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堂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堂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堂练习卷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椰香薄脆饼干,香酥可口,但在空气中放置几天后,口感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绿色化学的特征是通过创新从化学、化工过程的源头上消除污染;这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双碳”目标。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氮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4.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检查气密性 B.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备氧气
C.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 D.用图丁所示的装置对氧气验满
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B.试管口无需放棉花
C.加热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制作霓虹灯中的填充气体
B.氮气的沸点低,液氮可用制冷剂
C.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总体积的99%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7.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8.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纵坐标(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则纵坐标(y)表示的是(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生成氧气的质量
C.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生成锰酸钾的质量
9.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制取氧气时,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满时间过长——装置漏气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量液过程中俯视读数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10.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D.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氮气、空气、氧气,看到的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复燃、燃烧更旺
1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稳定性
B.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D.污染空气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
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用途的是 。
(2)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0-200 20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1) Ⅲ(2) Ⅳ Ⅴ
①某城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03~120,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
②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植树造林
C.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 D.加强大气监测
14、(6分)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火柴、升降台、药匙、镊子和棉花及如图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利用如图仪器及药品能制取氧气是需要的仪器编号有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用排水法收集所得气体,当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气体逸出的原因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 ,使试管内压强 ,大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
(3)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放在桌子上。(填“正”或“倒”)
15、(6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方法:将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光亮,然后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 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
(4)铁丝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5)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 。
16、(6分)某小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率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反应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反应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MnO2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用26mgMnO2与5mL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1。
实验2:用5mL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MnO2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2。
【解释与结论】
(1)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在反应时间为16~26s范围内, 。
(3)实验2的目的是 。
(4)欲证明“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除应用实验中的数据外,还需要证明的是 。
【反思与评价】
(5)利用上图装置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不合理,理由是 。
17、(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理论值,请你参与探究。实验中所用的白磷在40℃即可燃烧,燃烧现象和产物与红磷相同。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
(1)你还能做的猜想是 。
【交流与讨论】
(2)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3)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省略)
①在装药品前应该先 。
②与课本实验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
③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后,左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停留在 刻度处。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D C A C A B D
11 12
C 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 A;B和D;C;(2)Ⅲ(1);C。
14、(6分)(1) a、c、d、e、f、g;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气体增多;增大;(3)正。
15、(6分)(1)快燃尽;(2)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引燃铁丝;(4)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5)未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16、(6分)(1) 过氧化氢水+氧气;
(2)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快;
(3)探究MnO2的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4)在化学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水受热转化为水蒸气也会导致气压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17、(5分)(1)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
(3)检查装置气密性;测量结果更准确或减少污染(合理即可)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