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平阳县小学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2024.06
一、探究实践(一)(共10分)
(一)研究问题:不同铝箔船载重量。
(二)实验材料:圆形铝箔船、方形铝箔船、垫片(若干)、小水槽(1个)、一次性毛巾(1条)、水(每人500毫升左右,由考场准备)。
(三)探究过程:
温馨提醒:请在探究前先清点实验材料,如有问题及时和监考老师联系。因本次实验用到水,请你在实验时务必小心,不要将水洒出弄湿试卷。实验前先拆开一次性毛巾,并充分利用好。
1. 我预测两艘船的载重量相比较( )。
A. 圆形铝箔船大 B. 方形铝箔船大 C. 两艘船载重量相同
2. 用垫片作为重物测量两艘船的载重量,记录在下表中。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取值
圆形铝箔船(体积:50立方厘米) ( ) ( ) ( )
方形铝箔船(体积:50立方厘米) ( ) ( ) ( )
3. 从以上实验获取的数据分析,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我认为铝箔船载重量的大小和形状有关系吗?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科学观念(每小题2分,共40分)
5. 种子萌发需要合适的环境,在下列环境中种子最容易萌发的是( )。
A. B. C.
6. 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这种绿豆芽的茎( )。
A. 较细,为白色 B. 较粗,为绿色 C. 较细,为绿色
7. 如果我们在公园湖边发现一只受伤严重的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最合适的做法是( )。
A. 把白鹭带回家饲养 B. 不理睬 C. 联系动物保护协会
8. 课堂中我们制作的生态瓶是人工模拟的池塘生态系统。为了更好地制作生态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生态瓶要模拟自然水域环境,需要经常用自然水域水替换瓶中的水
B. 要等到生态瓶中的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C. 生态瓶中的植物要多一些,动物不宜过多,放一条小鱼即可
9. 暹罗猫的毛色夏天浅冬天深,针对这一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毛色的变换有利于暹罗猫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B. 两种毛色中较厚较密的是浅色毛色
C. 暹罗猫是因为长大了,毛色才发生变化
10. 今年是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应温州市委市政府邀请,海军“温州舰”首次回到温州。温州舰舰身材料主要是钢铁,它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
A. 钢铁做的就能浮在水面
B. 做成船形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C. 做成船形后,船身变轻了
11. 我们在制作木排模型时,首先要做的是( )。
A. 准备几根大小一样的木条,尝试制作
B. 小组讨论制作木排方案,画出设计图
C. 小组分工,组长设计,组员准备制作材料
12. 船在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性非常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下列方法能提高船舶稳定性的是( )。
A. 渡轮的底部做得很大 B. 帆船的风帆安装在一侧 C. 增加独木舟船舷的高度
13. 为了让小船在行驶过程中能保持一定方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船头做成三角形 B. 在小船上装上船帆 C. 在小船的尾部装上船舵
14. 小科小组每人画一张小船设计图后,接下来合理的做法是( )。
A. 选择组长的设计图纸 B. 选择最美观的设计图纸 C. 选择最合理的设计图纸
15. 马斯克有个火星移民计划,但目前火星还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直接在上面生存,原因是( )。
①火星的表面温度较低,平均温度约为零下55摄氏度
②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主
③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④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16. 下列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量差距较大,中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 温州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想用多少水就用多少水
C.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河流与浅层地下水
17. 有机肥料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制造,下列可以作为堆肥材料的是( )。
A. 香蕉皮、菜叶 B. 一次性快餐盒、竹筷 C. 废纸、牛奶盒
18. 下列关于使用能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选择坐公交车出行
B.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能量大,它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C. 电能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在我国目前还是以核电为主
19.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活动也能改善环境
B. 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只能适应环境,对环境没有什么影响
C. 人类的生存以保护环境为主,任何破坏环境的活动(如开采石油等)都应该禁止
20. 夜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烧烤店家在烤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烧红的木炭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热传给食物
B. 因为竹棒的传热能力比金属棒弱,所以竹棒串的食物一定熟得慢
C. 烧烤时,铝箔碗中的食物只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变热
21. 冬日早晨,将冰冷的瓶装牛奶放入热水中,不一会儿,牛奶的温度就会上升,下列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外界空气中的热量传递到瓶装牛奶中,导致牛奶温度上升
B. 瓶装牛奶会得到热水全部的热量,最终的温度会超过热水的温度
C. 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瓶装牛奶,所以冰冷的牛奶温度上升了
22. 水烧开一段时间后,水壶盖子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与小水珠出现原理一致的是( )。
A 运动后额头上冒出了许多汗珠
B. 夏天戴眼镜的人走出空调房,镜片雾蒙蒙一片
C. 雨后的荷叶上有小水珠在滚动
23. 为了让同学们在炎热夏天的学习环境更舒适,为期五年的“温馨教室”改造工程已于2021年启动,越来越多的教室里装上了空调和新风系统,空调安装在教室上方的主要原因是( )。
A. 教室上方的空间比较大,方便安装
B. 离空调外机的管道位置近,节约安装成本
C. 空调吹出的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循环,制冷效果好
24. 物体的导热能力在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锅铲的手柄由木头制成是因为木头的导热能力弱,防止烫伤
B. 砂锅的锅身由陶瓷制成是因为陶瓷的导热能力强,菜更容易炒熟
C. 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不能用来制作保温杯
三、科学思维(每小题2分,共30分)
25. 水稻是一种常见的喜水农作物,是人类主要粮食之一。每年三四月份,温州各地的人们开始培育水稻秧苗。他们选择完好的种子放入约30℃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倒入竹筐中,每天早晚淋水,等发芽后将种子均匀撒到湿润的田里,并盖上薄膜。水稻种子长出嫩叶后不久就可以掀开薄膜让秧苗继续生长(如图②),长到一定程度再移栽。
(1)育秧前,需要将种子在约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最主要的原因( )。
A. 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 B. 降低种子表面的温度 C. 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
(2)用透明塑料膜将种子罩起来,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避免阳光暴晒 B. 提高环境温度 C. 形成黑暗环境
(3)水稻种子长出嫩叶后,掀开薄膜主要是让秧苗( )。
A. 更好地光合作用 B. 干燥 C. 接受更多的雨水
(4)下列适宜移植秧苗的地方是( )。
A. 透气、透水的沙地 B. 阴暗、干燥的泥地 C. 多水、湿润的泥地
(5)稻田里还生活着一些生物,如蝗虫、青蛙。请根据稻田里生物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
(6)我们不仅在地面种植水稻,也在太空培育水稻。2022年12月,中国首次完成太空水稻的培育。对比地球水稻与太空水稻,科学家发现在株高、生长速率、开花时间、结果率等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境发生改变植物的生长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B. 植物生长和环境没有关系
C. 植物的生长不受重力的影响
(7)除了种植水稻,我们还尝试在太空养鱼。2024年4月,神舟十八号乘组将斑马鱼和金鱼藻带上太空饲养。在饲养斑马鱼的过程中,金鱼藻的主要作用是( )。
A. 为斑马鱼提供活动场所 B. 为斑马鱼的生长提供氧气 C. 为了观赏需要
26. 从远古的独木舟到现代的大型运输船舶,船舶家族的成员随着人们的需求,类型不断增多。
(1)请将下列船舶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填序号①-④)。
木筏 货轮 蒸汽船 帆船
( ) ( ) ( ) ( )
(2)观察第(1)小题中不同时期的船舶,你认为船舶在发展历程中,发生的明显变化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雪龙2号”(下图)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下列关于破冰船描述正确的是( )。
A. 破冰船的船首船尾形状独特,是为了破冰时更容易压碎冰层
B. 破冰船特殊的船首船尾形状,是为了减轻船身的重量
C. 破冰船往往体积小、重量轻,这会使得冲击力更大更容易冲破冰层
27. 2024年3月30日是“国际无废日”。温州某小学组织学生参观“无废城市科普展览馆”。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本应被焚烧的废弃秸秆,以草代木,被制作成精美的家具;本应填埋的砖块及混凝土弃料垃圾,经过筛分破碎,制成再生透水砖、再生墙体材料,应用于城市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工程……原来,“无废”并不是不产生垃圾,而是通过推动绿色环保的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1)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 )。
①污染河流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水源 ④形成酸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2)下列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与“无废城市科普展览馆”中砖块和混凝土弃料垃圾处理方式相同的是( )。
A. 将已经使用过的教科书回收,并在下一年段重复利用
B. 将旧塑料瓶洗干净,自己动手裁剪成精美的手工艺品
C. 将废旧铝罐清洗干净后回收,用于再生产出新的铝罐或其他铝制品
(3)“无废工厂”创建是温州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一环,节能减排是无废工厂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无废工厂建设,可以有效减少___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名称)的排放,从而减轻______________(填一种环境问题)。
(4)为助力工厂实现节能减排,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
A. 大力使用化石燃料 B. 利用闲置厂房屋顶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
C. 为了保证工人更高效地工作,常年开启舒适的空调
(5)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此你赞同吗?______________(填“赞同”或“不赞同”)
写一写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
四、探究实践(二)(第30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0分)
28. 学校科技节开展“载人小船”挑战赛,要求利用较少的经费制造出至少能乘坐一人的小船。
(1)为了完成任务,小组要先做好设计,设计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船的大小 B. 船的颜色 C. 船体形状
(2)小科所在的小组完成了方案设计(如图),这样的设计方案,你认为缺少哪些内容?(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为了达到“利用较少经费造出载人小船”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材料用得越少越好
B. 为了能载人不需要考虑材料成本
C. 在满足承载一人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在预算以内
(4)在小船制作环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作,不允许有改进
B. 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C. 小组选择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制作
29. 物理学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炙手可热”效应,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物体具有热量,手一靠近就感觉到热。今天,我们就来揭秘“炙手可热”效应。
(1)寒冷冬天很多人都会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手慢慢热起来的传热方式是( )。
A. 热对流 B. 热传导 C. 热辐射
(2)热水袋的热量来自里面的热水。课堂中我们曾经观察过水在加热过程中的传热现象,为了看清楚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向(下图),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直接往水中滴加红墨水,并搅拌均匀
B. 用滴管吸取红墨水,伸入水下待加热的地方,挤出两滴红墨水
C. 用滴管吸取感温油墨,伸入水下待加热的地方,再挤出
(3)取暖器也是冬季常见的取暖方式。小科了解到,家里的取暖器是铜铝复合的金属暖气片,为了研究原因,他选取了金属、塑料、木条进行传热性能比较,为了实验的公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材料可以在不同部位涂满变温油墨
B. 三种材料要同时放入三杯不同的热水中
C. 三种材料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
(4)小科发现,刚煮熟的汤非常的烫手,可是妈妈用抹布包裹住汤碗外面,就可以很轻松地端上桌,这是因为( )。
A. 抹布吸收了汤中的热量,使其不烫手
B. 抹布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汤碗中的热量传递
C. 手没有与汤碗直接接触,就不存在热量的传递
30. 班级里要组织出游,一位家长赞助了一批低温酸奶(如下图)。马上就要进入夏季,天气慢慢变热了,为了外出时可以喝到风味更佳的酸奶,同学们想制作一个保温箱,用于延缓热量的传递,为酸奶保持低温。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保温箱。要求:
①材料易得;②可装入48瓶酸奶;
③方便搬运;④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
保温箱设计图(要求标出保温箱的尺寸,各部分的材料及设计意图)平阳县小学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2024.06
一、探究实践(一)(共10分)
(一)研究问题:不同铝箔船载重量。
(二)实验材料:圆形铝箔船、方形铝箔船、垫片(若干)、小水槽(1个)、一次性毛巾(1条)、水(每人500毫升左右,由考场准备)。
(三)探究过程:
温馨提醒:请在探究前先清点实验材料,如有问题及时和监考老师联系。因本次实验用到水,请你在实验时务必小心,不要将水洒出弄湿试卷。实验前先拆开一次性毛巾,并充分利用好。
1. 我预测两艘船的载重量相比较( )。
A. 圆形铝箔船大 B. 方形铝箔船大 C. 两艘船载重量相同
2. 用垫片作为重物测量两艘船的载重量,记录在下表中。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取值
圆形铝箔船(体积:50立方厘米) ( ) ( ) ( )
方形铝箔船(体积:50立方厘米) ( ) ( ) ( )
3. 从以上实验获取的数据分析,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我认为铝箔船载重量的大小和形状有关系吗?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2. ①. 30 ②. 31 ③. 30 ④. 31 ⑤. 30 ⑥. 30
3. 两艘船载重量相同
4. ①. 没有 ②. 体积相同的船,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载重量都一样
【解析】
【分析】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1题详解】
我们可以预测两艘船的载重量一样,因为两艘船的体积相同。
【2题详解】
根据实验情况来填写即可,两艘船能够承载的垫片个数大概就是30个左右。
【3题详解】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两艘船载重量相同。
【4题详解】
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体积相同的船,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载重量都一样,所以铝箔船载重量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二、科学观念(每小题2分,共40分)
5. 种子萌发需要合适的环境,在下列环境中种子最容易萌发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水分、空气和合适的温度,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图A中,缺少水分,图B中温度太低,图C适合种子萌发,故选C。
6. 菜市场卖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这种绿豆芽的茎( )。
A. 较细,为白色 B. 较粗,为绿色 C. 较细,为绿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养分。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营养,所以这种绿豆芽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
7. 如果我们在公园湖边发现一只受伤严重的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最合适的做法是( )。
A. 把白鹭带回家饲养 B. 不理睬 C. 联系动物保护协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在公园湖边发现一只受伤严重的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时,最合适的做法是联系动物保护协会。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员,提供不了专业的帮助,所以,把白鹭带回家饲养不一定能治好它的伤,不理睬就更不合适了,因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人人有责任去保护,故选C。
8. 课堂中我们制作的生态瓶是人工模拟的池塘生态系统。为了更好地制作生态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生态瓶要模拟自然水域环境,需要经常用自然水域的水替换瓶中的水
B. 要等到生态瓶中的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C. 生态瓶中的植物要多一些,动物不宜过多,放一条小鱼即可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态瓶要模拟自然水域环境,需要经常用自然水域水替换瓶中的水,错误;生态瓶的瓶口是密封的,瓶内是独立的生态系统,我们不可以经常换水;
B.要等到生态瓶中的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正确;
C.生态瓶中的植物要多一些,动物不宜过多,放一条小鱼即可,错误;动植物的数量要合理,小鱼、小虾都要放一些。
9. 暹罗猫的毛色夏天浅冬天深,针对这一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毛色的变换有利于暹罗猫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B. 两种毛色中较厚较密的是浅色毛色
C. 暹罗猫是因为长大了,毛色才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比如暹罗猫的毛色夏天浅冬天深,毛色的变换有利于暹罗猫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暹罗猫的毛色夏天浅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散热;冬天深是因为冬天气温低,有利于保暖。
10. 今年是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应温州市委市政府邀请,海军“温州舰”首次回到温州。温州舰舰身材料主要是钢铁,它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
A. 钢铁做的就能浮在水面
B. 做成船形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C. 做成船形后,船身变轻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钢铁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11. 我们在制作木排模型时,首先要做的是( )。
A. 准备几根大小一样的木条,尝试制作
B. 小组讨论制作木排方案,画出设计图
C. 小组分工,组长设计,组员准备制作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制作木排模型的过程中,合理的步骤安排对于最终作品的成功至关重要,最合理的步骤应该是先进行小组讨论和设计,明确制作方案和细节,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制作工作。所以,小组讨论制作木排方案,画出设计图是首先要做的事情,然后准备制作材料,最后才是尝试制作,故选B。
12. 船在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性非常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下列方法能提高船舶稳定性的是( )。
A. 渡轮的底部做得很大 B. 帆船的风帆安装在一侧 C. 增加独木舟船舷的高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所以渡轮的底部做得很大,能提高船舶稳定性。风帆的位置和船舷的高度都与船的稳定性无关。
13. 为了让小船在行驶过程中能保持一定方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船头做成三角形 B. 在小船上装上船帆 C. 在小船的尾部装上船舵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小船很难保持一定的方向,可以安装船舵来控制船只行驶方向;安装蒸汽推进装置、风力推进装置可以提供船只行驶动力,但是不能控制小船行驶方向。故C正确。
14. 小科小组每人画一张小船设计图后,接下来合理的做法是( )。
A. 选择组长的设计图纸 B. 选择最美观的设计图纸 C. 选择最合理的设计图纸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计图是为了展示和规划小船的构造、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因此,选择设计图时应该基于这些实际考虑,选择最合理的设计图纸,与美观和是谁制作的无关,故选C。
15. 马斯克有个火星移民计划,但目前火星还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直接在上面生存,原因是( )。
①火星的表面温度较低,平均温度约为零下55摄氏度
②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
③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④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火星的表面温度较低,平均温度约为零下55摄氏度,正确;昼夜温差大影响人类生活;
②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正确;氧气少影响人类生活;
③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正确;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无法生活;
④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错误;体积大小不影响人类生活;
所以目前火星还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直接在上面生存,原因是①②③。
16. 下列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量差距较大,中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 温州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想用多少水就用多少水
C.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河流与浅层地下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我国水资源丰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题干错误;
B.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能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也不能浪费,题干错误;
C.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河流与浅层地下水,题干正确。
故选C。
17. 有机肥料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制造,下列可以作为堆肥材料的是( )。
A. 香蕉皮、菜叶 B. 一次性快餐盒、竹筷 C. 废纸、牛奶盒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次性快餐盒通常由塑料或泡沫制成,这些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也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竹筷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了化学物质因此也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牛奶盒有防水层或塑料膜也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香蕉皮、菜叶、废纸等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可以堆肥做肥料,故选A。
18. 下列关于使用能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选择坐公交车出行
B.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能量大,它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C. 电能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在我国目前还是以核电为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选择坐公交车出行,错误;我们要尽量选择坐公交车出行,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开车出行;
B.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能量大,它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正确;
C.电能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在我国目前还是以核电为主,错误;电能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在我国目前还是以煤电为主。
19.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活动也能改善环境
B. 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只能适应环境,对环境没有什么影响
C. 人类的生存以保护环境为主,任何破坏环境的活动(如开采石油等)都应该禁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A.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活动也能改善环境,比如节能,清洁生产,用干净的能源,避免浪费,多绿化等,题干正确;
B.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对环境会造成很多影响,比如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噪音污染等,题干不正确;
C.人类的生存以保护环境为主,任何破坏环境的活动都应该限制而不是禁止,人类为了发展,改造社会环境同时会影响到自然环境,但是总体是旨在适当改造和保护环境,题干不正确;
故选A。
20. 夜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烧烤店家在烤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烧红的木炭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热传给食物
B. 因为竹棒的传热能力比金属棒弱,所以竹棒串的食物一定熟得慢
C. 烧烤时,铝箔碗中的食物只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变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红的木炭温度很高,它会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食物。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介质,题干正确;
B.虽然竹棒的传热能力比金属棒弱,但这并不意味着竹棒串的食物一定熟得慢。因为食物变熟的速度不仅与传热介质的热导率有关,还与火源的温度、食物与火源的距离、食物本身的热导率以及烧烤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题干不正确;
C.烧烤时,铝箔碗中的食物不仅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变热,还可能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变热。在这个场景中,铝箔碗还可能通过热辐射接收来自火源或其他高温物体的热量,并通过热对流使碗内的空气和食物发生热量交换,题干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1. 冬日早晨,将冰冷的瓶装牛奶放入热水中,不一会儿,牛奶的温度就会上升,下列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外界空气中的热量传递到瓶装牛奶中,导致牛奶温度上升
B. 瓶装牛奶会得到热水全部的热量,最终的温度会超过热水的温度
C. 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瓶装牛奶,所以冰冷的牛奶温度上升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冬日早晨,将冰冷的瓶装牛奶放入热水中,不一会儿,牛奶的温度就会上升,这是因为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瓶装牛奶,所以冰冷的牛奶温度上升了,最终瓶装牛奶和热水的温度相同,不是外界空气中的热量传给瓶装牛奶,是热水,故选C。
22. 水烧开一段时间后,水壶盖子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与小水珠出现原理一致的是( )。
A. 运动后额头上冒出了许多汗珠
B. 夏天戴眼镜的人走出空调房,镜片雾蒙蒙一片
C. 雨后的荷叶上有小水珠在滚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烧开后,水壶盖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现象。夏天戴眼镜的人走出空调房,镜片雾蒙蒙一片,这是外面的水蒸气遇到凉的镜片凝结形成的;运动后额头上冒出了许多汗珠,这是人体为了调节体温而排出的汗液,属于人体内的水分直接以液态形式排出,与凝结无关;雨后的荷叶上有小水珠在滚动,这是雨水直接落在荷叶上形成的,与凝结无关;故选B。
23. 为了让同学们在炎热夏天的学习环境更舒适,为期五年的“温馨教室”改造工程已于2021年启动,越来越多的教室里装上了空调和新风系统,空调安装在教室上方的主要原因是( )。
A. 教室上方的空间比较大,方便安装
B. 离空调外机的管道位置近,节约安装成本
C. 空调吹出的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循环,制冷效果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调吹出的冷空气密度相对较大,因此会下沉。而教室内的热空气由于密度较小,会自然上升。这样,冷空气和热空气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循环,使得整个教室的温度能够更均匀地降低,从而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这是空调安装在教室上方的主要原因。与教室上方的空间比较大,方便安装、离空调外机的管道位置近,节约安装成本无关,故选C。
24. 物体的导热能力在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锅铲的手柄由木头制成是因为木头的导热能力弱,防止烫伤
B. 砂锅的锅身由陶瓷制成是因为陶瓷的导热能力强,菜更容易炒熟
C. 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不能用来制作保温杯
【答案】A
【解析】
【详解】A.锅铲的手柄由木头制成是因为木头的导热能力弱,防止烫伤,正确;
B.砂锅的锅身由陶瓷制成是因为陶瓷的导热能力强,菜更容易炒熟,错误;砂锅的锅身由陶瓷制成是因为陶瓷的导热能力弱,更容易保温,菜不容易凉;
C.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不能用来制作保温杯,错误;保温杯的杯身一般用不锈钢来制造。
三、科学思维(每小题2分,共30分)
25. 水稻是一种常见的喜水农作物,是人类主要粮食之一。每年三四月份,温州各地的人们开始培育水稻秧苗。他们选择完好的种子放入约30℃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倒入竹筐中,每天早晚淋水,等发芽后将种子均匀撒到湿润的田里,并盖上薄膜。水稻种子长出嫩叶后不久就可以掀开薄膜让秧苗继续生长(如图②),长到一定程度再移栽。
(1)育秧前,需要将种子在约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最主要的原因( )。
A. 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 B. 降低种子表面的温度 C. 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
(2)用透明塑料膜将种子罩起来,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避免阳光暴晒 B. 提高环境温度 C. 形成黑暗环境
(3)水稻种子长出嫩叶后,掀开薄膜主要是让秧苗( )。
A. 更好地光合作用 B. 干燥 C. 接受更多的雨水
(4)下列适宜移植秧苗的地方是( )。
A. 透气、透水的沙地 B. 阴暗、干燥的泥地 C. 多水、湿润的泥地
(5)稻田里还生活着一些生物,如蝗虫、青蛙。请根据稻田里生物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
(6)我们不仅在地面种植水稻,也在太空培育水稻。2022年12月,中国首次完成太空水稻的培育。对比地球水稻与太空水稻,科学家发现在株高、生长速率、开花时间、结果率等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境发生改变植物的生长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B. 植物生长和环境没有关系
C. 植物的生长不受重力的影响
(7)除了种植水稻,我们还尝试在太空养鱼。2024年4月,神舟十八号乘组将斑马鱼和金鱼藻带上太空饲养。在饲养斑马鱼的过程中,金鱼藻的主要作用是( )。
A. 为斑马鱼提供活动场所 B. 为斑马鱼的生长提供氧气 C. 为了观赏需要
【答案】(1)C (2)B (3)A (4)A
(5)水稻→蝗虫→青蛙 (6)A (7)B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部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等。
【小问1详解】
将种子浸泡在水中24小时,最主要的原因是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种子浸水不能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更不是为了降低种子表面的温度,降低温度不利于种子萌发,故选C。
【小问2详解】
用透明塑料膜将种子罩起来,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环境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不是为了避免阳光暴晒,更不是形成黑暗环境。故选B。
【小问3详解】
水稻种子长出嫩叶后,能够利用绿叶自己制造生长所需的养料,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植物叶子利用阳光和水分、二氧化碳,制造养料,释放出氧气。掀开薄膜主要是让秧苗更好地光合作用。故选A。
【小问4详解】
对于适宜移植秧苗的地方,应选择“透气、透水的沙地”。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秧苗的根系呼吸和生长,同时能够避免积水导致的根部腐烂。阴暗、干燥的泥地和多水、湿润的泥地都不利于秧苗的生长,一个缺水一个缺空气。故选A。
【小问5详解】
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以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根据稻田里生物的食物关系写出的食物链:水稻→蝗虫→青蛙。
【小问6详解】
植物生长和环境当然有关系,环境发生改变植物的生长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植物生长也受重力的影响,如根的向地生长。故选A。
【小问7详解】
在太空养鱼的过程中,金鱼藻的主要作用是“为斑马鱼的生长提供氧气”。金鱼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能够释放氧气到水中,为斑马鱼等水生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环境。故选B。
26. 从远古的独木舟到现代的大型运输船舶,船舶家族的成员随着人们的需求,类型不断增多。
(1)请将下列船舶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填序号①-④)。
木筏 货轮 蒸汽船 帆船
( ) ( ) ( ) ( )
(2)观察第(1)小题中不同时期的船舶,你认为船舶在发展历程中,发生的明显变化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雪龙2号”(下图)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下列关于破冰船描述正确的是( )。
A. 破冰船的船首船尾形状独特,是为了破冰时更容易压碎冰层
B. 破冰船特殊的船首船尾形状,是为了减轻船身的重量
C. 破冰船往往体积小、重量轻,这会使得冲击力更大更容易冲破冰层
【答案】(1) ①. ① ②. ④ ③. ③ ④. ②
(2) ①. 船体材料的变化 ②. 船舶动力的变化 (3)A
【解析】
【分析】从远古的独木舟到现代的大型运输船舶,船舶家族的成员随着人们的需求,类型不断增多。木筏是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帆船应运而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船逐渐兴起,货轮是近代工业化和全球化贸易的产物,主要用于运输大宗货物。货轮的出现时间相对较晚。
【小问1详解】
木筏是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帆船应运而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船逐渐兴起,货轮是近代工业化和全球化贸易的产物,主要用于运输大宗货物。货轮的出现时间相对较晚。故正确的排序是①④③②。
【小问2详解】
在观察不同时期的船舶时,我们可以发现船舶在发展历程中发生了多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船体材料的变化,由简单的木材到钢材的变化,二是船舶动力的变化,从主要依靠自然力(人力、风力等)到蒸汽机、柴油机或燃气轮机等作为新的动力。
【小问3详解】
“破冰船的船首船尾形状独特,是为了破冰时更容易压碎冰层”,不是为了减轻船身的重量。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增加船体与冰层的接触面积,从而分散压力,使冰层更容易被压碎。破冰船往往需要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来提供足够的压碎冰层的力量。故选A。
27. 2024年3月30日是“国际无废日”。温州某小学组织学生参观“无废城市科普展览馆”。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本应被焚烧的废弃秸秆,以草代木,被制作成精美的家具;本应填埋的砖块及混凝土弃料垃圾,经过筛分破碎,制成再生透水砖、再生墙体材料,应用于城市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工程……原来,“无废”并不是不产生垃圾,而是通过推动绿色环保的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1)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 )。
①污染河流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水源 ④形成酸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2)下列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与“无废城市科普展览馆”中砖块和混凝土弃料垃圾处理方式相同的是( )。
A. 将已经使用过的教科书回收,并在下一年段重复利用
B. 将旧塑料瓶洗干净,自己动手裁剪成精美的手工艺品
C. 将废旧铝罐清洗干净后回收,用于再生产出新的铝罐或其他铝制品
(3)“无废工厂”创建是温州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一环,节能减排是无废工厂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无废工厂建设,可以有效减少___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名称)的排放,从而减轻______________(填一种环境问题)。
(4)为助力工厂实现节能减排,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
A. 大力使用化石燃料 B. 利用闲置厂房屋顶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
C. 为了保证工人更高效地工作,常年开启舒适的空调
(5)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此你赞同吗?______________(填“赞同”或“不赞同”)
写一写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C
(3) ①. 二氧化碳 ②. 全球变暖 (4)B
(5) ①. 赞同 ②. 许多所谓的“垃圾”其实都蕴含着可以被再次利用的价值和资源。我们可以将这些“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生活中,我们要将“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这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问1详解】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污染河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排放),污染土壤(通过填埋或露天堆放),以及污染水源(同样通过排放或渗透)。而酸雨的形成主要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有关,与固体废弃物的直接关系不大,故选B。
【小问2详解】
砖块及混凝土弃料垃圾,经过筛分破碎,制成再生透水砖、再生墙体材料,应用于城市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工程,这是一种利用再生资源的方式,将废旧铝罐清洗干净后回收,用于再生产出新的铝罐或其他铝制品,这也是一种利用再生资源的方式,而回收教科书重复使用主要是节约资源,旧塑料瓶制作成手工艺品主要是废物利用或艺术创作,并不直接涉及再生资源的利用,故选C。
【小问3详解】
通过节能减排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轻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小问4详解】
关于助力工厂实现节能减排的方式,大力使用化石燃料和常年开启舒适的空调都会增加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利于节能减排。而利用闲置厂房屋顶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则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故选B。
【小问5详解】
对于“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一观点,我赞同。因为许多所谓的“垃圾”其实都蕴含着可以被再次利用的价值和资源。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合理的管理方式,我们可以将这些“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这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探究实践(二)(第30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0分)
28. 学校科技节开展“载人小船”挑战赛,要求利用较少的经费制造出至少能乘坐一人的小船。
(1)为了完成任务,小组要先做好设计,设计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船的大小 B. 船的颜色 C. 船体形状
(2)小科所在的小组完成了方案设计(如图),这样的设计方案,你认为缺少哪些内容?(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为了达到“利用较少经费造出载人小船”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材料用得越少越好
B. 为了能载人不需要考虑材料成本
C. 在满足承载一人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在预算以内
(4)在小船制作环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作,不允许有改进
B. 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C. 小组选择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制作
【答案】(1)B (2) ①. 数据 ②. 材料 (3)C (4)B
【解析】
【分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任务→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
【小问1详解】
设计制作小船,需要从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多重考虑。设计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船的颜色,颜色等建造完成后再考虑也不迟。
【小问2详解】
设计小船时,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所以图中的设计方案缺少数据和材料名称。
【小问3详解】
设计制作小船,需要从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多重考虑。成本也是设计小船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应该在在满足承载一人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在预算以内。
【小问4详解】
A.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作,不允许有改进,错误;建造中有想法要先讨论,然后经过验证后再修改设计图进行制造;
B.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和工具,正确;
C.小组选择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制作,错误;小组要分工合作,一起制造。
29. 物理学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炙手可热”效应,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物体具有热量,手一靠近就感觉到热。今天,我们就来揭秘“炙手可热”效应。
(1)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会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手慢慢热起来的传热方式是( )。
A. 热对流 B. 热传导 C. 热辐射
(2)热水袋的热量来自里面的热水。课堂中我们曾经观察过水在加热过程中的传热现象,为了看清楚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向(下图),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直接往水中滴加红墨水,并搅拌均匀
B. 用滴管吸取红墨水,伸入水下待加热的地方,挤出两滴红墨水
C. 用滴管吸取感温油墨,伸入水下待加热的地方,再挤出
(3)取暖器也是冬季常见的取暖方式。小科了解到,家里的取暖器是铜铝复合的金属暖气片,为了研究原因,他选取了金属、塑料、木条进行传热性能比较,为了实验的公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材料可以在不同部位涂满变温油墨
B. 三种材料要同时放入三杯不同热水中
C. 三种材料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
(4)小科发现,刚煮熟的汤非常的烫手,可是妈妈用抹布包裹住汤碗外面,就可以很轻松地端上桌,这是因为( )。
A. 抹布吸收了汤中热量,使其不烫手
B. 抹布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汤碗中的热量传递
C. 手没有与汤碗直接接触,就不存在热量的传递
【答案】(1)B (2)B (3)C (4)B
【解析】
【分析】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直接接触的物体,热量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热对流通常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之间,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
【小问1详解】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直接接触的物体,热量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热对流通常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之间,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会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手慢慢热起来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故选B。
【小问2详解】
直接往水中滴加红墨水并搅拌均匀并不能看清楚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向,因为这样会使整个水体都染上颜色,无法看出热量的传递方向。而用滴管吸取红墨水伸入水下待加热的地方挤出,则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热量的传递方向。感温油墨受热会变透明不能看清楚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向,故选B。
【小问3详解】
为了实验的公平性,必须确保所有材料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即三种材料必须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三种材料要在相同部位涂满变温油墨,故选C。
【小问4详解】
不同物质传递热的能力不同。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妈妈用抹布包裹住汤碗外面,就可以很轻松地端上桌,这是因为抹布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汤碗中的热量传递,虽然手没有与汤碗直接接触,但仍存在热量的传递,抹布并没有吸收汤中的热量使其不烫手,手与汤碗之间仍然存在热量的传递,只是由于抹布的隔热作用而减缓了这种传递。故选B。
30. 班级里要组织出游,一位家长赞助了一批低温酸奶(如下图)。马上就要进入夏季,天气慢慢变热了,为了外出时可以喝到风味更佳的酸奶,同学们想制作一个保温箱,用于延缓热量的传递,为酸奶保持低温。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保温箱。要求:
①材料易得;②可装入48瓶酸奶;
③方便搬运;④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
保温箱设计图(要求标出保温箱的尺寸,各部分的材料及设计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保温,使物体的温度下降得慢一些,这就需要减慢热传递,但是保温并不能保持原来的温度。为此应该使用一些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可以减慢热传递。想制作一个保温箱用来保存酸奶,保温性的材料是塑料,保温性好;由于是出游,所以为了方便携带,还设计了轮子和绳子,可以拉着走;保温性尺寸是60×30×20,完全能够装入48瓶酸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