的振幅及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距离近,则响度大; 振幅小,距离远,则响度小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 发声方式等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 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不同
参考答案
【新旧衔接】
1.振动 2.不一样 3.响度(合理即可)
4.解: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合理即可)
【预学新知】
1.(1)高低 (2)频率;快 (3)①1 s内 ②赫兹
(4)20~20 000 Hz;高于20 000 Hz;低于20 Hz
2.(1)强弱 (2)①振幅;大 ②大
3.(2)材料;结构
课堂任务1
1.(1)快;音调越高 (2)下面
2.(1)频率;频率;高;高;低;低
(2)20~20 000;20 000;20
例1 D 变式1 振动;音调
课堂任务2
1.响度
2.(2)振幅;振幅;大;小
(3)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
例2 响度 变式2 响度
课堂任务3
1.材料;结构 2.音色
例3 D
变式3 A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正确;甲和丙的振幅不相同,则响度不相同,故B错误;丙、丁的波形是不同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