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物理 课题: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 一课时 主备人: 时间: 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学习重难点: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三、学习方法指导四、教学准备:天平、量筒、盐水、铁块、塑料块、水、烧杯、细线、牙签、多媒体设备五、教学流程预设1、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2、根据学习情况,进行重难点讲解(15分钟)3、达标检测、小组展示(10分钟)4、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六、重难精讲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3 1mL=1cm3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知识点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1、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七、作业布置1、完成学案上的作业布置2、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补充】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学习重难点: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四、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1)ρ水=__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2)大家知道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_________来测量,而物体的体积需要什么来测量?(二)探究历程 1.量筒的使用 自主阅读课本,仔细观察量筒,思考下例问题。(准备多种规格的量筒,观察。)(1) 量筒的单位刻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1ml=____cm3(2)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3) 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观看课本“量筒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2. 探究:测量盐水和塑料块密度。(1)如何测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小组内讨论 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三)整理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5)实验数据(6)实验结论(7)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