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12---笫一次工业革命与笫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不同和相同之处等比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12---笫一次工业革命与笫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不同和相同之处等比较

资源简介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12---笫一次工业革命与笫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不同和相同之处等比较
56.笫一次工业革命与笫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不同和相同之处
名称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手工工场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阶段)
前提条件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得以确立
资本条件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黑奴贸易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
市场条件
英国海外市场扩大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海外市场的拓展
劳力条件
英国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技术条件
手工工场发展积累经验
自然科学研究重大突破
社会环境
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工业成就
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
主要投入
资源、劳动力
资金、技术、资源
工业结构
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
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得以技术改进;开始由轻工业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科技含量
发明者是技师和工人,技术含量较低。
发明者是科学家、工程师,产品技术含量高
工业布局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型)
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煤铁复合型,出现“临海型”)
开展范围
“一枝独秀″,英国开始,后才扩展法等国
“全面开花″,即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科技地位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巨大影响
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占多数,规模小。
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加,形成垄断组织。
生产力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蒸汽时代”
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关系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
英国霸权地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思想意识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股潮流
自由主义、专制主义或军国主义两股潮流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
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国经济霸权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思想
垄断主义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制度
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垄断资产阶级进一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社会结构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
殖民扩张
商品输出、军事征服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世界市场
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中国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相似
(1)背景:都是在有利的前提、科技、资金、市场等条件下发生。(2)内容: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3)本质: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4)生产方式:大批量、标准化生产。⑸影响:都使人类进入新时代;都对亚非拉带来灾难也引起反抗;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等产生深远影响;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等产生了深刻变化。
57.区分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工厂制与垄断制
工厂制
公司制(垄断组织)
时间
工业时代早期(工业革命的产物)
大企业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原因
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手段
机器生产
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
特点
(1)规模:相对于手工工场规模较大,工人集中。(2)细致分工和严格纪律。(3)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4)生产手段:主要靠机器生产。
(1)规模:在企业兼并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2)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3)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4)生产手段:主要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影响
适应机器大生产需要,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干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对外扩张等消极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重要表现。(3)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4)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基础上形成的。
联系
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
58.如何区别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工厂
生产手段
以作坊主手工劳动为主
手工操作为主
机器大生产
组织形式
较分散
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
相对集中
生产规模
规模很小
规模较小
规模较大
经营模式
分散经营
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生产关系
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性质
封建社会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是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
历史影响
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为类社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同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②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的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③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④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认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再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折射出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沧桑变迁,反映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机器化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历史必然
59.区别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目的
自强
求富
代表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开平煤矿等
经营方式
官办(政府出资兴办)为主
官督商办为主(形式多样,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
市场销路
产品用于武装军队
产品可投放市场,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管理方式
采用封建官僚制度
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企业性质
封建性的近代工业
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相似
都使用大机器生产;都学习外国技术;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都对外国经济扩张起一定抵制;都培养近代科技人才。
联系
都采用了大机器生产的方式;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民用工业是为了辅助军事工业而兴办;民用工业为了辅助军事工业而兴办
60.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比较
外商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历史背景
外国在华企业始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和租界的设立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向西方学习思潮,由于外国企业影响和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派创办新式工业
受到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
企业特点
有特权保护,资金多,技术力量雄厚。
将先进的西方科技嫁接到腐朽封建制度上,使用大机器生产;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以轻工业为主,明显半殖民地性质。
企业性质
资本主义性质
军事工业是封建官办性质,民用工业是资本主义性质
资本主义性质
历史影响
外商企业虽然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但它们大放悲声了中国原料和劳动力,占领了中国的市场,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洋务派企业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培养了技术人员,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之处
(1)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物。(2)都使用机器生产。(3)都属于近代企业。(4)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域的大中型城市;从全国看,分布不平衡;从行业看,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得不到发展。原因:①沿海和长江流域大中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大;②这里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早且集中,自然经济分解过程中形成了消费市场和商品市场。③这些地区开放较早,人们思想开放,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④对外联系便捷,便于海外贸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