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学压轴题的常见解法解题方法1.常见类型(1)单一型此类题目一般围绕一个知识点设置物理情景,题目的难度不大,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也是很难拿全分的。(2)综合型此类题目的特点是将若干个知识点组合在一起来设置物理情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近几年中考物理的力学压轴题大多属于综合型,并且主要集中在密度、压强、浮力、功与功率、简单机械等知识点上。解答此类题目对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3)应用型此类题目将物理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等密切联系起来,要求我们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目在中考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2.解题方法(1)功的计算功是中学物理中一个重要概念,功能关系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正确理解功的意义,熟练掌握求功的方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①公式法:对于恒力所做的功,通常利用功的定义式W=Fs 进行计算。②功率法:功跟完成这些功所需时间的比值,叫作功率。对于一段时间内外力所做的功,有时可以直接利用W=Pt求出。(2)功率的计算①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或者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②W=Fs中的F 是使物体沿着 F 方向移动的过程中 (同时性),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3)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往往结合功和功率、简单机械等知识,题目综合性较强。在分析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看清题中是否给出“不计摩擦”这一条件。正确区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是解题的关键。要合理地运用上述计算公式。3.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在审题时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读题过程中,我们要随手标出有用的已知条件 (建议根据已知条件的重要程度做出不同标记); (2)在图中画出一些必要信息 (比如杠杆的力臂之比、物体的重力等);(3)随手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 (比如知道正方体的边长,随手算出体积和浮力;知道密度和体积,随手算出质量和重力)。第二步,分清题干中的不同情况 (一般会以“;”或者“当”、 “若”来区分),对各个情况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第三步,列出受力分析的平衡方程 (列方程时,可以标注上①、②、③等方程序号)。第四步,解出方程中的未知量。4.实例分析如图 10-1所示,该图是小明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小明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当在动滑轮下挂一个与小明重力相同的物体甲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 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强p 为 ,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当在动滑轮下挂1200N重物乙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强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已 知杠杆OA∶OB=1∶2 (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 g取10N/kg)。求: (1) 小明的质量m/ (2) η :η 分析小明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小明受力分析如图10-2 (a)所示。提重物甲时,对小明、杠杆、动滑轮和甲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b)、(c)、(d)所示。提重物乙时,对小明、杠杆、动滑轮和乙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e)、(f)、(g)所示。答案解:由图 (d)可知由图 (c)可知由图 (b)可知由图 (g)可知由图 (f)可知由图 (e)可知由方程①②③解得 则答: (1) 小明的质量m人为80kg;为14∶15。典例精讲例题1图10-3 为打捞沉船的模拟装置,滑轮组下方挂有一封闭货箱,已知货箱重6500N,动滑轮总重500N,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海上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的沉船垂直发射声波,经过0.04s后收到声波。(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求:(1)沉船在水下的深度为多少 (2)海水对沉船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不计沉船的高)(3)货箱离开水面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当货箱在水面下匀速运动时,如果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000N,那么货箱的体积是多少 (不计动滑轮体积)思路提示题目 (1)(2) (3)直接套用相关公式就可以求解。题目 (4)要对滑轮组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浮力公式求解。例题2如图10-4所示,光滑长木板AB 可绕O 点转动,质量不计,A 端用竖直绳与地板连接,在离O 点 O.4m的 B 处挂一密度为( ; 长20cm的长方形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10cm深处静止时,从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重为0.5N的水 (g=10N/kg), 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重力;(3) 当一个质量为200g的球从O点以 2cm/s的速度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时,问球由O点出发多少时间后,系在A 端的绳拉力刚好为零 思路提示题目 (1)直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题目 (2)要由浮力解出物体浸没体积,继而求解出物体的面积和体积,重力就可以算出来了;题目 (3)要对小球在不同位置时的杠杆进行受力分析,然后解出当A端绳子拉力为零时小球的位置,时间也就可以求解了。例题3如图10-5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1.5m。每个滑轮的重量相等,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小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2)小明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思路提示本题可以分别对不同的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由物体的重力推导出小明受到的摩擦力,继而求解出功率和机械效率。例题4某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机械作业。图10-6 (a)是起重机通过定滑轮向江中投放大量正方体施工材料的示意图。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起重机功率是80kW,钢绳以恒定的速度v=0.8m/s水平向右运动,钢绳对材料的拉力 F、材料所受浮力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 10-6 (b) abc、dbc所示, 求:(1)材料刚完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2)材料的重量;(3)材料在水中时,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思路提示解答本题需要仔细分析图 (b)中的两个图线,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小的力是拉力,变大的力是浮力,然后就可以算出相应时刻的浮力和压强,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就可以求出重力。例题5图 10-7为一种蓄水箱的放水装置,人站在地面上就可以控制蓄水箱进行放水。AOB是以O点为转轴的轻质杠杆,AB呈水平状态, AO=120cm, BO=40cm。A点正下方的Q是一个重为 10N、横截面积为 100cm 的盖板 (盖板恰好能堵住出水口),它通过细绳与杠杆的A端相连。在水箱右侧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60kg的人通过滑轮组拉动系在B 点呈竖直状态的绳子,可以控制出水口上的盖板。若水箱中水深为30cm,当盖板刚好要被拉起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F ,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若水箱中水深为70cm,当盖板刚好要被拉起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 ,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已知N 与N 之比为55∶51,盖板的厚度、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人对绳的拉力与人所受重力在同一直线上, g 取 10N/kg。求:(1)当水箱中水深为70cm时,盖板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动滑轮的总重。思路提示本题可以分别以盖板、杠杆、动滑轮、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然后联立求解。针对训练1.长沙首条过江隧道在2011年诞生,长沙市民可从劳动西路的湘江隧道双层双向驾车横越湘江。图10-8 (a)是在过江隧道施工现场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圆柱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 下降。图 10-8 (b)是钢丝绳的拉力 F 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江底), )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 g取10N/kg, 求:(1)此处江水的深度;(2)此处江底受到水的压强;(3)石料的体积;(4)石料的密度。2.小杰同学发现了一个金属块,他想知道它的重力和密度。他手中只有一只量程较小的弹簧测力计,当他用此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时,发现已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于是他设计了如图10-9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图中OA:OB=1:3,用细绳把金属块悬挂于A点,用弹簧测力计在 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当OB 杠杆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8N。当向容器中加水,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后,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2N, 不计杠杆重力, g取10N/kg。求 (1)金属块的重力为多少 (2)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 3.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在我市拍摄的“汽车落水后如何水下逃生”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实验人员开着小车从高处落入波浪滚滚的岷江,并在门窗紧闭的车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砸碎车窗玻璃逃生,进程惊心动魄。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摄制组精心设计了紧急救援装置,当实验人员无法从车中逃生时能迅速吊起汽车。现某课外活动小组照此设计了如图10-10所示的简单机械,模拟紧急救援落水汽车。实验中用实心圆柱体A 代替小车, 已知A 的体积为0.12m , 质量为210kg。(g取 10N/kg,设整个过程中A 均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忽略钢缆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1)求 A 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A 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那么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 F 为多大 (3)若 A被完全打捞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求岸上钢绳拉力 F 的功率。(4)从A上表面刚出水面到A 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 请简述理由。4.为了监测水库的水位,小明设计了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的装置。该装置由长方体 A 和 B、滑轮组、轻质杠杆 CD、电子秤等组成,且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OC∶OD=1∶2,如图10-11所示。已知 A 的体积 A 所受的重力( 600N, B所受的重力 当水位上涨到与 A 的上表面相平时,水面到水库底部的距离h=20m。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与摩擦。已知水的密度为 求:(1)水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A 受到的浮力;(3)此时电子秤受到B对它的压力。5.图10-12 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的示意图。D 是动滑轮,配重 A的底面积为 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 为 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2∶5。此人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T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F ,配重 A对地面的压力为FA ,配重 A受到的拉力为TA 。配重 A 对地面的压强p 为( 他在 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T 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配重A 对地面的压力为FA ,配重 A受到的拉力为TA ,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 为 已知 杠杆 EH 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1) 配重 A 受到的重力GA;(2) 拉力 TA 和 TA ;(3) 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D。6.图10-13 是利用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A是动滑轮,B 是定滑轮,C 是卷扬机,D 是油缸,E 是柱塞,吊臂OB 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作用在动滑轮上共三股钢丝绳,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提起重物。当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力为 F ,柱塞E 对吊臂的支撑力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重物被完全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力为 F ,柱塞 E 对吊臂的支撑力为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已知动滑轮A 的质量mA为250kg, 重物被拉出水面后上升的速度v为0.2m/s, F 为1 为1.5× 若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量以及机械摩擦不计,g 取10N/kg,求:(1)被打捞的重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的大小;(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与η 之比;(3)打捞的重物被完全提出水面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