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有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有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新旧衔接
1.照相机成像特点:    、    的    像,照相时要使成像变大应将镜头    (填“靠近”或“远离”)物体。
2.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3.认识我们的眼睛
看图比较三个凸透镜的厚度和会聚能力。结论:凸透镜越厚,焦距越    ,对光的会聚能力越    (填“强”或“弱”)。凸透镜越薄,焦距越    ,对光的会聚能力越    (填“强”或“弱”)。
预学新知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就像是照相机的镜头。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从而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3.近视眼: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方,需用    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矫正。
4.远视眼: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方,需用    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矫正。
素养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重点)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课堂任务1 眼睛
1.眼睛的成像原理
观察如图所示人眼结构,对比照相机成像情况,分析眼睛成像情况。
(1)眼球好像一架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能将来自物体的光    (填“会聚”或“发散”)在    上,形成物体的像。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的    像。
2.眼睛成像的调节
(1)如图甲所示,人眼看远处物体时:    放松,    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如图乙所示,人眼看近处物体时:    收缩,    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近点、远点和明视距离
(1)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作    和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近点在大约    cm处。
(2)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cm,这个距离叫作    。
据报道,某地一位10岁男孩右眼因被激光笔灼伤而失明,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激光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填“凸”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失明。
课堂任务2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特点 成因 成因图示 矫正透镜 矫正原理 矫正图示
近视眼 看近处清晰,看远处模糊 晶状体太①    ,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②     ③    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远视眼 看远处清晰,看近处模糊 晶状体太④    ,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⑤     ⑥    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很多青少年对手机的使用不当导致了眼睛问题,使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填“强”或“弱”),无法正常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导致了近视。如图所示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光学元件对光有    作用。
变式1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图中表示某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佩戴    透镜,乙属于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变式1)
变式2[2024北京西城区期末]小乐拿着甲、乙两副眼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下方纸板上承接到它们的“影子”甲'、乙',如图所示。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
A.甲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近视镜 B.甲对光有发散作用,是近视镜
C.乙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近视镜 D.乙对光有发散作用,是近视镜
(变式2)
变式3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位于图中A处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她找出错误的选项    ,选择理由:    。
A.该凸透镜焦距为10 cm
B.小红把蜡烛移动到B处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移动
C.蜡烛移动到B处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小红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红将光屏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后像又变得清晰,说明小红的眼睛与图乙(a)中所表现的状况相同。
变式4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凸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①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
②将光屏远离“水凸透镜”
③对“水凸透镜”注水
④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凸透镜”
A.①和③都行 B.②和③都行
C.①和④都行 D.②和④都行
参考答案
【新旧衔接】
1.倒立;缩小;实;靠近 2.会聚;发散
3.短;强;长;弱
【预学新知】
1.凸透镜 2.形状
3.厚;强;长;前;凹
4.薄;弱;短;后;凸
课堂任务1
1.(1)照相机;凸;会聚;视网膜 (2)倒立;缩小;实
2.(1)睫状体;晶状体;弱 (2)睫状体;晶状体;强
3.(1)远点;近点;无限远处;10  (2)25;明视距离
例1 凸;会聚
课堂任务2
①厚 ②长 ③凹 ④薄 ⑤短 ⑥凸
例2 强;缩小;发散
变式1 凹;远视眼
变式2 B 点拨:“影子”甲',光斑的中间比较暗;“影子”乙',中间出现亮斑,所以甲对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是近视镜;乙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是远视镜。
变式3 C;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变式4 B 点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推迟会聚,当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凸透镜“戴上”时,像会远离“水凸透镜”,即清晰的像成在光屏后方,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若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像更不清晰,①不可行,②可行;若对“水凸透镜”注水,使其变厚,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③可行;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所成的像会更加远离凸透镜,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更不能得到清晰的像,所以④不可行。综上所述②③可行,故B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