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1 --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等比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1 --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等比较

资源简介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1 --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等比较
比较题的解答技巧。比较题是要求把两件或两件以上历史事件或现象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或本质差别,得出相应结论。有类比题(同类或相似性质事件比较)、对比题(不同类或相反性质事件比较)。技巧是:第一步,弄清性质,抓住本质;第二步,分点比较,要点全面(背景、目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等);第三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比较题设计要遵循相关性、对应性、重点性、时代性等原则。
1.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异同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物质基础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发展
盛行时代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阶级社会产生后至封建社会结束
反映的社会状况
“天下为公”的社会现象
“天下为家”的社会局面
首领的继承方式
由各部落首领民主推选
世代相袭
相同点
都是我国古代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都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比较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异同
分封制
宗法制
历史背景
西周的建立
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主要目的
(1)直接: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为了进行有效统治。(2)根本: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
(1)根本:巩固分封制形成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2)直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核心内容
(1)分封办法: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等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2)权利与义务: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但也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1)确立了严格大小宗体系。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2)嫡长子继承制度。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称为小宗。(3)权利与义务: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小宗服从大宗。
突出特点
(1)分封的对象多样化,以同姓王室贵族为主。(2)周天子是“天下共主”。(3)权力与义务并存。(4)层层封授、等级森严。(5)带家族统治色彩。
(1)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2)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3)与分封制互为表里。(4)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5)大小宗相对独立性,等级森严。
双方关系
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历史作用
(1)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消极:等级序列,带家族统治色彩;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埋下隐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势力强大,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解体。
(1)利: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修家谱,建宗祠,寻根问祖)。(2)弊:等级制森严,家(族)长制盛行,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任人唯亲,裙带作风(走后门)等。
共性
(1)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2)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3)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4)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 部族色彩。(5)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宗法制对王位继承制、权力财产分配制、宗族制、特权制等都产生了影响)
联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3.内外服制度与分封制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与王室的关系
王室与方国是同盟关系,商王与附属国是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是血缘纽带连接成一个大宗法血缘网络,臣属关系明确
地方上居民组成
外服各方国与内服地区的居民都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
在宗法制和分封制下,多数封国内血缘界限被打破,居民既有国人,也有土著
等级观念
方国对商王承担义务,有-定等级观念
被分封的诸侯国对周天子义务更加明确,等级观念比商代更严,有森严等级序列。
实际效果
方国联盟不能有效维护统一
周王的权威得到极大的增强,天下共主使统治效果得到加强,疆域得以扩大
共性
都有王族活动区域——内服或王畿;附属国或诸侯国对王族都有一定的义务;都保留氏族部落的特征;分封制是内外服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4.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5.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盛行时代
产生于奴隶社会,盛于西周
盛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开始于元朝
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它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
①地位: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巩固封建统治。③结果:都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④影响: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