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有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有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新旧衔接
1.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三态:    态、    态、    态。
(2)三态的辨别:①冰是    态;②水是    态;③水蒸气是    态。
2.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谈谈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现象有哪些。
预学新知
1.熔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物质熔化时要    (填“吸热”或“放热”)。
凝固: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物质凝固时要    (填“吸热”或“放热”)。
2.固体可分为    和    。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    ,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    ,但是温度    。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    ,温度    。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填“相同”或“不相同”)。
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
素养目标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它们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4.认识常见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课堂任务1 物态变化
冬天,湖面上的水结成    ,到了春天,冰又融化成    ;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一些水,一会儿水就不见了,变成了    ,水蒸气又变成云,云又会形成雨降下来;水蒸气也能变成冰,如寒冷的冬天,早晨出现的霜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固态的“冰”。上述现象表明物质的存在有三种状态,即    、    、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作    。
课堂任务2 熔化和凝固
1.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
2.实验: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设计实验
①固体的形状:使用    (填“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进行实验,这样可以使固体受热均匀,并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被固体包围,测量温度准确。
②加热方式:为了让试管内被加热的固体受热均匀,减缓固体熔化速度,应该选择    (填“甲”或“乙”)种加热方式。
③器材组装顺序: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应该按照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进行实验与数据处理:下表是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数据,请把数据描在图丙中并连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9 50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50 52
(3)实验结论:海波熔化时,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需要继续    (填“吸热”或“放热”);石蜡熔化时,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需要继续    (填“吸热”或“放热”)。
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该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实验时,选用    (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更好。选择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
(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所测温度为    ℃。
(4)将冰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绘制成如图丙所示。根据描绘的图线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表所示。表格中(a)的内容是    。
(a) …
温度/℃ …
(5)在冰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会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6)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丁所示。已知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则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课堂任务3 熔点和凝固点
1.像海波这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    。如图甲所示,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    。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等。
2.像石蜡这样,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    。如图乙所示,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    。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玻璃、塑料、橡胶等。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    ,凝固时的温度叫作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填“相同”或“不同”)。例:冰的熔点是0 ℃,则水的凝固点是    ℃。
4.晶体熔化条件:    、    。
晶体凝固条件:    、    。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锡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锡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
(2)在BC段,锡处于    ;在DE段,锡处于    。(均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锡的熔化用了    min,它熔化时要    热,但温度    。
(4)锡在10~12 min这段时间内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课堂任务4 熔化、凝固的应用
固体熔化时    ,使外界温度降低。液体凝固时    ,使外界温度升高。生活中常常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来改变外界温度。
夏天我们吃冰糕为什么能降温解暑呢?原来冰糕熔化时要    热。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    时会    热,因此窖内温度不会太    。
参考答案
【新旧衔接】
1.(1)固;液;气 (2)①固 ②液 ③气
2.答案标准:能说出一些有关水的物态变化的现象均可,例如雪、雾、冰雹等。
【预学新知】
1.固态;液态;吸热;液态;固态;放热
2.晶体;非晶体;晶体;熔点;吸热;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持续升高
3.相同 4.0 ℃
课堂任务1
冰;水;水蒸气;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
课堂任务2
1.熔化;凝固
2.(1)①颗粒状 ②乙 ③从下到上
(2)如图所示:
(3)不变;吸热;升高;吸热
例1 (1)秒表
(2)自下而上;碎冰块;使冰块均匀受热且温度变化缓慢
(3)-4 (2)固液共存;时间/min
(5)吸收 (6)变少
课堂任务3
1.晶体;保持不变
2.非晶体;升高
3.熔点;凝固点;相同;0
4.达到熔点;继续吸热;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例2  (1)晶体;230 ℃;230 ℃
(2)固液共存态;液态
(3)4;吸;保持不变 (4)固液共存态
课堂任务4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例3 吸;凝固;放;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