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新旧衔接1.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液化。2.生活中的物理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的公园里,冰雕制作师会做些冰雕供人观赏,但是这些冰雕会一天天变小。冰雕为什么变小了?此时北方室外温度低于0 ℃,冰雕 (填“会”或“不会”)熔化,冰雕减少的那部分只能是变成了 (填“水”“冰”或“水蒸气”)。预学新知1.放在衣柜内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一过程是由于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为了 ,这种现象称为 ,该现象需要 热。2.冬天,我们有时会看到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这一过程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 ,这种现象称为 ,该现象需要 热。素养目标1.了解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2.(难点)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3.(重点)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重点)了解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培养爱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课堂任务1 升华和凝华1.演示实验:在密闭的锤形玻璃容器内装入少量的碘颗粒(也称“碘锤”),将“碘锤”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一会儿容器内弥漫了紫色的气体。小明猜想碘是先由固态迅速变为液态,再由液态迅速变为气态,因为变化的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分析小明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取出玻璃容器,在上面浇冷水,会看到有碘颗粒出现,这是 (填“气态”或“固态”)的碘直接变成了 (填“气态”或“固态”)的碘。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 熔点/℃ 沸点/℃碘 114 184水 0 1002.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是 热过程;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 热过程。图甲为探究蜡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固态碘的熔点为114 ℃。两个实验中,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蜡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B.两个实验中的物态变化过程都需要吸热C.两个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主要都是为了控制温度D.两个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主要都是为了受热均匀课堂任务2 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这首诗描写的是松花江的“雾凇美景”。如图所示的“雾凇”,其形成原因是( )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B.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变小、消失D.放在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冰归纳总结(1)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固体空气清新剂散发香气变小;灯泡内钨丝变细;寒冬里,未见雪人、冰雕等熔化,却越来越小。(2)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白炽灯灯壁变黑。课堂任务3 水循环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结合生活中水的各种形态,如水、冰、雾、露、霜、雪、雨等,并阅读教材 P80的“水循环”栏目的内容,总结水在三态转化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其吸、放热情况,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成图中(1)、(2)两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1) ;(2) 。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同时伴随着吸热;②处水蒸气有的 形成小冰晶,有的液化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放热;③处温度较高时冰晶会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变式2[2024苏州期中]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水在循环中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C.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D.积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课堂任务4 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图甲: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B.图乙: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图丙:使用含磷洗衣粉 D.图丁: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课堂任务5 物态变化知识整合在下图中写上物态变化名称,并写明哪些要吸热,哪些要放热。如图所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内城堡、滑梯等都是由冰块雕琢而成的,地上还积了厚厚的雪。冰与雪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以上过程需要 热。参考答案【新旧衔接】1.液态;气态;气态;液态2.不会;水蒸气【预学新知】1.气态;升华;吸 2.固态;凝华;放课堂任务11.错误;开水的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气态;固态2.固;气;吸;气;固;放例1 B 点拨:蜡受热熔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固态碘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固态碘受热会升华,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故A错误;蜡受热要熔化,固态碘受热要升华,熔化和升华都吸热,故B正确;在探究蜡熔化特点的实验中,使用水浴法对蜡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而观察“碘锤”中碘的物态变化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控制温度,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防止碘熔化,故C、D错误。课堂任务2例2 D 变式1 C课堂任务3凝固放热;汽化吸热例3 汽化;凝华变式2 B 点拨: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收热量从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这是汽化现象,汽化的方式之一为蒸发,故A正确;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这是凝华现象,而不是凝固现象,故B错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C正确;雪是固态的小冰晶,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故D正确。课堂任务4例4 B 点拨: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污染水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保护水资源,故B符合题意;使用含磷洗衣粉,污染水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课堂任务5如图所示:例5 凝固;凝华;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