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情监测四年级科学请同学们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监测时间60分钟。请首先阅读试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一、选择题。1. 小红设计了一个纸盒(如下图),左右各开一个大小相同的小孔,左边小孔用黑色盖子封住,右边的小孔用透明薄膜封住。探探将一棵绿豆苗用这个纸盒罩起来,过了几天发现这棵绿豆苗( )。A. 朝黑色盖子生长 B. 朝透明薄膜生长 C. 笔直向上生长【答案】B【解析】【详解】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植物的向光性,所以过了几天发现这棵绿豆苗朝透明薄膜生长。2. 2021年冬季,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到多种国家保护鸟类前来栖息越冬。如黑鹳、白琵鹭、鸬、鸽鸽等,候鸟的迁徙是动物( )的表现。A. 预防其他动物攻击 B. 感知环境变化 C. 适应环境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所以黑鹳、白琵鹭、鸬、鸽鸽等候鸟的迁徙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表现。3. 小林爸爸停好汽车后,车灯把前方停车指示牌的影子投射到了墙上(如下图),指示牌距离车灯越近,投射的影子( )。A. 越小 B. 越大 C. 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遮挡物和屏之间的距离一定时,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远影子小,距离近影子大。所以指示牌距离车灯越近,投射的影子越大。4. 不同的植物所在的生长环境可能不同,有的生长在陆地上,而有的却生长在水中。下列植物中生长环境相同的是( )。A. 水葫芦和狗尾草 B. 松树和金鱼藻 C. 浮萍和芦苇【答案】C【解析】【详解】植物按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陆生植物即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狗尾草和松树都是陆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浮萍和芦苇都是水生植物,所以浮萍和芦苇生长环境相同。5. 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体”这一观点的是( )。A.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其他星球也是球体B. 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C. 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答案】A【解析】【详解】A.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其他星球也是球体,错误;通过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来推测其他星球的形状是不科学的;B.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正确;C.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正确。6. 如果用1000毫升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那么应该用( )水代表人类可利用的淡水总量。A. 1000 毫升 B. 25毫升 C. 2.6毫升【答案】C【解析】【详解】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所以如果用1000毫升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那么应该用1000×0.26%=2.6毫升水代表人类可利用的淡水总量。7. 下列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3部分变形组成,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图中空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变形而成,寓意节水。A是可回收标志,B是绿色节能标志,C是国家节水标志。8. 妙妙制作了橡皮筋螺旋桨小车(如下图),在小车行驶前,需要转动螺旋桨让橡皮筋不断旋转;扭到一定圈数后,将它放在地上,橡皮筋不断转正,同时带动螺旋桨旋转。下列有关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近B.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C.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无关【答案】B【解析】【详解】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它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小车行驶距离越近。9. 水是生命之源,为了呼吁公众节约用水,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下做法中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 )。A. 涂抹洗手液时关闭水龙头 B. 收集淘米水用来浇花 C. 瓶装纯净水没有喝完就倒掉【答案】C【解析】【详解】A.涂抹洗手液时关闭水龙头,正确;B.收集淘米水用来浇花,正确;C.瓶装纯净水没有喝完就倒掉,错误;瓶装纯净水没有喝完要喝完,不能随便倒掉10. 前不久我们刚结束了三天的端午假期,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制作香囊等习俗。如果我们在端午节的夜晚仰望天空,可能看到( )中的月相。A. B. C.【答案】A【解析】【详解】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可能看到A中的月相;而B、C都下半月的月相。11. 奇奇给一株健康的豌豆苗浇水一段时间后根出现向左生长的情况,下列( )中的浇水方式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情况。A. B. C.【答案】C【解析】【详解】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植物的根有向地性和向水性、向肥性,长期向左侧浇水会使植物的根向一侧生长倾斜,故选C。奇奇和同学一起研究用水来计时,设计了如下图装置。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2. 他们运用装置一进行测量时,发现受水容器中积聚50毫升水需要5分钟。因为水流速度不均匀,如果受水容器中再积聚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5分钟。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13. 后来,他们将装置一调整为装置二,增加了入水口和溢水口。装置二是通过控制( )来保证水的流速均匀。A. 入水口大小 B. 溢水口大小 C. 泄水容器内水位不变14. 他们用装置二测量,发现受水容器中积聚50毫升水需要4分钟,那么受水容器中再积聚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4分钟。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15. 他们根据测量结果,将装置二受水容器上的体积刻度改为时间刻度,应该是( ) 。A. B. C.【答案】12. A 13. C 14. A 15. B【解析】【分析】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12题详解】运用装置一进行测量时,受水容器中的水积聚到50毫升时,需要5分钟。我们可推测,如果受水容器中再积聚50毫升水,所需时间最有可能大于5分钟,因为随着水位下降,水滴速度变慢。【13题详解】装置二在装置一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加进水管和排水管,让受水容器中的水位保持不变。【14题详解】受水容器中的水积聚到50毫升时,也需要4分钟。我们继续推测,如果受水容器中再积聚50毫升水,所需时间最有可能等于4分钟。因为水位保持不变,则滴水的速度不变。【15题详解】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装置二水钟能够保持水位不变,即滴水速度不变,所以将装置二受水容器上的体积刻度改为时间刻度,应该是B,相同时间流出的水量是相同的。二、填空题。16. 请你在下侧比例图中,科学地表示出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建议用铅笔画出阴影来表示陆地面积,剩余空白为海洋面积。【答案】【解析】【详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数格子的方法。借助地图比较陆地与海洋面积大小,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所以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17. 妙妙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时,把物体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4.2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如下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N。那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答案】 ①. 3.4 ②. 0.8【解析】【详解】已知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者之差就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所受浮力等于4.2减去3.4等于0.8N。18. 下表是某科学小组在研究摆时所做的观察记录。表一:使用同一个摆经过的时间 0-15秒 15-30秒 30-45秒 45-60秒摆动次数 12 12 12 12表二:摆线长度不同,各摆动60秒摆线的长度 20厘米 30厘米 40厘米 50厘米摆动次数 63 51 44 40(1)分析表一的数据,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二的数据,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表一和表二信息,请推测表一所用摆的摆线长度在_______厘米之间。(填摆线的长度范围,如:20-30厘米)【答案】(1)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3)30-40【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小问1详解】同一个摆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表一的数据可以得出单摆具有等时性,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小问2详解】通过表二的数据可得: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20厘米的摆长摆动63次,相同时间内30厘米的摆长摆动51次,40厘米的摆长摆动44次,说明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小问3详解】表一所使用的摆同一时间内摆动48次,结合表二,它的摆动次数在44——51之间,摆长介于30-40厘米之间。三、分类题。19. 请你将下列陆地上的主要的水体类型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洞庭湖 ②来古冰川 ③玉龙雪山冰川 ④贾鲁河 ⑤珠江 ⑥潘阳湖属于河流的是:_______;属于湖泊的是:_______;属于冰川的是:_______。【答案】 ①. ④⑤ ②. ①⑥ ③. ②③【解析】【详解】水体,水集合体,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洞庭湖和鄱阳湖属于湖泊,贾鲁河和珠江属于河流,来古冰川和玉龙雪山冰川属于冰川。四、阅读分析。材料一: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早在 1994年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进行了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 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之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绕月探测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实现绕月飞行并送行对月球的探测。中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器,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的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等。第二步:月面软着陆及巡视!罙则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岩石与矿物成分,进行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中国于2013年左右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分别实现了月球正面和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第三步:采样返回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中国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从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的任务。材料二:为了帮助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工作,科学工作者设计出一种叫“月球漂流者”的车辆。月球车必须足够轻,以便火箭可以把它发射出地球,月球上没有氧气,汽油发动机无法工作。月球车在每个轮子上用的是电动机,电能来自电池组。月球车的轮胎要足够大,以使车能碾过地面的凸起和裂沟。为了减轻重量,工程师们用金属丝做成轮胎,看起来就像铁丝笼。月球车需要慢慢走,以便节约电池,慢慢走也有利于宇航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控制车辆。月球上昼夜温差达到310℃左右,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左右,夜晚,其表面温度可以降低到﹣183℃左右。20. 下列天体中,属于太阳系中的行星的是( )。A. 太阳 B. 月球 C. 地球21. 请根据材料一分析: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后,于2020年12月17日顺利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 )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A. “探、落、回” B. “环、探、回” C. “绕、落、回”22. 请根据材料二分析:下列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月球车不需要防锈处理B. 月球车必须自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陆C. 月球上可以放风筝23.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如下图),下列关于环形山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分布杂乱随机 B. 大小分布均匀 C. 数量众多,深浅不一24. “月亮之上”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识。标识以一双脚印踏在一轮圆月之上,象征着探月工程的终极梦想。如果你是“嫦娥十号”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要把3名中国航天员送到月球生活2天,你要解决航天员在月球生活遇到的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至少写出两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答案】20. C 21. C 22. A 23. C24. 月球上没有空气,需要携带氧气瓶;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所以需要准备既能防寒又能抗热的衣服。【解析】【分析】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题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21题详解】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次发射,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中的收官之作。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完成中国“探月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为我国探月工程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22题详解】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车不会生锈,自然就不需要防锈处理;同时,由于月球没有空气,所以不需要自备降落伞,也不能放风筝。【23题详解】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分布不一,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24题详解】月球上没有空气、水,温差大,没有食物,所以,航天员登月要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既能防寒又能抗热的衣服、通讯设备等等。五、实验探究。小红想要在家中种植凤仙花,探究凤仙花萌发和生长受哪些因素影响。于是,她买来了一些凤仙花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组实验。组别 温度 干湿状态 环境 种子数量(粒)甲组 两盆都保持22℃ 一盆干燥一盆湿润 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 各8粒乙组 两盆都保持22℃ 两盆湿润 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 各8粒丙组 一盆保持0℃一盆保持22℃ 两盆湿润 两盆都用黑色杯子盖住 各8粒25. 如果小红想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她应该选择观察( )。A. 甲组 B. 乙组 C. 丙组26. 小明对小红( )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认为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A. 甲组 B. 乙组 C. 丙组27. 小红在实验设计中,每盆都放了8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主要是为了( )。A. 让种子充分地吸收水分 B. 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C. 让种子相互竞争生长过了一段时间,凤仙花正常发芽并长成了幼苗。小红把凤仙花苗移到一个边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花盆里,由于植株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水分。为了避免由于自己上课不能及时给幼苗浇水,小红在网上购买了一个自动浇水器,它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为花盆浇适量的水,如下图所示。28. 小红测试自动浇水器的功能,发现它并不能将水均匀的浇到花盆中,请你帮助小红指出喷水头存在的两个问题。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小红发现喷水头存在的上述两个问题后,针对这两个问题设计了新喷水头的制作方案,接下来,小红应当采取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第1步)→_______(第2步)→_______(第3步)→_______(第4步)。A.直接使用新喷水头给幼苗浇水 B.在花盆中少移栽些凤仙花幼苗C.选取材料制作新喷水头 J.针对问题确定新喷水头的设计图E.对新喷水头的效果进行测试 F.针对不足改进新喷水头30. 喷水头问题解决后,凤仙花正常生长了。小红通过平时的观察记录,制作了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折线统计图如下。请你根据折线图推测,如果小红希望自己种植的凤仙花长的更高,应该在_______时期给它适当增加养料,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5. C 26. A 27. B28. ①. 喷水头的形状是圆形而花盆是方形,形状不匹配 ②. 喷水头的喷水孔只开在边缘一圈,水不能很好的浇灌到中心区域29. ①. J ②. C ③. E ④. F30. ①. 生长期 ②. 生长期的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最快【解析】【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5题详解】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唯一变量应该是温度,选择丙组最合适,故选C。【26题详解】甲组的变量有两个分别是干湿状态和环境,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唯一变量要求,故选A。【27题详解】每盆都放了8粒种子是因为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故选B。【28题详解】①喷水头的形状是圆形而花盆是方形,形状不匹配会导致浇水不平均。②喷水头的喷水孔只开在边缘一圈,水不能很好的浇灌到中心区域,导致浇水不平均。【29题详解】设计新的喷水头要先针对问题确定新喷水头的设计图,然后选取材料制作新喷水头,接着对新喷水头的效果进行测试并针对不足改进新喷水头。【30题详解】在生长期幼苗的发育变化最大,所以应该在生长期加养料。科学小组想利用铅笔、橡皮泥和塑料板做一个影子观察仪,放在阳光下,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来探究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31. 下列有关科学小组铅笔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科学小组利用做好的影子观察仪进行了观察实验,每一个小时观测并记录一次,画出了6个小时阳光影子的变化图,并绘制了阳光下铅笔影子长短的柱状图如下:32. 请你根据上图进行推测,柱状统计图中c位置的影子长度可能是( )。A. 2厘米 B. 6厘米 C. 10厘米33. 科学小组在研究影子的变化时,产生了很多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A. 影子不可能比物体本身长B. 通过改变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影子的大小C. 物体有影子前提是有光34. 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35. 科学小组的小明周末在游乐场玩时,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此时小明发现,当面向北方的时候,他的影子在右前方;当面向南方的时候,在身前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如下图)。请你根据小明的描述推断,小明接到妈妈电话的时间可能是( )。A. 9:00 B. 15:00 C. 18:00【答案】31. A 32. B 33. A34. 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由长到短再到长 35. B【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由长到短再到长。【31题详解】A.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正确;B.中午时太阳高度角最高影子最短,错误;C.阳光下影子与物体不会分开,错误;选A。【32题详解】阳光下下午的影子逐渐变长,所以c的影子要大于4小于8,故选B。【33题详解】A.影子可能比物体要长,A错误;B.通过改变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影子的大小,正确;C.物体有影子的前提是有光,正确;选A。【34题详解】根据图表可以得出: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也就是中午。【35题详解】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与太阳方向相反,此时影子在东北方向太阳则在西南方,所以时间点在下午,根据图中影子的长度较短可以判断此时应该在下午三点,故选B。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小强来到游乐场游玩。在游玩中,小强想知道游乐活动中蕴含哪些力学的奥秘?让我们和小强一起来探究吧。36. 下列游乐项目中,_____活动中蕴含的力属于接触力,_____活动中蕴含的力属于非接触力。A.磁铁大作战 B.蹦床 C.重力大冒险 D.滑冰 E.游船【答案】 ①. BDE ②. AC【解析】【详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包括摩擦力、拉力、推力、弹力、浮力等,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磁力等。磁铁大作战利用的是磁力,蹦床利用的是弹力,重力大冒险利用的是重力,滑冰利用的是摩擦力,游船利用的是浮力。所以蹦床、滑冰、游船活动中蕴含的力属于接触力,磁铁大作战、重力大冒险活动中蕴含的力属于非接触力。37. 请将下列活动按照力的作用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用力压,蹦床出现凹陷 ②碰碰车相撞后改变运动方向③用力拉开弓箭④用力划桨后,小船快速运动 ⑤小火车司机踩下刹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________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答案】 ①. ①③ ②. ②④⑤【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压,蹦床出现凹陷,用力拉开弓箭,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用力划桨后,小船快速运动,碰碰车相撞后改变运动方向,小火车司机踩下刹车,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8. 小强在玩滑梯的时候,发现有的小朋友滑得快,有的小朋友滑得慢。妈妈告诉小强这是因为摩擦力大小不同造成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周一上学时,小强和同学展开了有关摩擦力的研究。他们准备了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实验时,小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B. 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上C. 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2)下表是小强同学的实验记录表,请读出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填在表中:组别 接触面情况 弹簧测力计读数(N)甲 铁块与长木板接触乙 铁块与长木板接触 6.6丙 木块与长木板接触 ?(3)请你根据以上图和表中的信息,判断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情况是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6N,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4)小强同学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时,她选择了甲、丙两图探究,请思考他这样选择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答案】(1)B (2)3.6(3) ①. 大于 ②. 物体的重量相同,木块比铁块的表面粗糙,物体表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 ①. 不对 ②. 变量有多个,除了物体重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小问1详解】A.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正确;B.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上,错误;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上;C.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正确。【小问2详解】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图中测力计的一个小格代表0.2N,指针在3和4之间过3个小格,测量的力是3.6N。【小问3详解】图丙,木块与长木板接触,与图乙相比较,物体重量相同,木块比铁块的表面粗糙,物体表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图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于6.6N。【小问4详解】在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时,他选择了甲、丙两图进行探究,他这样选择不正确,因为甲丙两图实验的不同条件有两个,物体的重量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同,无法进行对比实验。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因为甲乙两图实验的不同条件是物体的重量不同。39. 学校要举行春季运动会,四年级要进行拔河比赛,学校规定每个班只能派8名同学参赛。根据以上实验探究的结论,小强想出了两个好办法帮助班级获胜。方法一:找全班体重最重的8名同学参加比赛,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②. 穿鞋底花纹多的鞋 ③.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量的大小、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增大摩擦力使得拔河比赛获胜,所以可以找全班体重最重的10位同学参赛,依据是重量越重,摩擦力越大;也可以穿鞋底花纹多的鞋,依据是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情监测四年级科学请同学们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监测时间60分钟。请首先阅读试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一、选择题。1. 小红设计了一个纸盒(如下图),左右各开一个大小相同的小孔,左边小孔用黑色盖子封住,右边的小孔用透明薄膜封住。探探将一棵绿豆苗用这个纸盒罩起来,过了几天发现这棵绿豆苗( )。A. 朝黑色盖子生长 B. 朝透明薄膜生长 C. 笔直向上生长2. 2021年冬季,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到多种国家保护鸟类前来栖息越冬。如黑鹳、白琵鹭、鸬、鸽鸽等,候鸟的迁徙是动物( )的表现。A. 预防其他动物攻击 B. 感知环境变化 C. 适应环境变化3. 小林爸爸停好汽车后,车灯把前方停车指示牌的影子投射到了墙上(如下图),指示牌距离车灯越近,投射的影子( )。A. 越小 B. 越大 C. 没有变化4. 不同的植物所在的生长环境可能不同,有的生长在陆地上,而有的却生长在水中。下列植物中生长环境相同的是( )。A. 水葫芦和狗尾草 B. 松树和金鱼藻 C. 浮萍和芦苇5. 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体”这一观点的是( )。A.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其他星球也是球体B. 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C. 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6. 如果用1000毫升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那么应该用( )水代表人类可利用的淡水总量。A. 1000 毫升 B. 25毫升 C. 2.6毫升7. 下列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8. 妙妙制作了橡皮筋螺旋桨小车(如下图),在小车行驶前,需要转动螺旋桨让橡皮筋不断旋转;扭到一定圈数后,将它放在地上,橡皮筋不断转正,同时带动螺旋桨旋转。下列有关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近B.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C.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无关9. 水是生命之源,为了呼吁公众节约用水,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下做法中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 )。A. 涂抹洗手液时关闭水龙头 B. 收集淘米水用来浇花 C. 瓶装纯净水没有喝完就倒掉10. 前不久我们刚结束了三天的端午假期,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制作香囊等习俗。如果我们在端午节的夜晚仰望天空,可能看到( )中的月相。A. B. C.11. 奇奇给一株健康的豌豆苗浇水一段时间后根出现向左生长的情况,下列( )中的浇水方式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情况。A. B. C.奇奇和同学一起研究用水来计时,设计了如下图装置。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2. 他们运用装置一进行测量时,发现受水容器中积聚50毫升水需要5分钟。因为水流速度不均匀,如果受水容器中再积聚50毫升水,需要时间( )5分钟。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13. 后来,他们将装置一调整为装置二,增加了入水口和溢水口。装置二是通过控制( )来保证水的流速均匀。A. 入水口大小 B. 溢水口大小 C. 泄水容器内水位不变14. 他们用装置二测量,发现受水容器中积聚50毫升水需要4分钟,那么受水容器中再积聚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4分钟。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15. 他们根据测量结果,将装置二受水容器上的体积刻度改为时间刻度,应该是( ) 。A. B. C.二、填空题。16. 请你在下侧比例图中,科学地表示出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建议用铅笔画出阴影来表示陆地面积,剩余空白为海洋面积。17. 妙妙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时,把物体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是4.2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如下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N。那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18. 下表是某科学小组在研究摆时所做的观察记录。表一:使用同一个摆经过的时间 0-15秒 15-30秒 30-45秒 45-60秒摆动次数 12 12 12 12表二:摆线长度不同,各摆动60秒摆线的长度 20厘米 30厘米 40厘米 50厘米摆动次数 63 51 44 40(1)分析表一的数据,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二的数据,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表一和表二信息,请推测表一所用摆的摆线长度在_______厘米之间。(填摆线的长度范围,如:20-30厘米)三、分类题。19. 请你将下列陆地上的主要的水体类型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洞庭湖 ②来古冰川 ③玉龙雪山冰川 ④贾鲁河 ⑤珠江 ⑥潘阳湖属于河流的是:_______;属于湖泊的是:_______;属于冰川的是:_______。四、阅读分析。材料一: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早在 1994年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进行了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 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之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绕月探测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实现绕月飞行并送行对月球的探测。中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器,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的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等。第二步:月面软着陆及巡视!罙则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岩石与矿物成分,进行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中国于2013年左右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分别实现了月球正面和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第三步:采样返回阶段。这一阶段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中国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从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的任务。材料二:为了帮助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工作,科学工作者设计出一种叫“月球漂流者”的车辆。月球车必须足够轻,以便火箭可以把它发射出地球,月球上没有氧气,汽油发动机无法工作。月球车在每个轮子上用的是电动机,电能来自电池组。月球车的轮胎要足够大,以使车能碾过地面的凸起和裂沟。为了减轻重量,工程师们用金属丝做成轮胎,看起来就像铁丝笼。月球车需要慢慢走,以便节约电池,慢慢走也有利于宇航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控制车辆。月球上昼夜温差达到310℃左右,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左右,夜晚,其表面温度可以降低到﹣183℃左右。20. 下列天体中,属于太阳系中的行星的是( )。A. 太阳 B. 月球 C. 地球21. 请根据材料一分析: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后,于2020年12月17日顺利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 )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A. “探、落、回” B. “环、探、回” C. “绕、落、回”22. 请根据材料二分析:下列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月球车不需要防锈处理B 月球车必须自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陆C. 月球上可以放风筝23.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如下图),下列关于环形山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分布杂乱随机 B. 大小分布均匀 C. 数量众多,深浅不一24. “月亮之上”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识。标识以一双脚印踏在一轮圆月之上,象征着探月工程的终极梦想。如果你是“嫦娥十号”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要把3名中国航天员送到月球生活2天,你要解决航天员在月球生活遇到的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至少写出两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五、实验探究。小红想要在家中种植凤仙花,探究凤仙花的萌发和生长受哪些因素影响。于是,她买来了一些凤仙花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组实验。组别 温度 干湿状态 环境 种子数量(粒)甲组 两盆都保持22℃ 一盆干燥一盆湿润 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 各8粒乙组 两盆都保持22℃ 两盆湿润 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 各8粒丙组 一盆保持0℃一盆保持22℃ 两盆湿润 两盆都用黑色杯子盖住 各8粒25. 如果小红想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她应该选择观察( )。A. 甲组 B. 乙组 C. 丙组26. 小明对小红( )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认为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A. 甲组 B. 乙组 C. 丙组27. 小红在实验设计中,每盆都放了8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主要是为了( )。A. 让种子充分地吸收水分 B. 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C. 让种子相互竞争生长过了一段时间,凤仙花正常发芽并长成了幼苗。小红把凤仙花苗移到一个边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花盆里,由于植株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水分。为了避免由于自己上课不能及时给幼苗浇水,小红在网上购买了一个自动浇水器,它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为花盆浇适量的水,如下图所示。28. 小红测试自动浇水器的功能,发现它并不能将水均匀的浇到花盆中,请你帮助小红指出喷水头存在的两个问题。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小红发现喷水头存在的上述两个问题后,针对这两个问题设计了新喷水头的制作方案,接下来,小红应当采取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第1步)→_______(第2步)→_______(第3步)→_______(第4步)。A.直接使用新喷水头给幼苗浇水 B.在花盆中少移栽些凤仙花幼苗C.选取材料制作新喷水头 J.针对问题确定新喷水头的设计图E.对新喷水头的效果进行测试 F.针对不足改进新喷水头30. 喷水头问题解决后,凤仙花正常生长了。小红通过平时的观察记录,制作了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折线统计图如下。请你根据折线图推测,如果小红希望自己种植的凤仙花长的更高,应该在_______时期给它适当增加养料,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小组想利用铅笔、橡皮泥和塑料板做一个影子观察仪,放在阳光下,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来探究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31. 下列有关科学小组铅笔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科学小组利用做好的影子观察仪进行了观察实验,每一个小时观测并记录一次,画出了6个小时阳光影子的变化图,并绘制了阳光下铅笔影子长短的柱状图如下:32. 请你根据上图进行推测,柱状统计图中c位置的影子长度可能是( )。A. 2厘米 B. 6厘米 C. 10厘米33. 科学小组在研究影子的变化时,产生了很多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A. 影子不可能比物体本身长B. 通过改变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影子的大小C. 物体有影子的前提是有光34. 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35. 科学小组的小明周末在游乐场玩时,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此时小明发现,当面向北方的时候,他的影子在右前方;当面向南方的时候,在身前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如下图)。请你根据小明的描述推断,小明接到妈妈电话的时间可能是( )。A. 9:00 B. 15:00 C. 18:00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小强来到游乐场游玩。在游玩中,小强想知道游乐活动中蕴含哪些力学的奥秘?让我们和小强一起来探究吧。36. 下列游乐项目中,_____活动中蕴含的力属于接触力,_____活动中蕴含的力属于非接触力。A.磁铁大作战 B.蹦床 C.重力大冒险 D.滑冰 E.游船37. 请将下列活动按照力的作用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用力压,蹦床出现凹陷 ②碰碰车相撞后改变运动方向③用力拉开弓箭④用力划桨后,小船快速运动 ⑤小火车司机踩下刹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________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38. 小强在玩滑梯的时候,发现有的小朋友滑得快,有的小朋友滑得慢。妈妈告诉小强这是因为摩擦力大小不同造成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周一上学时,小强和同学展开了有关摩擦力的研究。他们准备了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实验时,小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B. 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上C. 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2)下表是小强同学的实验记录表,请读出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填在表中:组别 接触面情况 弹簧测力计读数(N)甲 铁块与长木板接触乙 铁块与长木板接触 6.6丙 木块与长木板接触 ?(3)请你根据以上图和表中的信息,判断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情况是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6N,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4)小强同学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时,她选择了甲、丙两图探究,请思考他这样选择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39. 学校要举行春季运动会,四年级要进行拔河比赛,学校规定每个班只能派8名同学参赛。根据以上实验探究的结论,小强想出了两个好办法帮助班级获胜。方法一:找全班体重最重的8名同学参加比赛,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