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新旧衔接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 ,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 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填“改变”或“不变”)。4.科技生活,物理应用荒野求生节目中经常出现在野外利用放大镜取火的场景,光由空气经过放大镜(玻璃)时,因发生 (填“反射”或“折射”),使原来近似平行的太阳光聚集成一个亮点,使易燃物温度升高而燃烧。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 ,对太阳光起到 作用。预学新知1.透镜分为 透镜和 透镜。中间 、边缘薄的镜片为凸透镜;中间 、边缘厚的镜片为凹透镜。2.如图属于凸透镜的一组是 ,属于凹透镜的一组是 。3.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每个透镜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该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 。4.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 ,凸透镜有 个焦点。5.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素养目标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重点)知道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能画出经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3.掌握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课堂任务1 凸透镜和凹透镜1.观察比较: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近视镜、放大镜(或老花镜)等其他小组内发的各种透镜,比较它们的区别。归纳总结(1)透镜的种类: 和 。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2)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属于凸透镜的是 ; 属于凹透镜的是 。(均填字母)2.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如图中的CC'。(2)光心: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 。(第2题)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这五块玻璃a、b、c、d、e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例1)课堂任务2 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实验: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过程: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分别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如图所示。实验结论: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如图所示,四个图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虚线框内应该放置凸透镜的是( )A B C D变式1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填“凸”或“凹”)透镜,这种透镜能让艾绒生火说明它对太阳光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课堂任务3 焦点和焦距1.焦点(1)如图甲所示,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 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一般用字母“F”表示。(2)如图乙所示,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 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虚焦点。2.焦距焦点到透镜 的距离叫作焦距。一般用字母“f”表示,如上面图甲所示。3.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焦距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即相同口径时,透镜中间越厚),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越 ,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 ,如图所示。(第3题)4.实验:如图所示,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观察有什么变化?(第4题)实验结论: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的 ,用刻度尺测量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焦距,用这种方法可以粗略测量焦距。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变式2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F,则F点称为该凸透镜的 ;若①②两条光线分别向上、向下平移一段距离(仍射到凸透镜上),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F将 (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原位置不变”)。课堂任务4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结论:(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结论:(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3)向着凹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 。完成下列光路图。变式3 下列选项中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新旧衔接】1.偏折;折射 2.法线;小于;增大3.不变4.折射;凸透镜;会聚【预学新知】1.凸;凹;厚;薄 2.甲;乙 3.光心4.焦点;2 5.会聚;发散课堂任务11.(1)凸透镜;凹透镜(2)A、B、D;C、E、F2.(2)中心例1 acde;b课堂任务2 会聚;发散例2 C 点拨:由图可知,选项A、B、D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虚线框中是凹透镜;选项C中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所以虚线框中是凸透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变式1 凸;会聚课堂任务31.(1)会聚 (2)反向延长线 2.光心3.相等;强;强4.焦点例3 会聚;11.0变式2 焦点;保持原位置不变课堂任务41.(1)不变 (2)焦点 (3)平行2.(1)不变(2)反向延长线过焦点(3)平行例4 如图所示:变式3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