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8---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比较等比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8---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比较等比较

资源简介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8---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比较等比较
36.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比较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革命结果
胜利果实落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成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委员会,工人、农民、士兵成为国家的主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组织机关
自发的革命斗争
有组织有领导的革命斗争
历史影响
结束了专制的罗曼诺夫王朝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同点
⑴在俄国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⑵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密切相关。⑶采取了武装斗争的方式。⑷工人和士兵都是革命的主力。⑸首先在彼得格勒爆发等。⑹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⑺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6) 关系:二者紧密相连,由二月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即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所说的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3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异同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所处时代
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
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革命任务
推翻的是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道路
首先从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道路
历史影响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相同点
(1)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都使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2)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⑶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部分。(4)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5)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6)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对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都是极大的鼓舞。
所走革命道路原因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共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受到挫折,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认识
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
38.俄国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异同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革命领导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自发斗争
以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革命同盟
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农民
革命措施
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反革命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
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
革命结果
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影响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新纪元
相同点
⑴历史背景:都是大规模战争,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⑵革命性质: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⑶革命方式: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39.区别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
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
权力主体
全国人民,代表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
议员,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议员都是维扩资产阶级利益
活动原则
集中制与议会制原则
三权分立制的原则
政党在政权组织中活动方式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共始终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
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阶级本质
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权力属于资产阶级
相似
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
40.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设立区域
在港、澳、台设立的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自治程度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一定的外事权等,无权行使外交、国防、宣战、媾和等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设立目的
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
设立作用
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同点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人民都能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