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运动和静止》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运动和静止》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1《动与静》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2.一家装载救灾物资的直升机在空中匀速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直升机相对于货物是运动是
C.货物相对于直升机是静止的 D.货物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两岸的青山 B.乘坐的小舟
C.远离的白帝城 D.迎面驶来的小舟
4.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中,所选的参照物分别为(  )
A.天空、江水 B.树、人 C.树、月 D.天空、人
二、多选题
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过程中,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关于甲乙两船可能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船向右运动,乙船向右运动
B.甲船向左运动,乙船向左运动
C.甲船静止,乙船向左运动
D.甲船向左运动,乙船向右运动
三、填空题
7.2020年10月12日零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以向上运动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架是向 (选填“上”或“下”)运动的。
8.古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9.梓诚同学乘车回家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树相对地面又是静止的,可见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10.2017年初,河南省多地市笼罩在雾霾中.如图所示是专门对雾霾的雾炮车,雾炮车喷射的水雾能有效分解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尘埃等,有效缓解雾霾.我们说的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填上合适的单位)的颗粒物.司机师傅开车前进时,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
11.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由此可见运动具有 。
12.如图某汽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BC段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OA段的速度,第8s时汽车相对于地面 (填“运动”或“静止”),汽车在5~20s阶段内的平均速度是 km/h。
13.10月3日杭州亚运会上,由谢震业、陈冠锋、严海滨和吉林小将陈佳鹏组成的中国接力队以38.29s的成绩获得冠军,谢震业与陈冠锋交接棒时是相对 的,陈佳鹏最后上演反超的精彩表现,反超过程中对于日本选手是相对 的。
14.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 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遇到冰冻天气,大桥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 ,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 ,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四、实验题
15.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我们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
(2)你认为小车自由下滑时速度怎样变化?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4)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对小车运动正确的描述是
16.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该实验中选用的主要测量工具是 和 .
(2)斜面的作用是 ,金属片的作用是 .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
1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甲、乙两个相同的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根据照片分析:
(1)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光源每隔0. 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的过程中,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18.小兮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停表所显示的时间.
(1)该实验是通过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在斜面底部设置金属片,其目的也是为了方便计时.在某次测量中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后才停止计时,则时间会偏 (选填“长”或“短”).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 (速度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地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如果小车没到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5)甲、乙两位同学在计算至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甲:;
乙:.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6)、、三者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根据测量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 ,小车全程做 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
五、简答题
19.观察图中房子和船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船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六、计算题
20.国庆节期间,路遥同学想从北京去曲阜看外婆,她在网上搜索到了北京南开往曲阜的一系列车次,路遥最终决定乘坐和谐号动车组D301次列车,下表为列车表的部分经停车站的信息:
车站 达到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公里)
1 北京南 始发站 07:50 0
2 天津南 08:26 08:44 122
3 济南西 10:01 10:03 406
4 泰安 10:21 10:28 465
5 曲阜东 10:50 11:02 535
求:
(1)动车D301从北京南到曲阜东总共运行时间为多少?
(2)动车D301从北京南到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保留到整数).
21.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一定的,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掉在水中,经过t0=1min,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返回追赶(船调头的时间忽略),在距离桥s=300m处追上木箱,则河水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两岸青山相对出是相对于船来说的,以船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青山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为参照物,轻舟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故C正符合题意;
D.看山恰似走来,以自己或者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直升机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直升机相对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货物为参照物,直升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C.货物和直升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直升机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故C正确;
D.货物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货物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运动的,即人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乘坐的小舟为参照物时,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所选的参照物不可能是乘坐的小舟。以两岸的青山、远离的白帝城、迎面驶来的小舟为参照物,人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野旷天低树”是指相对树的位置,天是“低”的,故所选的参照物为树;“江清月近人”是指相对人的位置,月是“近”的,故所选的参照物为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D
【详解】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必须保持相对静止,故A正确;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故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没有指明两辆赛车运动速度和方向,因此不能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C错误;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时,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AD。
6.BC
【详解】因为楼房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如果乙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飘动。所以,乙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
故选BC。
7.下
【详解】以向上运动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架与火箭发生位置变化,且越来越远,所以发射架是向下运动的。
8.运动
【详解】“月落”指天将破晓,月亮落下山,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月亮是运动的.
9. 车 相对性
【详解】[1]树相对于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树相对车是向后运动的,故他是以车为参照物。
[2]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0. μm  雾炮车
【详解】(1)我们说的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2)司机师傅开车前进时,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后退,树木相对于雾炮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雾炮车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
11. 地面 汽车 相对性
【详解】[1]以车外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位置发生改变,所以乘客是运动的。
[2][3]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乘客是静止的,由上述分析可得,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这说明运动具有相对性。
12. 小于 静止 0.36
【详解】[1][2]由图可知,OA段和BC段的s﹣t图像为一条斜线,表明OA段和BC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在0~5s内OA的路程为2.5m,在BC段的10~15s内,通过的路程要小于2.5m,运动时间相同,OA段的路程大,根据可知OA段的速度大,即可知BC段的速度小于OA段的速度;5~10s,汽车的路程不变,故第8s时汽车相对于地面静止。
[3]汽车在5~20s阶段内的平均速度为
13. 静止 运动
【详解】[1]交接棒时,以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为易于传递接力棒,他们是相对静止的。
[2]陈佳鹏反超冲刺时,陈佳鹏与日本运动员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14. 0.5 自己或(小车) 惯性 小
【详解】过桥时间
桥边的路灯相对于桥是静止的,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说明路灯在远离所选的参照物,所以参照物是相对于桥向前运动的,所以参照物是汽车或汽车上的乘客.
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即使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路面结冰时,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变光滑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变小,汽车滑行的更远.
15. 刻度尺 越来越快等 V2=37.5 t3=3 V3=25 小车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快
【详解】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通过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时间,故用到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刻度尺;小车从静止自由释放,故自由下滑时速度应该是越来越快;v2=S2/t2=75cm/2s=37. 5cm/s;t3=t1-t2=5s-2s=3s;v3=S3/t3=75cm/3s=25cm/s;由v1>v2>v3 可知:小车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快.
16. 斜面长度 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停表 刻度尺 让小车做变速运动(使小车获得速度也可) 便于测量时间(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或让小车停止运动均可) ,,.
【详解】(1)测量小车的均速度,原理为v=s/t;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斜面长度)和时间(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选用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停表和刻度尺;
(2)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设置斜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测量时间(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或让小车停止运动均可);
(3)第2次实验中,s2 =75cm,t2 =2.5s,所以v2 =s2/t2=75cm/2.5s=30cm/s;第3次实验中,s3 =75cm,t3 =2.4s,所以v3 =S3/t3=75cm/2.4s=31.25cm/s;实验过程的平均速度v=v1+v2+v3/3=28.85cm/s+30cm/s+31.25cm/s/3=30.03cm/s
17. 甲 3:5
【分析】(1)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2)知道闪亮一次的时间和闪亮的次数,求出甲和乙运动的时间即可.
【详解】(1)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0.02s×5=0.1s.乙球所用的时间是:0.02s×3=0.06s;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8. 小 长 40.0 1 0.27 大 大 增大斜面坡度 甲 大 变速
【详解】(1)原理为;
(2)斜面坡度小,时间长便于测量;
(3)时间偏小,速度偏大;时间偏小,速度偏大;
(4)坡度越陡小车越快;
(5)平均速度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6)小车下滑越来越快,故.
19.见解析所示
【分析】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于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精致的相对性.
【详解】由图可知:房子的旗子向左飘,说明风是向左吹得;因为甲船上的旗子向左飘,所以甲船相对于房子的运动状态是: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船上的旗子向右飘,所以乙船相对于房子的运动状态是: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20.(1) 3h;(2)178km/h.
【详解】(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运行时间
t=10:50-7:50=3h;
(2)D3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s=535km;平均速度为
v=≈178km/h.
答:(1)动车D301从北京南到曲阜东总共运行时间为3h;
(2动车D301从北京南到曲阜东的平均速度是178km/h.
21.2.5m/s
【详解】试题分析:以河水为参照物,河水静止,水箱落入水中保持静止状态,船逆流和顺流时相对于河水的速度相等.因此,船追赶木箱的时间和自木箱落水到发觉的时间相等,根据v=求出木箱漂流速度,即为水流速度.
解:设船追赶的时间为t,
若以水为参照物,则知船追赶木箱的时间t=t0=1min,
由v=可得,s=v水(t+t0),即300m=v水(60s+60s)
解得:v水=2.5m/s.
答:河水的速度是2.5m/s.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运动静止相对性和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以河水为参照物,河水静止,水箱落入水中保持静止状态,船逆流和顺流时相对于河水的速度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