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2024.06(完成时间:50分钟)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小虞家想在乡下建造一座房子,正确的施工过程是( )。A. 选址一设计一验收一建造 B. 设计一选址一建造一验收C. 选址一设计一建造一验收 D. 设计一选址一验收一建造【答案】C【解析】【详解】住房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与价值。建造房屋的过程是选址一设计一建造一验收。故选C。2. 民用住房里厨房及卫生间水管、自来水龙头等属于( )。A. 供水系统 B. 电路系统 C. 网络系统 D. 安保系统【答案】A【解析】【详解】在建筑设计之初,需要考虑建筑结构,一般会安装供水、供电、供暖、结构和采光等多个系统,还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民用住房里厨房及卫生间的水管、自来水龙头等属于供水系统。3. 关于港珠澳大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B. 大桥全长55千米,包含桥、岛、隧C. 大桥在修建的过程中利用了两座天然岛屿D. 大桥的建造没有对海洋造成毁灭性的污染【答案】C【解析】【详解】A.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正确;B.大桥全长55千米,包含桥、岛、隧三部分,正确;C.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D.大桥的建造没有对海洋造成毁灭性的污染,正确;故选C。4. “日月贝”珠海歌剧院建造地址靠近海边,风大浪大,针对这种情况,该建筑在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的是( )。A. 节约成本 B. 抗风能力 C. 抗震能力 D. 建筑的大小【答案】B【解析】【详解】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日月贝”珠海歌剧院建造地址靠近海边,风大浪大,针对这种情况,如在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的是抗风能力。5. 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塔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要想搭得高而且稳,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 把大的胡萝卜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B. 塔身要尽量上下一样大C. 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D. 牙签与胡萝卜颗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答案】B【解析】【详解】A.把大的胡萝卜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正确;B.塔身要尽量上下一样大,错误;设计高塔时,塔身底部要比顶部面积大,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固性;C.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正确;D.牙签与胡萝卜颗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正确。6. 建造高塔时,选址也很重要。某工程要在一座山上建造一座高塔,从安全稳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下图中四个位置最合适的是( )。A. 左侧山腰陡坡处 B. 山顶 C. 右侧山腰平洼地 D. 右侧悬崖处【答案】C【解析】【详解】高塔不倾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人们在建造高塔时,塔的底座一般都比塔身要大,这是为了增加高塔的稳定性,这是高塔结构的特点之一。在建造高塔时,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塔的稳定性。建造高塔时,选址也很重要。某工程要在一座山上建造一座高塔,从安全稳固的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是右侧山腰平洼地。7. 某科学小组在给学校植物分类时,把香樟树、桂花树、雪松分为一类,把荷花、牛筋草、凤仙花分为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 茎的特征 B. 生活的环境 C. 是否开花 D. 叶的形状【答案】A【解析】【详解】植物根据茎的质地不同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但是支持力弱,比如荷花、牛筋草、凤仙花的茎等;木质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比如香樟树、桂花树、雪松的茎等。故选A。8. 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 )。A. 孟德尔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钟扬【答案】A【解析】【详解】孟德尔,奥地利生物学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现象,解释了生物遗传的规律。9. 如果纯白色的猫妈妈和黄色花纹的猫爸爸生了一只黄色花纹的小猫,那么小猫的毛色和花纹相对于猫妈妈发生了( )。A. 遗传 B. 变异 C. 进化 D. 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纯白色的猫妈妈和黄色花纹的猫爸爸生了一只黄色花纹的小猫,小猫的毛色和花纹是猫妈妈没有的,所以相对于猫妈妈发生了变异。10. 猛犸象的化石出土于( )附近,而且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A. 北极圈 B. 赤道 C. 山区 D. 热带【答案】A【解析】【详解】猛犸象的大小与现代大象差不多,它们是在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存活于480万年前到4000年前。其化石出土于北极圈附近,而且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环境,这也是异于现代大象的地方。故选A。11.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妈妈经过美容手术割的双眼皮可以遗传给孩子B.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C. 动物之间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 袁隆平院士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答案】A【解析】【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A、妈妈经过美容手术割的双眼皮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孩子,观点错误。B、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观点正确;C、动物之间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观点正确;D、袁隆平院士利用植物的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观点正确。12. 如图是一种叫雷鸟的动物,它的羽毛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改变,冬天呈白色,春天为灰色,这是生物的适应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似的是( )。A.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B.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C.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D. 青草丛中的青蛙是草绿色的,泥塘里的则是黄褐色的【答案】B【解析】【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正确;这是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环境的变化;B.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错误;这属于蚯蚓的作用,而不是蚯蚓的适应现象;C.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正确;这属于变色龙的防身术;D.青草丛中的青蛙是草绿色的,泥塘里的则是黄褐色的,正确;这属于青蛙的防身术。13. 长颈族是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长颈族人以脖子长为美,孩子从5—6岁起,就在脖子上套铜圈,一年一个铜圈,使脖子拉长。洗浴时,长颈族的人只能把稻草塞进铜圈内像拉锯一样进行擦洗。长颈族这种独特的体貌特征的形成与( )有关。A. 遗传基因 B. 人为因素 C. 自然环境 D. 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详解】长颈族人以脖子长为美在脖子上套铜圈,一年一个铜圈使脖子拉长,这种独特的体貌特征的形成是人为因素,故选B。14. 有无酒窝、直发还是卷发、单双眼皮这3种相貌特征可以组合出( )种相貌不同的人。A. 3 B. 6 C. 8 D. 16【答案】C【解析】【详解】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2×2×2=8三对性状特征能够组合成8种不同的相貌。故选C。15. 在夏季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银河”横贯天空,有两颗星星和我们传统节日“七夕”有关。其中一颗亮星在“银河东岸”位于天鹰座,与它“隔河相望”的另一颗特别显眼的亮星位于天琴座。它们与另一颗明亮的星构成了“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依次为( )。A. 牛郎星,织女星,天津四 B. 织女星,牛郎星,天鹅座C. 牛郎星,天津四,织女星 D. 织女星,天鹅座,牛郎星【答案】A【解析】【详解】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夏季星空中,在银河东岸有一颗亮星,叫做牛郎星,位于天鹰座;在银河西岸,有一颗特别显眼的亮星,附近有四颗比较暗的星组成梭子形,这颗亮星叫做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天津四在天鹅座,故选A。16. 小虞所在的科学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要求至少60厘米高的塔台模型,经过测试后结果如下表(注:测试内容单项满分为5分),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塔台的( )能力比较弱。测试内容 设计方案 塔高(cm)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元) 分工合作 美观程度得分情况 4分 67 2分 5分 4分 11元 5分 5分A. 美观程度 B. 抗震能力 C. 抗风能力 D. 承重能力【答案】D【解析】【详解】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表中,分数越低,表示该项能力越弱。所以这个塔台的顶端承重能力比较弱。17. 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A. 牛郎星 B. 地球和月球 C. 天王星 D. 太阳【答案】A【解析】【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由行星、矮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一起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相对恒定不动,八颗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卫星围绕行星有规律地公转,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转。地球和天王星都是八大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牛郎星不属于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颗恒星。18. 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 加热后,白糖首先会熔化变成液体,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B. 继续加热,液态糖中会“冒泡”,说明有气体产生C. 加热结束,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这种物质不再是原来的白糖D. 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是熔化变短了,没有产生新物质【答案】D【解析】【详解】A.加热后,白糖首先会熔化变成液体,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加热的过程中,发现液态糖中会“冒泡”,说明有气体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黄色的液体最终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冷却之后品尝,发现味道变苦,说明黑色固体物质不再是原来的白糖,而是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D。19. 北斗七星中的玉衡距离地球有81万光年,这里的“光年”是计量恒星间( )的单位。A 体积 B. 时间 C. 距离 D. 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恒星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天文数字,通常用光年作计量单位。光年是长度单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经历1年所走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20. 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流浪地球计划”是要地球借助八大行星中( )的引力去流浪,这颗行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A. 土星 B. 金星 C. 木星 D. 海王星【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流浪地球计划”是要地球借助八大行星中木星的引力去流浪。21. 下列变化中,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①身体生长 ②糖拌黄瓜 ③情绪变化 ④食物腐烂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糖拌黄瓜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身体生长、情绪变化、食物腐烂等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2.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答案】D【解析】【详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包含着火药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23. 以下“爆炸”现象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烟花在空中爆炸 B. 打气过多,轮胎爆炸C. 导弹击中目标爆炸 D. 厨房中煤气泄漏遇明火爆炸【答案】B【解析】【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打气过多,轮胎爆炸,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烟花在空中爆炸、厨房中煤气泄漏遇明火爆炸、导弹击中目标爆炸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4. 太阳表面的特征不包括( )。A. 黑子 B. 环形山 C. 米粒组织 D. 日冕【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日冕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或通过日冕仪才能看到。米粒组织是太阳光球层上的一种日面结构,呈多角形小颗粒形状,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25. 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 )。①一点点复原各种生物的样貌 ②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③研究生物的变化 ④了解生物的多样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26. 化学变化伴随着的颜色改变让我们感受到化学本身的美丽。下面物质中,加入紫甘蓝水后呈现红色的是( )。A. 小苏打水 B. 肥皂水 C. 清水 D. 白醋【答案】D【解析】【详解】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 ,它遇到碱会变成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水是中性物质,加入紫甘蓝水后不变色;小苏打水和肥皂水都是碱性物质,所以加入紫甘蓝水后呈现绿色;白醋是酸性物质,所以加入紫甘蓝水后呈现红色。27. 行星凌日是地球、行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天文景观。金星凌日时,太阳、金星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系中,行星到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围绕太阳公转。金星凌日只会出现在日地金三个星球处于一条直线上,且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故选C。28. 小明在做日食模拟实验,此时地球、月球、太阳三个圆片处于一条直线,如果想要模拟形成日环食,月球小圆片应当( )。A. 往“地球”方向移动 B. 往“太阳”方向移动C. 转动到“地球”另一面 D. 转动到“太阳”另一面【答案】B【解析】【详解】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如果要模拟日环食则需要将月球小圆片往太阳方向移动,故选B。29. 在玻璃杯中倒入三匙醋,接着倒入一匙小苏打,迅速盖上玻璃片,以下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冒出大量气泡 B. 闻到二氧化碳的气味C. 听到“滋滋”的声音 D. 用手触摸杯壁感到微凉【答案】B【解析】【详解】A.冒出大量气泡,正确;B.闻到二氧化碳的气味,错误;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所以闻不到;C.听到“滋滋”的声音,正确;D.用手触摸杯壁感到微凉,正确。30. 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的范围大小关系的是( )。A. 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B. 银河系<太阳系<宇宙C.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D. 太阳系<宇宙<银河系【答案】A【解析】【详解】天文学家把银河系与所观察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小星系。所以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宇宙最大,太阳系最小。二、综合题(共4大题,6+12+10+12,共40分。)小小工程师。2004年,中国正式开启探月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在月球建立基地,不仅为了科学研究和月球资源利用开发,还可以作为深空探测中转站。我国计划在2035年左右建成月球基地。基地位置预计在月球南极,因为月球南北两极地区也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会出现连续180天的光照期,能解决能源的需求。十几年后,假如你是月球基地的设计师,请试着来回答下列问题吧!31. 探月工程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各种探测,我国的探月工程又称为“嫦娥工程”。我们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主要原因是月球( )。A. 昼夜周期较长 B. 体积小,容易探测C. 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 有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环境32. 设计建造月球基地,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最核心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 B. 成本需求 C. 美观需求 D. 功能需求33. 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高温,返回舱的材料应格外重视( )。A. 成本 B. 隔热 C. 美观 D. 硬度34. 研究表明月球表面地震活跃,为提高月球基地的抗震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 B. 基地底部加入弹簧,提高减震能力C. 底部加入滚珠,提高避震能力 D. 以上都可以35. 如果在月球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应该( )。A. 放弃建造B. 对原设计进行合理修改,再按新的设计建造C.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不用设计图直接改建D. 仍按原设计建造36. 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预算,分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统计材料的用量和价格 B. 直接估计一个数值C. 估计需要的人工和用时 D. 和成员讨论成本包含哪些内容【答案】31. C 32. A 33. B 34. D 35. B 36. B【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月球上有环形山、月陆和月海等,没有空气,没有风,昼夜温差较大。月球距离地球38万多千米,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1/6。【31题详解】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的极端恶劣环境;月球的昼夜周期是27.32天,不算长;月球的体积也不是最小的;这些都不是我们探测的主要原因。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而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所以是人类探测宇宙的第一站。故选C。【32题详解】设计建造月球基地,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最核心的需求是安全需求,月球上没有氧气,首先的要素是让人类可以安全的生活在月球上才能考虑其他需求,故选A。【33题详解】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高温,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返回舱的材料应格外重视隔热。故选B。【34题详解】研究表明月球表面地震活跃,为提高月球基地的抗震能力的做法中,合理的是加大底部面积或加大底座质量,在基地底部加入弹簧,提高减震能力,在底部加入滚珠,提高避震能力等。故选D。【35题详解】如果在月球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应该对原设计进行合理修改,再按新的设计建造。不断修改测设才能制造出好的产品,故选B。【36题详解】成本预算是设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在设计时要统计材料的用量和价格、估计需要的人工和用时、和成员讨论成本包含哪些内容,不能直接估计一个数值,可能会和实际产生偏差,故选B。小小生物学家。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沙家浜记》中写到:“游了一次沙家浜,再也忘不了江南的这个古镇,记住了这片可能是中国最干净的水和水中浩浩荡荡的芦苇。”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南水乡江苏省常熟市,湿地资源丰富,又以京剧《沙家浜》故事闻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公园总规划面积414.03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307.91公顷,占到全区的90%以上,湿地率达到74.37%。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都市的25倍以上,上万只鸥鹭栖息于此,百余种珍稀鸟类,超过550种湿地植物,共同营造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动植物群落,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假期,小虞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沙家浜湿地,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沙家浜湿地部分区域的生物进行了观察研究。37. 小虞在公园入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小虞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A. 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 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C. 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 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38. 兴趣小组同学在沙家浜湿地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A. 实验 B. 访问 C. 参观 D. 调查39. 沙家浜湿地中的某条小路两边种了很多木槿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后代木槿花比亲代木槿花的颜色浅,是遗传现象B. 后代木槿花和亲代木槿花的花蕊颜色相近,是遗传现象C. 后代木槿花与亲代木槿花的花瓣形状不同,是遗传现象D. 以上说法都正确40. 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科学课上学习的二歧分类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所有动物进行分类,并绘制了检索表,如下图,请利用这张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A. 鸭子 B. 青蛙 C. 蛇 D. 鱼41. 他们在观察三叶草时,发现了一片四叶草,这属于生物的( )。A. 遗传 B. 变异 C. 进化 D. 克隆42. 沙家浜湿地每年吸引大量白鹭前来越冬,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动物为食,小鱼以水生植物等生物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兴趣小组还对当地的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把相关数据整理成了统计图(如图)。通过分析统计图,我们知道鸟类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37. A 38. D 39. B 40. C 41. B42. 水生植物→小鱼→白鹭43. 鸟类栖息地被破坏是鸟儿面临的主要威胁【解析】【分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37题详解】A.刷脸认证的依据是每个人的相貌,因为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故A正确;B.正常条件下,人的体温基本都是一致的,差异很小,所以每个人的体温并不是唯一的,故B错误;C.人脸的大小不是区别他人的主要原因,每个人脸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故C错误;D.脸型是指人的面部的轮廓,人们把脸型分为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的脸型不是唯一的,故D错误;故选A。【38题详解】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沙家浜湿地,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属于实地调查研究活动,不属于模拟实验,不属于查阅资料,更不是参观访问游玩活动。故选D。【39题详解】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A.后代木槿花比亲代木槿花的颜色浅,这是变异现象,不是遗传现象;B.后代木槿花比亲代木槿花的花蕊颜色相近,这是遗传现象;C.后代木槿花比亲代木槿花的花瓣形状不同,这是变异现象;D.以上说法只有B正确。故选B。【40题详解】二歧分类法是依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再在每一类下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检索表,可以发现S类动物表面干燥,在陆地产卵,体表无羽毛体温不恒定。青蛙、鱼在水中产卵,鸭子体表有羽毛,只有蛇符合条件,故选C。【41题详解】在三叶草中发现了一个四叶草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故选B。【42题详解】食物链中必须要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它们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在题目中水生植物是生产者,其他动物是消费者:水生植物→小鱼→白鹭。【43题详解】通过统计表可知,鸟类栖息地被破坏是鸟儿面临的主要威胁,其次就是人类的偷猎。小小宇航员。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端,那么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44.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中相同的观点是( )。A. 地球是球形的 B.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C. 太阳不动,其他天体围绕着太阳转 D. 地球不动,其他天体围绕着地球转45.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 费俊龙 B. 杨利伟 C. 聂海胜 D. 王亚平46.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由此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所探测的火星,与地球有着相似的环境,如图所示,它在八大行星中的位置是( )。太阳系A. ① B. ② C. ③ D. ④47.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晴朗夜空中的满天星斗绝大多数是( )。A. 行星 B. 彗星 C. 卫星 D. 恒星48. 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 )。A 星座 B. 星系 C. 星云 D. 星体49.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 )个星座。A. 12 B. 80 C. 24 D. 8850. 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我们在纸板的下面挂小球(如图),建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的模型。51. 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图中七个橡皮泥小球影子构成的图形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52. 星空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全年基本不变,这颗恒星是( )。A. 天狼星 B. 北斗星 C. 北极星 D. 织女星53. 下列有关宇宙说法错误的是( )。A. 宇宙中随时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B. 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C.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探测到宇宙的边缘。D. 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答案】44. A 45. B 46. D 47. D 48. A 49. D 50. 北斗七星 51. 不同 52. C 53. C【解析】【分析】太阳系中,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4题详解】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的两种观点它们的相同点:地球是球体。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地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故选A。【45题详解】杨利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其成功完成太空之旅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故选B。【46题详解】太阳系中,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在太阳系中的④号位,故选D。【47题详解】晴朗夜空中的满天星斗绝大多数是恒星,只有恒星自身会发光发热,故选D。【48题详解】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这些区域会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它们被称为星座,故选A。【49题详解】1928年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举行的大会明确地将全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区域。同时规定以1875年的春分点和赤道为基准。根据88个星座在天球上的不同位置和恒星出没的情况,又划成五大区域,故选D。【50题详解】根据图中的星星分布,可以判断这是北斗七星。【51题详解】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图中七个橡皮泥小球影子构成的图像不相同,影子的形状随照射角度变化而改变。【52题详解】星空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全年基本不变这个星星是北极星,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故选C。【53题详解】A.宇宙中随时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正确;B.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正确;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没有探测到宇宙的边缘;D.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正确;故选C。小小解密师。小明吃饭时,发现白米饭刚开始咀嚼时没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却出现了甜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明猜测可能和唾液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A.分别在1号和2号试管中装相同质量的淀粉糊(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B.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C.用搅拌的方法让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入37℃的温水中。D.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54. 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55. 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56. “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入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B. 防止淀粉糊变冷 C. 防止淀粉糊变质57. “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 )。A. 1号试管中淀粉消失 B. 2号试管中淀粉消失 C. 1号试管比2号试管中淀粉含量多58. 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混合发生了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59. 通过实验,小明同学明白了米饭咀嚼后出现甜味,是_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有甜味的物质。60. 一粒米,全天候最快需要约3072小时才能抵达我们的餐桌。春华秋实,从插秧到水稻的收割,植物经历了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属于(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没有变化61. 米饭进入身体后,经历了哪些旅途呢?在如图所示的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消化器官的功能。(填字母)A.把食物运输到胃里B.暂时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C.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D.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E.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答案】54. 唾液能消化淀粉吗55. 一组加水,一组加唾液 56. A 57. C 58. 化学 59. 唾液 60. B61.【解析】【分析】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54题详解】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唾液是否将米饭分解成有甜味的物质。唾液能消化淀粉吗?【55题详解】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淀粉糊中放入水还是唾液。【56题详解】“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故选A。【57题详解】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1号试管比2号淀粉含量多。故选C。【58题详解】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59题详解】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米饭咀嚼后出现甜味,是唾液将淀粉分解成有甜味的物质。【60题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61题详解】m消化管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部和小肠以及大肠,这是从上往下排列的。口腔将米饭磨碎,与唾液混合经过食管进入胃部,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地方,食物进入小肠后会与与小肠分泌的小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充分混合,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2024.06(完成时间:50分钟)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小虞家想在乡下建造一座房子,正确的施工过程是( )。A. 选址一设计一验收一建造 B. 设计一选址一建造一验收C. 选址一设计一建造一验收 D. 设计一选址一验收一建造2. 民用住房里厨房及卫生间的水管、自来水龙头等属于( )。A. 供水系统 B. 电路系统 C. 网络系统 D. 安保系统3. 关于港珠澳大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B. 大桥全长55千米,包含桥、岛、隧C. 大桥在修建的过程中利用了两座天然岛屿D. 大桥的建造没有对海洋造成毁灭性的污染4. “日月贝”珠海歌剧院建造地址靠近海边,风大浪大,针对这种情况,该建筑在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的是( )。A. 节约成本 B. 抗风能力 C. 抗震能力 D. 建筑的大小5. 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塔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要想搭得高而且稳,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 把大的胡萝卜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B. 塔身要尽量上下一样大C. 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D. 牙签与胡萝卜颗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6. 建造高塔时,选址也很重要。某工程要在一座山上建造一座高塔,从安全稳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下图中四个位置最合适的是( )。A. 左侧山腰陡坡处 B. 山顶 C. 右侧山腰平洼地 D. 右侧悬崖处7. 某科学小组在给学校植物分类时,把香樟树、桂花树、雪松分为一类,把荷花、牛筋草、凤仙花分为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 茎的特征 B. 生活的环境 C. 是否开花 D. 叶的形状8. 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 )。A. 孟德尔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钟扬9. 如果纯白色的猫妈妈和黄色花纹的猫爸爸生了一只黄色花纹的小猫,那么小猫的毛色和花纹相对于猫妈妈发生了( )。A. 遗传 B. 变异 C. 进化 D. 基因突变10. 猛犸象的化石出土于( )附近,而且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A. 北极圈 B. 赤道 C. 山区 D. 热带11.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妈妈经过美容手术割的双眼皮可以遗传给孩子B.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C. 动物之间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 袁隆平院士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12. 如图是一种叫雷鸟的动物,它的羽毛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改变,冬天呈白色,春天为灰色,这是生物的适应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似的是( )。A.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B.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C.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D. 青草丛中的青蛙是草绿色的,泥塘里的则是黄褐色的13. 长颈族是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长颈族人以脖子长为美,孩子从5—6岁起,就在脖子上套铜圈,一年一个铜圈,使脖子拉长。洗浴时,长颈族的人只能把稻草塞进铜圈内像拉锯一样进行擦洗。长颈族这种独特的体貌特征的形成与( )有关。A. 遗传基因 B. 人为因素 C. 自然环境 D. 基因突变14. 有无酒窝、直发还是卷发、单双眼皮这3种相貌特征可以组合出( )种相貌不同人。A. 3 B. 6 C. 8 D. 1615. 在夏季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银河”横贯天空,有两颗星星和我们传统节日“七夕”有关。其中一颗亮星在“银河东岸”位于天鹰座,与它“隔河相望”的另一颗特别显眼的亮星位于天琴座。它们与另一颗明亮的星构成了“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依次为( )。A. 牛郎星,织女星,天津四 B. 织女星,牛郎星,天鹅座C. 牛郎星,天津四,织女星 D. 织女星,天鹅座,牛郎星16. 小虞所在的科学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要求至少60厘米高的塔台模型,经过测试后结果如下表(注:测试内容单项满分为5分),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塔台的( )能力比较弱。测试内容 设计方案 塔高(cm)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元) 分工合作 美观程度得分情况 4分 67 2分 5分 4分 11元 5分 5分A. 美观程度 B. 抗震能力 C. 抗风能力 D. 承重能力17. 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A 牛郎星 B. 地球和月球 C. 天王星 D. 太阳18. 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 加热后,白糖首先会熔化变成液体,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B. 继续加热,液态糖中会“冒泡”,说明有气体产生C. 加热结束,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这种物质不再是原来的白糖D. 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是熔化变短了,没有产生新物质19. 北斗七星中的玉衡距离地球有81万光年,这里的“光年”是计量恒星间( )的单位。A. 体积 B. 时间 C. 距离 D. 速度20. 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流浪地球计划”是要地球借助八大行星中( )的引力去流浪,这颗行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A. 土星 B. 金星 C. 木星 D. 海王星21. 下列变化中,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①身体生长 ②糖拌黄瓜 ③情绪变化 ④食物腐烂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2.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3. 以下“爆炸”现象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烟花空中爆炸 B. 打气过多,轮胎爆炸C. 导弹击中目标爆炸 D. 厨房中煤气泄漏遇明火爆炸24. 太阳表面的特征不包括( )。A. 黑子 B. 环形山 C. 米粒组织 D. 日冕25. 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 )。①一点点复原各种生物的样貌 ②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③研究生物的变化 ④了解生物的多样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6. 化学变化伴随着的颜色改变让我们感受到化学本身的美丽。下面物质中,加入紫甘蓝水后呈现红色的是( )。A. 小苏打水 B. 肥皂水 C. 清水 D. 白醋27. 行星凌日是地球、行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天文景观。金星凌日时,太阳、金星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28. 小明在做日食模拟实验,此时地球、月球、太阳三个圆片处于一条直线,如果想要模拟形成日环食,月球小圆片应当( )。A. 往“地球”方向移动 B. 往“太阳”方向移动C. 转动到“地球”另一面 D. 转动到“太阳”另一面29. 在玻璃杯中倒入三匙醋,接着倒入一匙小苏打,迅速盖上玻璃片,以下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冒出大量气泡 B. 闻到二氧化碳的气味C. 听到“滋滋”的声音 D. 用手触摸杯壁感到微凉30. 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的范围大小关系的是( )。A. 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B. 银河系<太阳系<宇宙C.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D. 太阳系<宇宙<银河系二、综合题(共4大题,6+12+10+12,共40分。)小小工程师。2004年,中国正式开启探月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在月球建立基地,不仅为了科学研究和月球资源利用开发,还可以作为深空探测中转站。我国计划在2035年左右建成月球基地。基地位置预计在月球南极,因为月球南北两极地区也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会出现连续180天的光照期,能解决能源的需求。十几年后,假如你是月球基地的设计师,请试着来回答下列问题吧!31. 探月工程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各种探测,我国的探月工程又称为“嫦娥工程”。我们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主要原因是月球( )。A. 昼夜周期较长 B. 体积小,容易探测C. 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 有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环境32. 设计建造月球基地,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最核心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 B. 成本需求 C. 美观需求 D. 功能需求33. 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高温,返回舱的材料应格外重视( )。A. 成本 B. 隔热 C. 美观 D. 硬度34. 研究表明月球表面地震活跃,为提高月球基地的抗震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 B. 基地底部加入弹簧,提高减震能力C. 底部加入滚珠,提高避震能力 D. 以上都可以35. 如果在月球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应该( )。A. 放弃建造B. 对原设计进行合理修改,再按新的设计建造C.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不用设计图直接改建D. 仍按原设计建造36. 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预算,分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统计材料的用量和价格 B. 直接估计一个数值C. 估计需要的人工和用时 D. 和成员讨论成本包含哪些内容小小生物学家。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沙家浜记》中写到:“游了一次沙家浜,再也忘不了江南的这个古镇,记住了这片可能是中国最干净的水和水中浩浩荡荡的芦苇。”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南水乡江苏省常熟市,湿地资源丰富,又以京剧《沙家浜》故事闻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公园总规划面积414.03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307.91公顷,占到全区的90%以上,湿地率达到74.37%。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都市的25倍以上,上万只鸥鹭栖息于此,百余种珍稀鸟类,超过550种湿地植物,共同营造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动植物群落,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假期,小虞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沙家浜湿地,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沙家浜湿地部分区域的生物进行了观察研究。37. 小虞在公园入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小虞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A. 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 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C. 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 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38. 兴趣小组同学在沙家浜湿地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A. 实验 B. 访问 C. 参观 D. 调查39. 沙家浜湿地中的某条小路两边种了很多木槿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后代木槿花比亲代木槿花的颜色浅,是遗传现象B. 后代木槿花和亲代木槿花的花蕊颜色相近,是遗传现象C. 后代木槿花与亲代木槿花的花瓣形状不同,是遗传现象D. 以上说法都正确40. 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科学课上学习的二歧分类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所有动物进行分类,并绘制了检索表,如下图,请利用这张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A. 鸭子 B. 青蛙 C. 蛇 D. 鱼41. 他们在观察三叶草时,发现了一片四叶草,这属于生物的( )。A. 遗传 B. 变异 C. 进化 D. 克隆42. 沙家浜湿地每年吸引大量白鹭前来越冬,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动物为食,小鱼以水生植物等生物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兴趣小组还对当地的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把相关数据整理成了统计图(如图)。通过分析统计图,我们知道鸟类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是:________________。小小宇航员。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端,那么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44.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中相同的观点是( )。A. 地球是球形的 B.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C. 太阳不动,其他天体围绕着太阳转 D. 地球不动,其他天体围绕着地球转45.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 费俊龙 B. 杨利伟 C. 聂海胜 D. 王亚平46.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由此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所探测的火星,与地球有着相似的环境,如图所示,它在八大行星中的位置是( )。太阳系A. ① B. ② C. ③ D. ④47.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晴朗夜空中的满天星斗绝大多数是( )。A. 行星 B. 彗星 C. 卫星 D. 恒星48. 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 )。A. 星座 B. 星系 C. 星云 D. 星体49.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 )个星座。A. 12 B. 80 C. 24 D. 8850. 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我们在纸板的下面挂小球(如图),建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的模型。51. 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图中七个橡皮泥小球影子构成的图形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52. 星空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全年基本不变,这颗恒星是( )。A. 天狼星 B. 北斗星 C. 北极星 D. 织女星53. 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宇宙中随时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B. 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C.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探测到宇宙的边缘。D. 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天体系统。小小解密师。小明吃饭时,发现白米饭刚开始咀嚼时没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却出现了甜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明猜测可能和唾液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A.分别在1号和2号试管中装相同质量的淀粉糊(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B.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C.用搅拌的方法让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入37℃的温水中。D.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54. 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55. 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56. “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入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B. 防止淀粉糊变冷 C. 防止淀粉糊变质57. “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 )。A. 1号试管中淀粉消失 B. 2号试管中淀粉消失 C. 1号试管比2号试管中淀粉含量多58. 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混合发生了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59. 通过实验,小明同学明白了米饭咀嚼后出现甜味,是_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有甜味的物质。60. 一粒米,全天候最快需要约3072小时才能抵达我们的餐桌。春华秋实,从插秧到水稻的收割,植物经历了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属于(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没有变化61. 米饭进入身体后,经历了哪些旅途呢?在如图所示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消化器官的功能。(填字母)A.把食物运输到胃里B.暂时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C.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D.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E.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