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根起固着作用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靠茎、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苏铁靠花、果实、种子繁殖
D.蒲公英植株矮小是因为体内输导组织不发达
2.“麻屋子, 红帐子, 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是描述花生的谜语。其中“白胖子”是指( )
A.胚 B.种皮 C.种子 D.果皮
3.右图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组成了玉米种子的胚 B.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⑥
C.③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D.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④
4.下列最适合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
A.肥沃的土壤 B.有活力的胚 C.充足的空气 D.度过休眠期
5.“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一样粗。这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 )
A.导管和筛管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6.“根深才能叶茂”根是植物主要的营养器官。右图是根尖的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部位出现导管 B.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来的
C.根的生长主要靠②和③ D.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7.如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 发育成E 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这两个过程
B.A→B 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C 在生长时,需要施加家畜粪尿等有机肥,其目的是给大豆的生长提供有机物
D.E 是由D 中的子房发育而来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1页
8.“紫薇花开百日红,轻抚枝干全树动。”附中校园紫薇花开正盛,从繁衍后代角度来说,紫薇花的主要结构是( )
A.花瓣和花萼 B.雄蕊和雌蕊 C.花托和子房 D.花药和柱头
9.桃花中将来发育为桃子可食用部分的结构是( )
A.胚珠 B.子房 C.子房壁 D.花药
10.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表示根尖的伸长区对水分的吸收
B.b 表示水分通过筛管从低往高运输
C.c 表示水分的散失, “门户”是气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1.为研究水稻新品种,对其叶表面的气孔进行观察,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叶表皮细胞,②是保卫细胞
B.当太阳升起时,叶片的气孔慢慢张开
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张开
D.保卫细胞没有叶绿体
12.洗面口袋的时候,在口袋布上会留下一些淡黄色的小颗粒,不容易洗掉。这些小颗粒是面筋,它是组成种子的 (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无机盐
13.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实验研究中起关键作用.下列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匹配的是( )
A.碘液——检验水稻胚乳中是否含有淀粉
B.澄清石灰水——验证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D.生理盐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1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中物质、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2页
15.将暗处理后的叶片甲主叶脉切断(如图),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 )
A.水 B.叶绿体 C.光 D.二氧化碳
16.下图是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大于 n 1 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ac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当光照强度大于 n2 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7.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部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 )和氧气含量(B )随时间变化的是( )
18.下列关于动物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需要氧气,绿色植物需要二氧化碳
B.动物需要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需要氧气
C.都需要氧气
D.都需要二氧化碳
19.图示可简洁直观地表示植物的生理过程,下图中①②代表气体,③④代表物质,箭头表示进出方向。下列相关推理错误的是( )
A.若表示蒸腾作用,则②为水蒸气
B.若表示光合作用,则③④为水、有机物
C.若代表呼吸作用,则①②分别氧气、二氧化碳
D.绿色植物在晚上只进行蒸腾作用
20.下列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气孔的开闭只影响蒸腾作用
B.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的原因是树皮中有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D.土豆中储存的淀粉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3页
21.“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新疆人民生活的写照,新疆白天温度较高,晚上温度较低。这里的水果产量高、品质好的原因是( )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较大,夜晚呼吸作用旺盛
C.晚上温度较低,光合作用较强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
22.在附中劳动实践园地同学们享受劳动的快乐,积累了种植经验。下列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匹配正确的是 ( )
A.栽种黄瓜时合理密植——提高蒸腾作用效率
B.移栽时选择阴天或傍晚——降低光合作用强度
C.白天给温室通风换气——提供充足的氧气
D.土壤板结及时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23.傍晚人们在任城森林公园游玩,倍感空气清新、凉爽湿润,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4.绿色植物作为地球上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意义重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有机物、氧气
B.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满足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需求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25.如图是我国植树节的图标,主旨是倡导每个公民每年义务植物3-5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月12 日是植树节,我国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
B.济宁市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C.我国植被资源丰富,不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D.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4页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14分)实验是探寻生命奥秘的有效方法,如图一所示,将一根杨树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观察枝条各部分染色情况。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二),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图三是显微镜下观察该植物叶片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一所示,看到叶脉发红时,将枝条的茎进行横切和纵切,能看到被染红的是茎的 ,此结构中的 管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 的功能。红墨水能从茎运输到叶实现由低到高的运输,动力主要来自 。
(2)图二中实验的变量是 。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的作用是 。
(3)观察图二中出现的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
(4)分析图二的实验现象可知,蒸腾作用主要通过 进行的。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三中[ ] 散失的,它的开闭受 的控制。该结构在多数陆生植物叶片的 (填“上”或“下”)表皮分布多。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5页
(5)有同学用右图装置来验证植物蒸腾作用,他的做法是否合理 。 (填“是”或“否” )
(6)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三叶片结构中的[ ]的细胞中。
(7)在夜晚无光时,从图三4中释放出的气体有 .
27. (14分)科学且严谨的实验为光合作用过程的发现提供了依据。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2)图一的实验变量是 。步骤③B烧杯中的液体是 ,此操作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 溶解到B烧杯的液体中。步骤④中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 。
(3)该实验的现象是未遮光部分 (填“不变蓝”或“变蓝”),分析可知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 。
(4)图二是小组同学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白色)创新实验。A 叶片非绿色部分和绿色部分,能变蓝的是绿色部分,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二中的B 叶片经同样处理后,其绿色部分能不能变蓝 并说明理由 。
(5)图三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乙和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原因是 :甲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 ,可以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验证,卫生香会 。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提高温室内作物的产量,你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如施加含 (填气体)的气肥。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6页
28.(7分)如图是初中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请回忆做过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装置密封,一天后,装有萌发的种子保温瓶中的温度较高,装有煮熟种子保温瓶温度不变。这个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 。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瓶中,装有 的种子瓶中的蜡烛会熄灭。
(2)图二装置中,甲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丁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呼吸作用产生 。
(3)萝卜长时间贮存会空心不如新鲜的好吃是因为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 。
(4)请你根据上述实验,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29.(11分)如图一中A、B、C分别表示桃树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7页
(1)图一中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由图中的过程 (填字母)提供,是在活细胞的 (填结构)中进行的。在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2)图二中,曲线甲代表的生理作用对应图一中 (填字母),从图二可以看出,桃树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起点是 点(填字母),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相等的是点 (填字母)。
(3)对图一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二中的曲线应选择时间是在 点左右摘取叶片。
(4)桃富含水分和糖分,糖分主要是由桃叶进行 制造后,运输到茎中,再通过茎结构中的 运输到果实。
(5)在光下,将部分枝条套塑料袋处理,塑料袋能观察到小水珠,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植物通过这个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参与了生物圈的 。
30.(4分)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光等进行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作用。
(2)若经过一昼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叶肉细胞内 (填“有”或“无”)有机物的积累。
(3)农民在甲、乙、丙三个温室中分别移栽了数量相同、生长状况相同的樱桃幼苗,温室条件情况如表(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条件 甲 乙 丙
温度 20℃ 20℃ 20℃(白天)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①甲、乙对照,可探究 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乙昼夜保持恒温,丙降低夜间温度,发现丙内幼苗比乙内的长势好,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作用减弱。
初一生物试题(共8页)第8页
初一生物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B2. A 3. D 4. C 5. D 6. D 7. C 8. B 9. C 10. C11. B 12. A 13. B 14. A 15. A 16. B 17. C 18. C 19. D 20. B21. D 22. D 23. D 24. B 25. C
二、简答题
26.(1)木质部 导 水和无机盐 蒸腾作用
(2)叶的数量/叶的多少 防止液面水分蒸发
(3) A
(4) 叶 【4】气孔 保卫细胞 下
(5) 否
(6)【2】
(7)二氧化碳、水蒸气
27. (1) ④→①→③→②
(2)光照 酒精 叶绿素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变蓝 淀粉
(4)叶绿体 不能 没有光和二氧化碳
(5)变量不唯一/有两个变量 氧气 复燃 二氧化碳
28. (1) 能量/热能 萌发
(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变浑浊 二氧化碳
(3)有机物
(4)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能量(储存着能量)
29. (1) A 线粒体 ABC
(2) C a b、e
(3) 18
(4)光合作用 筛管
(5)蒸腾 水循环
30. (1) 蒸腾
(2) 有
(3)二氧化碳浓度 呼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