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4--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等比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4--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等比较

资源简介

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比较题系列之4--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等比较
16.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主要种类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在君主
君主权限
统而不治,无实权
君主凌驾于议会之上,掌握的实权
内阁产生
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
首 相
英国政府的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
德国政府首相由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议 会
英国的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限制王权
议会只拥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权力,对政府及皇帝没有监督权。
不同原因
在革命前,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快的发展,英国就已经初步确立了制约王权的机制
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则是一个专制色彩浓厚的国家,民众的民主意识很薄弱
相 同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
17.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之比较
比较项
法国共和制(议会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历史背景
第三共和国成立;各派角逐;国民议会召开
统一完成;帝国建立
确立标志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元首产生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皇帝世袭
元首任期
任期制(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终身制
行政权
总统和内阁(总统命令需部长副署)。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皇帝。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主持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权
议会。众议院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出,任期9年,有权否决众议院决议案。
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是最高立法机构,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权力小。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法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签署、公布和监督法律实施;联邦议会议长由宰相担任,宰相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特点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大,二者相互制约;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结果
两权没分开,军事、封建浓厚民愤慨。(顺口溜)
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法国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洗礼,封建势力受到涤荡,而且法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全面大发展时期。
德国的封建势力相对强大一些,资产阶级成长缓慢且非常软弱,而在统一战争中,容克地主表现出了强大的威力。
确立影响
确立巩固,发展奠基(共和政体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积极性:新的时期;资本发展;强国之列。局限性:君主专制;不彻底性;封建军事。
相同点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②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国会由两院组成,立法权在议会,下院由选举产生且权力都比较小,立法权都受到限制等。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④都明显含有和国内反民主势力相妥协的内容,有一定封建残余性。⑤形成共性主要原因是两国反民主势力都很强大。⑥都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⑦都是在资本主义取得-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⑧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
18.近代中西方政治民主化的比较
西方
中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
高,特别是每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其发展
低, 资本主义始终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受专制制度影响的程度
封建专制的历史远没有中国那么长
专制制度对民主化进程的阻碍要远超过西方国家
资产阶级所处的地位
资产阶级担负起领导任务
资产阶级始终未能真正充当领导角色
民主化斗争的结果
政治民主化的艰难发展而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各种尝试最终都失败了
相同点
⑴都以反对专制制度为起点。文艺复兴中的反对神权以及维新派的改良都体现了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⑵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化也在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和启蒙运动都是政治文明的进——步发展。⑶都通过思想解放运动摆脱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如中国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和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⑷都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今天还在进一完善和发展。
19.法国的总统制与美国总统制
项 目
法国总统制
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
总统
总统
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选举(任四年,可连任两届)
元首任期
任期制
任期制
元首的实权


政府首脑
内阁总理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总统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
参众两院
总统
行政权
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
总统
政府首脑
与议会关系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立法权
参众两院与总统共同享有
国会
共性
都是资本主义政体,是代议制民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政体。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之所以有不同点,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不同,法国宪法之所以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又受议会和内阁成员的限制,是为了防止君主派的复辟。
20.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笫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目的
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战争借口
禁烟运动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侵略力量
英国
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从沿海一直侵入到北京
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景约,攫取了新的权益。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同
⑴历史背景: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⑵根本目的:两次战争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⑶战争性质:侵略战争。⑷战争手段:侵略者都是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战争过程也非常相似。⑸发动者:英法直接出兵,美俄以“调停”的身份出现,但实际仍以英国为主。⑹结果: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